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应谋天下

第八十八章 高唐豪强

    平原郡。高唐县。

    待知道站在面前的中年人是华歆时,陶应便明白华歆为何会这个时候跑到黄河边来吹冷风,人家是专冲着他陶应而来。

    “怪不得华歆知道哥,原来出在鲁国相陈逸那个‘内奸’身上啊!”

    当然,陶应又不“坐月子”,没回避生人的必要,莫说是华歆,就是汉灵帝知道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子鱼先生弄差了!”

    既然失了先手,陶应就不打算再输话语权。

    “不是应从陈平举那里听说过子鱼先生的大名,而是应曾对陈平举提及过子鱼先生的轶事。”

    像华歆这样的人,靠利益和霸气是无法使其屈服的,唯有靠礼法、才识方可降伏。

    陶应很清醒,在这个乱世,一味让他人择主,容易被“枪毙”。

    “哦?说歆什么?”

    看陶应脸上的一抹自得,华歆满腹疑惑。

    “我华氏与你陶氏似乎素昧平生、毫无瓜葛吧?”

    陶谦虽先后出任过幽州刺史、徐州刺史,但与青州素无瓜葛,身在青州平原的华氏自然与陶谦没有交集。

    当然,就陶谦的刚直性格,华歆也看不上。

    “当然是说子鱼先生的‘丰功伟绩’了。”

    陶应盯着华歆一双迷惑莫名的眸子,嘴角勾起,不无讥讽地回应。

    “比如,你坏了冀州刺史王芬的好事,致使其自杀身亡之事。”

    “比如,你误了陶丘洪一生,致使他落得不仁不义、苟延残喘之事。”

    陶应语气淡淡,但句句石破天惊,甚至诛心之言刀刀见血。

    况且,涉及王芬之事,知道华歆在其中“有所作为”的人并不多。

    “哼,让你不跟哥混,吓死你!”

    陶应很清楚,这样说肯定会得罪华歆,但这个时候的华歆,即便给他磕头,华歆也不会跟他陶应混。

    即便是曹操来招揽也没有用,只要汉灵帝还活着,谁都别想让华歆改换门庭。

    “既然如此,为何不过过口瘾,杀杀他的锐气,加深一番对哥的印象,说不准,将来有一天会开花结果呢?”

    果然,华歆闻言,脸色大变,踉跄后退两步,瞪着陶应的眸子怒目圆睁。

    “你,你血口喷人!”

    华歆的反应,自然不是心虚,而是陶应这一番欲加之罪,让他很是义愤填膺。

    “难道,王芬冒天下大不讳,歆不附和有错?”

    “难道,好友欲行险,会身死族灭,歆不该劝阻?”

    陶应瞥了一眼被气得面红耳赤的华歆,得意地扭头望向滚滚东去的黄河,一副你生气就心虚的样子。

    “哥的医术比那华佗高明多了,你瞅瞅,刚刚还脸色苍白的病秧子,只几句话,便让他脸色红润多彩,全是健康色,看着顺眼多了!”

    陶应一点都不担心会把华歆给气死,不管不顾地对着黄河默默絮叨。

    “有病,就得治,哥生来就是替尔等自视才华过人的大姓清高之辈治傲娇病的!”

    陶应不回答自己的质问,反而有些轻蔑地转过身去,这让华歆更加恼羞成怒。

    “陶重光……”

    华歆刚张口,陶应突然就回应了他。

    “有没有错,时间会见证一切;而且,这个时间不会等太久,过了明年五月,子鱼先生再看看。”

    华歆一怔,刚想问陶应为何将时间定在明年五月,颜良已行色匆匆回来。

    “主公,县城已派玄甲军接管,只是,这城内遭匪祸的灾民太多,若不加以赈济,恐支撑不了两日。”

    若在过去,颜良看到流民、难民,最多就是同情一番,有多余的吃食,再分给流民一二,很快就会将其放下,听天由命;一个是爱莫能助,一个是习以为常。

    可现在颜良的身份不同了,而且很清楚陶应已将青州当成了自己的基业,无论是在泰山郡,还是在济南,陶应都是不计代价救济百姓,甚至不惜与地方大姓、豪强为敌,颜良自然对百姓的态度不一样了。

    “城内有没有大姓、富户?”

    赈济,自然就地解决为好,尤其是地方大姓、豪强有的是钱粮,只要拿出一部分粮食,就可以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

    “有一家,只是听百姓说,似乎与洛阳‘十常侍’之一的张让有关系,粮食不好借。”

    颜良不无担忧地望了陶应一眼,很担心陶应故伎重演,毕竟涉及到了十常侍。

    “张让?”

    陶应一愣,张让怎么了,难道他比汉灵帝还难斗。

    “一个都活不过明年这个时候的阉宦,哥有什么好怕的!”

    陶应很清楚,汉灵帝一死,张让等宦官就被袁术兄弟逼得投水将自己腌了咸菜。

    “张让嘛,这个时间段,正与何进、袁逢争夺朝堂的控制权呢,恐怕没有精力关注高唐!”

    陶应在思索张让的事情,站在一旁的颜良以为陶应知难了,便出声建议陶应另辟蹊径。

    “主公,还是算了吧,俺派人连夜前往济南,请元龙先生先筹集一批粮草运到高唐救急吧。”

    陶应优点不多,但却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听了颜良的建议,他反而镇定自若。

    “算了?”

    陶应瞅着颜良,嘴角微微上勾,冷笑一声,眸子里闪过一抹冷厉。

    “咱们若就此算了,别的不说,高唐县数万百姓岂不饿死?”

    “再者,从济南调粮不是最佳解决之道,济南也缺粮,等待赈济的流民有数十万!”

    将明面上的利害关系给颜良解释一番,陶应背搭双手,再次转身望向平静的黄河水面,拳头越攥越紧,眸子愈缩愈深。

    “哼,若就此算了,未免显得我陶应欺软怕硬,被人耻笑!”

    陶应心里很清楚,一旦被人嘲笑,不但刚刚积攒起来的一点威名扫地,就是手下的数万玄甲军士卒,也会对他离心离德。

    “恐怕哥在青州,不是永无宁日,就是无立锥之地!”

    若陶应因惧怕张让,放过高唐大姓,还有一个最致命的后遗症,就是眼下平原郡其它诸县的整治没希望了,即便是整个青州的大姓、豪强,也会公然反弹。

    “张让又如何?刘赟都让哥杀了!”

    “再说,难道哥在青州招兵十万,是弄着玩的吗?”

    陶应在青州招兵十万,不仅仅是为未来争霸用的,最主要的用途,还是用来对付地方大姓、豪强的。

    这一点只有陶应自己心里清楚,莫说陈登,就是颜良、纪灵等人都不知道陶应的此番用意。

    “颜将军说的大户,应该是高氏,他家确实有存粮。”

    被冷落一旁的华歆忍不住出声提醒一句。

    “不过,高氏可不仅仅与十常侍之一的张让有关系,跟大将军何进也有姻亲关系!”

    虽然在生陶应的气,甚至对陶应很是反感,但见陶应一心在为救济高唐县百姓费心筹谋,作为高唐人的华歆,心中的那点气也就消减了几分。

    “陈平举说得对啊,一个能将百姓生死放在心中的人,也许是个恶人,但从来都不会是个坏人!”

    陶应目光顾视华歆,他听明白了华歆的意思。

    “呵呵,豪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