北镇残明

辽南大穿插(下)

    要说刘陵麾下哪位将领眼下最苦最累,那非赵英莫属。自辽南至辽西,千里奔袭都由他一部完成,好在一路无恶战伤损不多。

    眼下又到了一个由他来作的关键时刻。正蓝旗整个旗的主力万人正在四面围住前寺山攻打,里面则是他要救援的杨三部。

    自己师老兵疲,而且只有三千人,对面则有正蓝旗严阵以待的万人,再向前一步就要暴露自己这支队伍,再无退路。

    赵英心中的犹豫不断加深,他身边并无一个懂计略、通情势的人可供探讨分忧。全军上下的姓命,主帅的期盼,还有心中最柔处的秦银屏,都压在心头。

    一夜无眠

    侵晓,晨曦之下,赵英扣上了独属于他的银色狼盔——这是刘陵特意为他订制的,系上了缨带——这是秦银屏亲手为他缝制的,跨上白马,持长槊迎风而立。亲兵早已知晓了主将的决心,吹起了集兵的号角,一千骑兵纷纷上马列阵准备迎来下一阵冲锋。赵英没有像刘陵一样将危险告知全军,他只需要像以往一样,让全军信任他,然后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带着功勋回去。

    人如龙、马如虎,苦叶镇一千精骑一路散出夜不收击杀后金伏路兵快速从侧面迫近正蓝旗防线。

    等双方都到了视线距离,正在早餐正蓝旗军才感觉到不对,一时纷乱席卷了这处最近的三千人营地。吆喝声,人寻马,将寻兵,乱成一团。

    赵英带八佰铁骑直冲敌军大营,令二百夜不收绕行最快速度带出杨三部,让他们向海边跑——那边自有接应他们的陈兆兰船队。

    直到两百步,正蓝旗兵才凑出一支两百人的骑兵反冲锋。赵英亲挽弓,一箭向日出,随后便是箭雨如泼,正蓝旗兵虽然也拔弓反击,但在明军优势人数射击下,三轮时间便已溃散。

    铁骑踏破了后金的营寨,正如他们之前对大明做的一样。轻骑直取中军帐!莽尔古泰从帐篷中披挂而出,虽是一惊,却分毫不退,反而带骑兵纠缠上去。

    明军的弓箭纷纷射向莽尔古泰,然而出了射程的长箭绵软乏力,再加上其亲卫遮蔽,竟是一根未中。

    赵英存了一丝理智,硬拼莽尔古泰的亲卫只会导致自己麾下被包围,很难击杀莽尔古泰。于是,明军骑兵踏过捅翻了一个又一个营帐,点燃了一把又一把的火,冲破后金步兵刚刚结的松散阵势,穿镇而过。

    莽尔古泰如其预料带全部骑兵追击而来,赵英暗感轻松——只要带他们兜一个圈子就能牵制住这一营的注意力帮助难民突围。

    然而,由于缺少情报来源,赵英不知道,就在附近还有一座正红旗大营——这也是莽尔古泰敢追击的信心所在。

    袭营过去了一刻钟。赵英正在规划着接下来的路线,突然前方传来密集的马蹄声,赵英脸色一沉,毫无疑问能这个时候出现的只有后金的兵。

    正红旗的岳托刚赶到十三山一天,正在执行巡逻,突闻生变,急急带兵赶来。

    两名年轻杰出将领相见,是一场无法避免的血刃争锋,非是赵英争强好胜,生死之下不容懦夫。

    快矛快刃相交,血花飞溅,热血泼洒在辽西的荒原上。骑兵相冲无后方,十五步,赵英与岳托同时提枪,马相错,各带伤。岳托伤在左肩,已是无法再战;赵英伤在侧腹,若继续纵马奔驰,定无活路。

    “林锋!把队伍带出去!能逃几个逃几个,重伤员,跟我杀回去!”赵英大声喊道。林锋还想上前,赵英不容置疑的眼神却逼退了他,他知道赵英的决定没有问题,不乘马是决计走不出这包围圈的。作为赵英手下第一百总的长官,林锋自开原起从未违抗、质疑过赵英的命令,在他心中,赵英也永远是对的。

    咬紧牙关,林锋沉声喊了一声“撤”便再不忍回头。

    身后传来了赵英爽朗的大笑和一声嘱托“若银屏再遇个好男儿,记得莫让我成为阻碍!”随后便是后金的惊叫和怒骂声……

    赵英临死前投出的一矛几乎便杀了岳托,只是战马暴起护主,挡住了致命的一矛。即使如此,负伤的岳托坠马仍是让主子有问题就要全家殉葬的旗兵惊骇不已。

    身边的亲兵要将赵英碎尸万段,岳托制止了他们。这名年轻将领的胆气英姿让他铭记在心,身中数矛时突然的那一投是他今生第一次恐惧与无助,这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对手。“我会年年来祭你的。愿你我来生不必兵戈相向。”岳托喃喃道。

    ………

    山下杀声一起,杨三立刻登高观望,知是援军,杨三立刻让全部人员集结准备突围。经过之前的内乱与后金兵屠杀,其麾下除了壮丁也只剩下了一些健妇,这些人逃起来当不会有太多负担,至于少数几名老人,抬走便是。

    杨仇依偎在杨三的膝下,这些日子的相处,杨三已经成为了她最信任的人。

    很快,赵英部夜不收在肖苍带领下赶到,趁后金注意力被赵英部吸引时成功溃围而出。杨三始终坚持带卫队和义军压后阵,在反应过来的后金袭杀下死伤累累,总归和林锋带领的二百残军汇合。

    迎接追杀前来的后金的是阵阵舰炮齐射,迎接林锋的则是一阵阵拷问………

    接到赵英的死讯,刘陵一时失神。他只是想到没有人能更胜任这次远程奔袭任务,让以重骑兵为主的王允成部去完成这次任务也并不现实。但说到底是自己害死了赵英,还忘记了他不久前才在自己的撮合下与秦银屏相恋,忘记了他身后的女子和未来应有的……

    悔恨自是有,刘陵接到赵英的死讯后立刻向全军公开表示谦意表示自己之后将尽可能避免这种无谓的牺牲。随后,刘陵率先袒左挂孝,也下令全军换白袍为哀兵替赵英将军报仇。但,刘陵不可能因此“引咎辞职”,赵英也不会再回来了………一旦关乎公权力,哪怕不涉及任何争夺与矛盾,哪怕有情义在,一切都会复杂,更何况军中。

    比刘陵受打击深得多的是秦银屏。浑河血战中的初见,自己沈阳最灰暗日子里的慰籍,刚刚过去的除夕夜里的感情,其后弥足珍贵的见面与交往,一幕幕都浮现在眼前……整整三日,秦银屏缩在帐篷中粒米未尽,形销骨立,也没有流下一滴眼泪。仅剩的哥哥秦民屏几次入帐劝慰,秦银屏都没有应答一声。

    三天后,秦银屏出帐,第一句话是向弟弟要一件斩衰,就如之前为两位哥哥穿的一样。秦民屏坳不过她,也怕她寻短见,只好给她搞了一件。

    之后,她要立一牌位,上书亡夫将军赵英,时刻祭拜。这一点秦民屏急了眼,说什么也不再同意。一旦如此,妹妹就是彻底的未亡人,以后想再嫁就难了。争执了很久,才在刚刚从金州带亲兵队换防到来的陈庭劝解下作了妥协——陈庭军中人缘一直相当好。秦民屏不干涉秦银屏立牌祭祀赵英,在祭祀时允许称其为亡夫;但秦银屏不能公开祭祀和认赵英为亡夫,穿斩衰期间也不在军中行走,把影响压到最低。

    次日。刘陵为赵英和自反攻辽南以来阵亡的将士大开追悼会。此时,辽南七十城中刘陵麾下已下超三十城,亲领部和张立万部连成了一片,袁可立也已经将刘陵及麾下军将功绩报上。同时,努尔哈赤亲领大军南下,与刘陵部形成了后金一方有明显优势的对峙。

    追悼会上,每一名阵亡将士的名字都写在了祭台背后的大白幕上,赵英则在最中间的位置。

    刘陵以洪亮而带有一丝哀伤的声音追述阵亡将士们的功绩,带全军将士向其祭祀、行礼,最后请袁应泰带来的道士、和尚作了最简单的水陆会,送英魂超度来生福报。“马革裹尸军兵事,唯求天下万万安。英魂至重,非抚恤所能及万一,我刘陵唯以此除英雄后顾之忧。先前的抚恤与纪念分毫未敢懈怠,当下的更不会!”

    不远处的帐篷内,秦银屏的泪水缓缓流出。她不能出去亲眼看一看赵英的名字,只能在心中默默纪念………

    兵者凶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