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创从1982开始

第47章 召之即来

    回家的路上,陈家桦就把李老师的承诺告诉了弟弟。

    陈家林很高兴,有了李老师的帮忙,这事儿就算是成了八成。

    以机械厂里那班人的态度,巴不得陈家桦不要这个指标走人,这样他们就可以用这个指标另外安排人了。

    所以,基本上只要陈家桦愿意走,人家都不会拦着。

    当然,这个指标他们也不能白送出去,多少得换点东西回来。

    回到家,陈家林和母亲商量,让她明天去一趟机械厂厂办,就找之前那个叫做王立群的副主任,向他诉苦,说孤儿寡母生活艰难,没办法维持了。

    “幺儿,你这……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素珍听了小儿子的话,有点不太明白。

    自从小儿子成了作家,家里就不用为钱犯愁了,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哪有什么“没办法维持了”呀?

    陈家林心里暗叹,自己这妈就是太实诚了,一点心眼子都没有。

    他们虽然是真想让陈家桦从机械厂出来,可也不能白白的跑去和人说我们不要这个指标了。

    人家要知道他们有这种想法,还怎么可能给钱换这个指标。

    所以,就得先诉苦。

    那个王主任早就盯上了大姐的指标,肯定会旁敲侧击的劝大姐离开厂子。

    甚至还会主动提钱,到时候欲迎还拒的把钱一拿,事情就妥了。

    轻咳一下,陈家林慢慢把这事儿的关节说了一遍。

    张素珍听完后,有点犹豫起来:“幺儿啊,这……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好,我们这是撒……撒谎,那怎么行?”

    陈家林撇了撇嘴,祭出杀手锏:“妈,这可是关系到好几百块钱,要不要去,就看你的了。”

    一听是好几百块钱,张素珍怔了一怔,随即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了:“也是,那可是你爸用命换来的指标,凭什么我们要白给出去啊?这钱我们得想办法要回来!”

    想了想,她又问:“可你写小说这事儿都传开了,要是人家也听说了,会不会看出我们在说假话?”

    “这怕什么,他看出来了又怎么样?反正他不提你也不提,要是他提这事儿,你就说我的稿费其实没多少,都是外头那些人胡乱传的,其实我的稿费都不够还家里欠债的……唔,你咬死了我们家困难,过不下去了,不行就提我爸的事情,哭一场,看他们到底怎么说。”

    陈家林这算是自编自导了,连用哪个表现手法都说得清清楚楚,之后是个什么效果,全凭自家老妈的即兴发挥。

    张素珍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大概是在做心理斗争,最后深吸了一口气,才终于咬牙说:“行,那我明天就去厂子找那个姓王的去。”

    “妈,你是好样的,这事儿你肯定能办成!”

    陈家林闻言连忙给母亲打抠,挥舞小拳头。

    这玩意儿讲究的就是一个不要脸,只要把脸皮都扔出去了,绝对天下无敌。

    “妈知道该咋做了,这指标是你爸拿命换的,谁也别想白白拿走!”

    张素珍这话说得气势恢弘,一往无前。

    陈家桦一直在旁边听着,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弟弟,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可却又说不上来。

    第二天,张素珍和陈家桦一起出的门。

    张素珍之前是因为情绪“太高涨”,所以才会病情复发。

    其实没了生活的巨大压力,再加上伙食变好,她从医院出来后一直恢复得挺好。

    这一次去机械厂,应该没什么问题。

    陈家林因为要在家带着傻二哥,没办法上学,他一早就领着傻二哥,出门转悠起来。

    傻二哥很快逮着一个蚂蚁窝,蹲着看得入神。

    陈家林则在旁边的空地坐下,从口袋里掏出几封信,逐一拆看。

    自从《江城日报》把他给曝光了以后,这一段时间他收到了不少信。

    有读者来信,也有一些报刊、期刊的约稿信。

    读者来信基本上都不写地址,只写寄到江城,上面还有“收件人:陈家林”,邮局那边就会很体贴的全都给他送过来。

    《少年派》的成功让陈家林收获了不少粉丝,来信实在太多,根本看不过来,他有时间会抽几封字迹漂亮的看看,其他的只能很抱歉的扔到了一边。

    而报刊、期刊的约稿信,他总会很认真的拆看,并且一一回信。

    还是那句话,多个朋友多条路,这些就是现成的路子。

    他不敢保证自己写的东西全都能上那些大型文学期刊,毕竟有时候观念上的东西,很难和这个时代保持调性一致。

    万一有的稿子被涮下来,上不了全国性的文学期刊,那可以试试省级的嘛。

    要是省级的也不行,还可以试试市级、县级的。

    如果连这都不行,区级的期刊和机关小报也没问题,只要能给稿费就行。

    蚊子腿上刮下来的肉也是肉……做人嘛,就得灵活一点。

    刚看了没两封,突然就听见有人招呼:“我就说嘛,怎么没人在家,原来你小子跑到外头来了。”

    “呃?”

    陈家林错愕的抬起头,却看见昨天才见过的甄大山,站在他家的巷子口满面笑容的看着他。

    “甄大哥,你怎么来了?”

    陈家林随手把信塞进裤兜,站了起来。

    甄大山哈哈一笑:“可不就是为了找你嘛。”

    “找我?”

    “不是我找你,是我昨天和你说的那个朋友,想找你聊聊。”

    “哦……”

    陈家林这才看见,甄大山的后面还跟着一个人。

    那人长头发,长得清清秀秀,挺帅气的。

    身上穿着一件圆领羊毛衫,内里一条白村衫,衬衫的领子翻在羊毛衫外头,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特别精神、爽利。

    这年头,这打扮,已算是非常时髦的。

    再加上这长相,绝对属于“风头趸”级别的男人。

    甄大山又笑着说:“昨天在张老师那里,我不是和你说嘛,有一个朋友想和你聊聊,看能不能把《少年派》改编成电影剧本。

    你走了以后,我即刻就给他打了个电话,然后他连夜就从滨海赶过来了。”

    说时,他指了指身边的那位帅男,介绍道:“杨严进,滨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现在在滨海电影制片厂当导演……嘿,知名导演。”

    陈家林能听得出,后面这句“嘿,知名导演”有揶揄的意味。

    不过,他也看得出来,甄大山和这人关系挺不错的。

    否则不可能召之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