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残明

克里姆林

    出使的人选,自然是没得选——毕竟刘陵手下也只有这样一员正牌的大明文官、历史名臣卢象升。

    伴随他来到莫斯科的还有五百汉军甲具骑为卫队,更携带了一支礼乐团,让这次出使的排场格外浩大,做足了天朝的架子。

    这等规模也给了莫斯科诸权贵一分深深的震撼——虽然这个时代的西方火枪兵已经取代了骑士成为国家武装的主力,但部分国家仍把重骑兵作为荣耀与力量的象征。但即使是这样的国家,其所拥有的重骑兵也不过一两千人。

    这件事,也很快成了莫斯科市民们的议论焦点,意见虽不一,但影响毋庸置疑。

    会见的地点,是俄罗斯帝国一直以来会见外国使者的瓦楞宫。这里的装珩华贵到卢象升都为之惊愕,但毕竟不能失了大明使者的颜面,目不斜视。

    二楼,华贵的丝幕后,两名公主——沙皇阿列克谢一世的姐妹,正在窃窃私语。

    瓦楞宫在设计时便将二楼设计为女眷的居住地,用昂贵的丝毯将这里打造得舒适而隔音。女眷们可以在这里观看楼下外国使臣入见,又保证了她们的隐私。

    “那名大明的使臣好英俊啊!”

    “不准胡说,那是我们的仇人”姐姐呵斥道。

    小公主嘟起了嘴,转到了后屋,不一会又走了出来爬在围栏上静静的向外看。她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那个英俊的明朝使者。

    “明国的使臣,不知两国在交战吗,来此何事?”翻译官将莫罗佐夫的话转达向卢象升。

    卢象升昂首回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明使臣,何处去不得?至于所来何事,我大明番属蒙古遭了尔国侵略,我大明安能不出手?”

    “蒙古不是你们明国的敌人吗?”

    “不过几部叛贼,蒙古向我大明朝贡从未停止。”

    场面静了一段时间

    “说吧,你们来是想要什么。”宝座上的沙皇突然开口。他年龄虽小,却知晓这些道义上的争论是无用的,倒不如直接讲明条件。

    “国主倒是颇为务实,我大明向来以仁兴师。只要尔将奴役的蒙古人尽数释放,从此不过乌拉尔山,偿付我兴兵二十万石粮食十万两白银之资,就可休兵。”

    卢象升提出的赔款绝对不多,不过是北镇缓过一口气的最低需求,即使对于人口稀少的俄国也绝非拿不出。以这些资金买下和平和皇权,沙皇倒是有些意动。

    然而,一众贵族立刻跳出,有的还打着斯文腔,有的则根本不顾形象。他们或者他们关系盘根错节的亲属很多有在西伯利亚的肥沃领地,割地割不到沙皇宗室头上却是在割他们的肉。更何况,鞑靼人是他们农奴的重要组成,更何况“那些先前骑在我们头上的人,我们这些贵族祖先好不容易把他们变成农奴,若是再放了,祖先的荣耀、血统的荣耀何在?”

    卢象升也毫不示弱,虽言语未达,但抱拳看沙皇的已经将北镇的意思表示得很明显——不愿议和,北盟自可陪着打下去。

    沙皇还在犹豫,但摄政的莫罗佐夫已经承受不住贵族的压力。他走到年少的沙皇身边,轻生道,“陛下,打一仗我俄罗斯未必怕,最多多些损失,但是弱是失去了这些贵族支持,我俄罗斯帝国还是俄罗斯帝国吗?这些贵族这么积极,这次就让他们作先锋!”

    随后他转过身,大声代表沙皇喊道:“陛下有令,不准明国使臣之请,举国备战!”

    台下贵族欢呼间,莫罗佐夫脸上也浮现出了阴险的笑容。对于他代表的帝国皇室而言,胜败皆利。卢象升平静的退下,对于北镇来说,这次谈判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