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残明

跨乌拉尔会战(上)

    消息很快传回了北镇三河总部,这一点完全不出乎刘陵意料。这一段时间,刘陵一直在整军备战。

    先是提拔了宋七为侦骑统领,提拔姜云为其副官。任命韩朝为塘骑之长,专管军令送达。以宝音为俄罗斯境内解放农奴蒙古骑兵和嫡系蒙古骑兵部队统领,同时为大军先导,原因自然是这部分人战斗意志最强,以乌尔干为随征其余蒙古骑兵统领。

    前线整编为全部实编,保证每个千总队在千人以上。共三十一个蒙古骑兵千总,在苦叶援军到达后女真及汉军突骑共两营六个千总,由刘兴祚统领,其中女真部陆卓统领,汉军部由先前赵英的副官林峰统领。汉军战兵营由从后线赶来的秦银屏统领,分三个千总,其中最精锐的千总由王斗统领。刘陵本是想让杨立从贝加尔抽身来统,奈何秦银屏战斗意志实在坚定,一再要求下刘陵只得应允。炮车营自然还是交给老人李平统领,管辖三千人,亲兵营一如既往交给陈庭。比较特殊的是中亚就地征土著为兵掺杂汉军编制的两千人则被交给了新提拔的张峰。

    经整编后,北镇军共五万,号称二十万,会师于乌拉尔之下。

    正当刘陵准备挥师西进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努尔哈赤亲征蒙古,林丹汗节节败退,半个察哈尔属地已经被占领,甚至汗帐都被迫迁徙到了土默特地区。

    大量东蒙古力量投靠后金,林丹汗危急之下,林丹汗血书送来求救。一连几天,乌拉尔大营中军大帐内气氛几乎凝固。

    最后还是陈庭一句话打破了僵局。“大军出征,岂能泄气而返?更何况军多新附,眼下军心虽可用,但一旦气泄,不可想象。更何况,我军还有回军的粮草吗?即使侥幸回了岛上,我们吃什么?”

    刘陵思来想去,确无一法可以解决,自顾不暇何论盟约?只能上书请求明庭救援。林丹汗早已向大明称臣,且自从盟约后再未劫掠大明,援助起来并无名义方面的问题,只是大明是否愿意出兵实在不是自己可知的了。

    次日,刘陵下令,全军拔营,西攻沙俄。至于那些丧气之事,自不会说。

    战前会议上,刘陵一根手指把地图都戳穿了一个孔:“宝音,你就是我军的锋锐,从第三峡谷插过去,把俄军打烂!”

    “标下领命!不破俄军,誓不归返!”

    此时,无论刘陵还是宝音都没有想到,接下来的战事会如此血腥……

    十天前,克里姆林宫。“莫罗佐夫,你真的要亲自出征吗?你走了谁助我理政?”

    “陛下,此战多贵族部伍应征,非臣亲往无以震之……”

    当日,俄军两万自莫斯科出发,一路汇合各地封爵兵力,浩浩荡荡向乌拉尔山口而来……

    宝音部一路疾行,姜云则带两百哨骑前出三十里侦查敌情。

    四日急行军,宽阔的山谷两侧并无伏兵,宝音为此大松一口气。

    “主帅选此路绝非无因,整条峡谷宽阔平整有利兵力展开,两侧山虽不低,但都是陡峭的崖壁,并不适合埋伏。”宝音心中对于大帅的憧憬又高了不少。

    平静,在第五天的清晨被打破。姜云气喘吁吁的跑回来,身上还带着血,好在近看似乎并无伤处,应是敌人的血。

    “前方出现敌军哨骑超过二十人,可能是敌对大军的先导。我带侦骑去劫杀,被跑回去了三个。”

    此话一出,宝音的脸色一下子煞白下来。这可能意味着两军主力已在百里以内。更可怕的是,山口利守不利攻,敌军火器众多而己方援兵远远未至。

    “腾格里保佑,这里出现的一定只是当地守军的哨骑。”

    姜云看不下去了,“不小心放跑敌军侦骑是我的错,但将军眼下实不应该心有侥幸!”

    宝音也很快回缓过来,想起在大帅面前的誓言,恢复了往日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