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一小兵

第十章:均田还是军屯(上)

    “吾这条件就是各家必须按照丁口,凡年龄在十六到四十周岁的男丁须成为半农半兵,每家至少出一人(身患残疾,重病除外),等同郡兵每两日一操练。农忙时三日一练,绝不耽误尔等耕种。”

    “不知主人是要我等做些什么?”一中年汉子被其他人推将出来,向前轻微挪了几步,硬着头皮战战兢兢询问。

    刘煜当然不会蠢到说再过几个月,这神州大地将会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自己得拉一批人保住自己的小命。

    只是寻了个理由:“吾初到此地,势单力薄。今虽天下太平,也难保会有贼寇袭扰,因而需得招募一批家兵以防不测罢了。”

    佃农们听闻又是一阵交头接耳。

    “诸位也看到了,吾这条件优渥,非一般佃户私兵可比,尔等若想吃饱,这出男丁成兵之事,也算是份内之事吧。”刘煜挥手示意坡下众人安静。

    “当然,吾刘煜也不会强迫尔等,若是不愿意,现在大可提出来,咱登记造册,田亩还是按照之前提的男4女2的配额,但这田赋和征收比例,就还是沿用前主人子仲先生的规矩,粮米五取其四征收了。另外耕种的牛和农具,种子等,吾也概不提供,需得自备。”

    听得刘煜这番话,佃农们早已炸开锅,被刘煜这一系列土地改革的“组合拳”震惊到了。

    本来抱着“躺平”的心态,只想老老实实耕种分配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但刘煜后面的一番狠话,彻底浇灭了这群人的小心思。

    也罢,私兵就私兵吧,总比饿死要强。这新主人看着也不像是言而无信之人。

    于是底下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句:“愿凭主人安排。”

    然后化学反应似的,周围佃农全都大声应和起来。

    刘煜看反响热烈,也很高兴,决定再加一把火:“除了这些改变以外,想到尔等家中余粮也不多,因此只要是操练的男丁,在下季晚稻收割之前,我都供应你们的伙食。操练完当天一顿大米饭加不定期的肉食。”

    佃农们哪里见过这样好的东家,平日里多分些粮就已经感恩戴德,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主人竟然还主动发粮食和肉。

    当下也不管是不是主人给自己“画的大饼”,一个接一个跪地感谢。

    “多谢主人...公子真是大善人呐..”

    听着一波接一波的夸赞声,刘煜有点飘飘然了,难怪古代忒多人想做皇帝,这被一群人恭维的感觉真爽,当然前提是得有切实的好处给到,毕竟不是金手指,虎躯一震就用人格魅力征服这群佃农。

    “咳咳,那以后诸位都称呼吾为主公吧。”刘煜对主公这个称谓情有独钟,总觉得被人叫着,有种乱世英雄的感觉,索性让佃农们全都改口。

    “遵命主公。”众人应和。

    “好了,诸位,现在该干活的都去干活吧。”刘煜大手一挥,众人又皆陆续散开,三五成群还在兴奋讨论着新主人的政策,迷茫的脸上总算浮现出一点喜色。

    寻个间隙,刘煜又招呼高有伦过来:“高伯,名下的佃农都登记造册了吗?具体是多少?”

    高有伦拱手答道:“回主公的话,这佃农现有户183,丁口746人,其中男子404人,女子342人。”

    这个时候还没开始进入乱世,虽然也有饿死人现象,但男女比例总的来说也合理。

    刘煜对这个“人口普查”结果比较满意,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人口资源,没有隐匿人口那一说。

    “没有不愿意执行新制度的吧?”

    “当然没有!”高有伦赶忙摇头,“主公对我们这般好了,若还有不知趣的,老汉第一个不同意,饿死也是他活该。”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刘煜看了眼远处忙得热火朝天的佃户,“这几日将晚稻种子抓紧种植下去,莫要误了时节。田亩由高伯你寻几个人登记分配。”刘煜顿了顿,又想起一件事:“另外吾购买的耕牛,汝按照三家一头的配额来使用,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有多余的田亩先暂且记下,吾过两日会派人过来。”

    “主公吩咐,老汉一定把这事做好。”高有伦连连躬身,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刘煜将此事托付给高有伦,但也清楚,这屯田之事重大,光靠佃户还是不行的,自己还是缺人才啊,这汉末人才还要去寻宝似得找才行。

    ......

    回去校场的路上,郑元富围在刘煜身边,就开始絮叨:“刘公子,你看这佃农分的田地,还剩下一些没分配呢,吾能否也分几亩呢,眼看我这郡兵服役期也快满了,到时候给你做佃户,嘿嘿。”

    郑元富在旁边听刘煜讲新的土地制度,早已经羡慕不已,所以干脆回去的路上提出来,也为自己打算打算,不能光靠自家那几亩薄田过活啊。

    听得这话,旁边几个郡兵也随声应和。

    自己家何尝不是这个情况,这年头除了那些门阀,跟谁家能吃饱饭似的。

    刘煜心下一喜:“就等着你们上钩呢。”表面上还是一副为难之色,缓声道:“诸位真想做我名下佃农,可要考虑清楚,一旦应下,可就要做私兵了。”

    “跟着主公有饭吃,做私兵又如何,郡兵脱层皮罢了。”一位郡兵扯着嗓子叫道。

    “这小子够机灵,主公都叫上了。”刘煜看了一眼说话的汉子,是自己屯下名唤孙二牛的郡兵,年岁不大也就十七八岁的模样。

    “既然诸位信得过刘煜,那也不亏待大家,你们同样按照男丁4亩,女丁2亩来分配。但每亩我一年只收取1石即可。到了军营,吾屯下的其余郡兵若有意,均可入伙。”

    刘煜此时说出了条件。

    “一年一亩只收1石,其余全是吾等的?此等好事肯定要跟营内兄弟细说,哈哈。”众郡兵闻听大喜过望,纷纷表起了衷心。

    “安国哥,你家吾按照男丁5亩,女丁2亩。要不要也入个伙?你一身武艺,我这一群家兵就由你来带了。吾也好跟着你后面多练练武艺。”刘煜冲着旁边的武安国悄悄说道。

    这下就连原本佯装淡定的武安国也绷不住了,“给自己一人五亩?还让自己带他的私兵,这小子够义气!”

    “哎呀,这使得吗?”

    武安国摸了摸后脑勺,这个黑脸汉子此时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