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创从1982开始

第26章 直接寄稿

    再次回到学校,陈家林又迟到了……

    唔,为什么是又呢?

    这一段时间,《驭风少年》写到了高潮部分,他自己都变得无比亢奋。

    每天文思如泉涌,灵感如尿崩,写起来完全收不住。

    因此晚上总是挑灯夜战,睡眠严重不足,黑眼圈多了好几重。

    到了学校后,他不敢走正门,只能爬墙进去。

    才刚悄咪咪的摸进教室,班长田月琴就过来和他说,让他去刘胜才的办公室一趟。

    无可奈何,陈家林只能放下书包,不慌不忙的去了。

    办公室里,只有刘胜才在。

    陈家林进门后,直接走过去:“刘老师,你找我?”

    刘胜才抬头看了他一眼,沉声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

    陈家林无比淡定的解释:“我昨晚吃错了东西,早上起来肚子疼,所以忍不住去了一趟厕所。”

    “是吗?”

    刘胜才紧盯着陈家林的脸,眉头紧皱。

    陈家林表现得一脸从容,底气十足。

    刘胜才想了想,这小子劣迹斑斑,迟到这点小事真不重要。

    然后,他从自己的抽屉里掏出一本《小说月报》来,翻开《少年派》那一页,指着“陈家林”问:“这个是不是你写的?”

    陈家林果断摇头:“这是什么?什么我写的?咦,陈家林?怎么和我的名字一样?”

    刘胜才一听这话,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过还是又多问一句:“可我怎么听人说你写小说,在杂志社里过稿了?”

    “谁造的谣?”

    陈家林露出一副不甘受辱的表情,气急败坏说:“我写什么小说啊,写那么多字多累啊,谁这么给我造谣……这,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还老实人呢……

    刘胜才不想听下去了,摆了摆手:“好了,好了,你赶紧回去吧,好好上课。”

    “好的,刘老师。”

    陈家林立即收起脸上的表情,快步离开。

    等人走了以后,刘胜才总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可他也想不明白哪里不对……

    终于摇了摇头后,他把杂志收了起来。

    不过一会儿后,他又突然一敲桌子,忍不住说:“忘了和这小瘪犊子说逃课的事情了!”

    陈家林晃晃悠悠的回到教室,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继续写作。

    下课的时候,田月琴又来了。

    “《小说月报》上的那篇小说,到底是不是你写的?”

    田月琴问,随即又说:“这是乐莉让我问的。”

    “哦?”

    陈家林放好自己的练习簿和笔,问:“林同学不是走了吗?她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俩每个星期都要互相写信,我把这事儿告诉她,她让我问问清楚……嗯,你能不能告诉我实话,那究竟是不是你?”

    田月琴催促。

    陈家林没好气的说:“我上次不是告诉你了吗?”

    “你老是不正经说话,谁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田月琴盯着陈家林,又问:“你再回答我一次,这个小说真的是你写的吗?”

    “是我。”

    陈家林点点头,然后又说:“别乱和人说啊,这事我只告诉你一个人。”

    田月琴怔了一怔,说:“乐莉在信上说,如果小说真的是你写的,她让我告诉你,你写的很不错。”

    “我知道了。”

    陈家林很不客气的点点头,又说:“你问问林同学,想不想要签名,想要的话尽早说。”

    田月琴疑惑:“为什么要尽早?”

    陈家林笑道:“因为以后要我签名的人多了,就难了。”

    “呸!”

    田月琴觉得这人说话真可气,啐了一口后,很快走开。

    陈家林再次拿出作业簿和笔。

    一边动笔的时候,他一边轻声嘟囔:“看来是瞒不了多久喽……”

    又过了五天。

    《驭风少年》终于完稿。

    陈家林自己精修了一遍,开始把它抄写在稿纸上。

    全文一共写了八万字,只比《少年派》少了万把字。

    八万字的小说,放在现在这个时代,算是中篇,比较长的中篇。

    过了十万字,则算长篇。

    要是用很准确的话来说,《少年派》也是中篇,差一点才能摸到长篇的门槛。

    不过,像这样的划分也并不是标准的,要视乎每个期刊自己的刊载习惯来定。

    就像《收获》那样的双月刊,十三万字的《人生》在他们那里也只是中篇而已。

    像《当代》在1979年发表的《将军吟》,一共47万字,这才是真正的长篇。

    接近50万字的小说,这大概放在后世的网络上也算是长篇了,毕竟一大群公公们绝对写不到那么多字。

    可是《小说月报》是月刊,每一期刊载的字数无法和双月刊相比,因此八九万字就已经算是他们的长篇了,需要分开刊载。

    对陈家林来说,中篇、长篇什么的从来不是问题,关键是发表,还有稿费。

    辛辛苦苦把稿子抄写一遍后,陈家林再次走进邮局,把《驭风少年》寄了出去。

    ……

    三月才过去20天

    《小说月报》编辑部已经有点被架在在火上烤的意思。

    这一段时间外头关于《少年派》批评文章越来越多,势头也渐渐变得越来越大。

    每天寄到杂志社的读者来信也不少,虽然这个年头的读者不会动辄骂人。

    可看得出来,他们都对《少年派》这篇刊头文章感到疑惑。

    甚至连带主编郑法青都被出版社的领导叫过去,询问了一次。

    于是乎,编辑部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尽管没人明说什么,可一众编辑们还是肉眼可见的沉默下来,大家都感到了压力。

    马景海作为陈家林的责编,自然更关注这些,压力也更大。

    尤其之前写了一封信给陈家林,询问第二篇稿子的事情,可却一直没能得到回复,这让他的心情并不怎么美好。

    “这人怎么都不回信,急死个人。”

    本来他的心里还想着不能太上赶着,可由于迟迟收不到回信,他只能再次提笔,又给陈家林写一份信。

    这一次,他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多字,比上一次的字数更多,也更加恳切。

    把信写完,他回头看了一遍,自己都有点被自己写的语句感动到了,心说肯定也能彻底将那个年轻作者收心麾下。

    可他的信还没放进信封,门卫老大爷就给他送来了一份邮件。

    收件人是他马景海,至于寄信人……

    马景海眼睛一瞪,看清楚了,陈家林。

    “这……这是新的稿子?”

    马景海连忙把自己的信放下,拆开邮件。

    只见里面,果然是一份稿子。

    上面的字迹,马景海都已经很熟悉了,是陈家林的字。

    不过他翻了一遍稿纸,再次查看一下空空如也的邮件信封,忍不住重重的皱起了眉头。

    好一会儿后,他才轻吐一口气,嘴里不无惆怅的喃喃道:“这人……怎么又是直接寄稿,连个字都不给我写,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