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土

第三章 教室

    吴茗从校北门进入以后,在图书馆前的交叉路口右拐进校主干道,朝着大门口方向往第一教学楼走去。北方的晴天很多,春季的风里夹杂着沙尘。吴茗路过土操场边上的时候,就偏偏刮起了一阵风,四月的天气里,操场上的草才刚冒了个头还没长成定势,那场子上的沙子便没有任何阻碍地,乘着路过的清风高高地飘扬了起来,于是,这刮起的风里便带上了一股子的肮脏气。正值第一节大课结束的课间里,校园的主路上都是下了课正端着课本赶场的学生,他们把课本挡在面颊上,也免不了嘴里吃上些风里的泥土子。几个女同学尖声地叫嚷着就疯了似的从吴茗身边跑了过去,她们一直跑过了土操场到图书馆楼下,吴茗听见这几个女同学又哈哈哈的笑了起来,全然不顾在校园公共场所里的形象。吴茗走在操场旁,起风的时候既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拿东西挡脸,也没有像那几个女同学一样快速地奔跑起来。北方的风都是一阵接着一阵的,风停了的时候吴茗可以感觉到她的脸上像是蒙了一层异物似的不洁净,她低眼看了一下自己身上穿的那件淡蓝色海马绒毛衣,觉得这光鲜的色彩都被罩了一层灰色。她舔舐了下干涩的嘴唇,含着一口带杂质的唾沫。吴茗走过土操场,在第一教学楼下用手掸了掸怀里的图卷,然后将嘴里那口脏水闭着眼睛狠了心一咕噜地吞咽了下去。

    春城工程学院里第一教学楼的现有格局是建筑系的师生们都嗤之以鼻的存在,第一教学楼的改造历程每在开学季,就被老师做成一部现实的反面教材,以警告学生务必要认真做好课程设计。

    在新生军训的时候,在土操场上集训的吴茗就总是将目光移向第一教学楼的二层大平台。那时候的吴茗还不能理解,为什么第一教学楼在面朝着操场的中间专门设置了这么一个突出的建筑部分。直到后来正式接触到建筑的专业设计课程,吴茗从导师的话里,才听出来这个朝向操场的二层平台原就是这桩楼的建筑设计师所犯下的一个专业错误。原本在校区的规划里,建筑的主出入口设置在校区南侧,现有的校园次干道是原有的道路主轴,正好将两个主出入口串联了起来。所以第一教学楼的主入口原是朝着操场布置的,那突出的二层平台便是原直通二层的建筑楼门面。使用者的感受是判断一个建筑设计是否合理的标尺,谁承想校区正式投入生活和学习没多久,由于南侧出入口面着的是一条狭窄冗长的小道,很多的学生宁可翻越西侧的围墙直接通过聚集人气的潮云街出入校园,而南侧的主出入口却由于外面本就僻静的街巷变得日渐荒凉。基于这种现状,校方对校园的出入口问题进行了重新规划,春城工程学院于是就有了之前所叙述的那番校园格局。由于校园西侧的主出入口与原本第一教学楼西侧的建筑次要出入口实在离得相近,进入第一教学楼的人流也就往这次入口聚集了起来,结果就是面着操场那一侧的建筑主出入口形同虚设。几个学校建筑系的老教师商量了下,索性就将面着操场那侧的,颇具门面的出入口彻底地封闭了起来。第一教学楼原本面着潮云街的次出入口顺理变成了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同时为了符合建筑的规范要求,将一层走廊近端的山墙上开了两个用作疏散的洞口。而这新开的略显粗糙的两个洞口,在日后却成为了学生们由校园干道直接出入第一教学楼的主要通道。建筑系的老师每每说起第一教学楼这几个出入口设计的潦草时,都不由得长吁短叹起来,这仿佛成了春城工程学院建筑系专业的一道耻辱。

    吴茗从第一教学楼北侧尽端的疏散口直接进入了内部,建筑里面是一条内廊加东西双排布房的普通格局,吴茗就近地从东面北侧的尽端楼梯上楼,建筑系14级的三个班级都在教学楼的顶层。吴茗没有普通女生的那种娇气,没有停歇地上到五楼愣是一口气都不喘。14级1班的教室在楼道中部活动大厅的边上,她路过其他两个班级的时候看见教室的门都敞开着,教室里亮堂堂的日光溢进了阴暗的内廊,吴茗就踏着这投射在走道地面上的光影,来到了1班教室的门前。

    1班教室的门还紧闭着。吴茗从背包里取出了一串钥匙,找到了看上去最体面光亮的一把,打开了教室的门。教室里空荡荡的,靠窗一侧并置三列崭新的课桌,中间一条走道,靠墙一侧并置两列,从前往后一共五排座位,在这二十五张制图台上,同学们的画板横七竖八的摆放着。前方讲台桌旁,站立着一个与吴茗齐腰高的大水桶,里面的水色看起来不是特别干净,还浮着泡发了的米白色纸沫子。吴茗一进门便把怀里的那卷图纸放在了靠门边第一排的座位上,然后在靠窗的角落里找到了水桶的盖子,折回来将桶口盖上了。吴茗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地扫视了一眼班级里那些画板,她发现有的同学还是坚持着用手工渲染的方式在完成这次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趁着教室里还没来其他的人,吴茗走到这些裱着图纸的画板前粗粗窥视了一眼,手工渲染的版图比不上计算机出图的缜密,却有着一种独特的细致。在这些上板渲染的图纸里,也不乏有着优秀的方案设计。但这些在现在的吴茗眼里看来,优秀的并不等同于就是出色的。

    随着第二节大课的上课时间越来越近,同学们带着他们的设计方案成果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教室里。学委隋宁新开始按照从大到小的学号排序收起设计图纸来,于是教室里的同学们有的忙着拆打印图纸的包装,有的拿起美工刀小心翼翼地按照边线裁切起裱在画板上的水彩纸。在隋宁新收图的时候,其他的同学们在教室里晃悠着,和别人的设计成果切磋对比着,暗暗较着劲,这时只有吴茗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墙边一侧第一排靠着走道的位置上,盯着自己平铺在桌子上的版图推敲着,她觉得自己做的方案成果不是好看的。很快自己的图纸也被学委收走了,她隔壁位置的同学还没有到教室,她便拾起手机百无聊赖的,漫无目的地刷了起来。

    导员兼这学期1班的建筑设计专业课任课老师乔月红几乎是踏着课点进的教室,一进门就看见了讲台上码的跟小山似的一大摞课程设计图纸,惊得她出口就是“哎妈”一声。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们听见导员这一口地道的北方腔调子,毫不掩饰地哄堂笑了起来。乔月红故作不快地阴沉下了脸,踏上了讲台,她粗粗地翻看了下这次课程设计的成果,看着看着就叹起气来了。

    “你们这个手工上板渲染的成果我看着还过得去,毕竟从大一开始就是这么个出图方式,都熟悉了。但是这次大部分的同学选择了计算机出图,这是你们第一次打印图纸成果,这些图纸多多少少的都存在些问题。所以这次选择计算机出图的同学们,你们的成果我很难打出合格的评价分数。”乔月红严肃地说道,同学们一下子沉默了下来,他们看见导员鼻梁上架着的眼镜片都放射着寒光。

    “这样吧,把教室的投影仪打开,我一个一个地告诉你们每个人图纸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大同小异。现在,上几个男同学,先把讲台边的这一大桶泡水彩纸的废水给我倒了去,我站在讲台上讲话都闻出这水的味儿来了。”乔月红带着笑露出一脸子的嫌弃来,同学们又感到课堂的气氛轻松了起来。班长谷斯易领着两个同宿舍的男同学,三个看上去强壮康健的男生就一同提溜着大水桶的边沿,缓慢地出了教室门后,一齐颇费力地往卫生间的方向挪动去,学委隋宁新就开始忙活着将教室里面的投影仪开启。迟到的几个女同学乘着这个空挡悄悄地溜进了教室,其中就包括吴茗的同桌善敏敏。但是这逃不过乔月红的眼睛,她紧紧盯着这几个同学的动作就是不说话。

    三个出门去倒水的男同学很快返回到了教室,将水桶盖好盖子以后便坐回到各自的座位上。乔月红于是从1号学号的设计图纸开始,依次一个一个地分析起作业存在的问题来。善敏敏将带进教室里的那一卷设计成果藏进了制图台下的抽屉里,然后用披散的头发遮挡住眼睛后低着头玩起手机来。吴茗认真地听着导员的讲课,瞥见了善敏敏的动作后流露出一丝不屑。大一的善敏敏也是和吴茗一样努力学习的优秀学生,可是人的改变是一件很容易发生的事情,被环境荼毒后的善敏敏一下子就好像成了另一个人,吴茗也就很少和她说话了。吴茗听着讲台上乔月红分析的图纸问题多是排版,比例这些表达性的存在,对于方案本身的问题乔月红基本不提及,这让吴茗感到了一丝枯燥。由于同学们的作业存在的问题都是相似的,很快便到了吴茗的方案出现在投影的屏幕上。乔月红看着这份图纸没挑出什么版面的错误来,将几张大图来回地翻了好一会儿,倒是吴茗在下面看的清楚,发现了方案里有几个不妥的细节处理。接下来乔月红将每份图纸的问题过的很快,近二十份的图纸分析下来以后,一节大课将近结束。乔月红说到底也是个比学生大不了几岁的大孩子,将近饭点也迫不及待的想要结束课程。这时,乔月红的好友,也是建筑系的讲师朱仪轻轻地推开了建筑1班的教室门,探进头来。全班的同学目光皆投向这个看起来没有规矩的女老师身上。

    “月红,我等你呢。我特意上来看看你咋还不下课呢,等下食堂没位置了。”朱仪脸上带着一点埋怨,全然不顾下面还坐着二十来个学生。

    “哎,你先门口等会儿,我跟他们说完马上来。”乔月红脸上笑着,像哄着朱仪似的说着话。

    朱仪把头伸回去带上了教室的门,这时同学们全部嬉笑了起来。一样的,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也想提早下课好赶在饭点的高潮前去购得一份新鲜的好食物。因为设计专业课是一整天的连续三大节,所以乔月红匆匆交待了几句,将没有完成的任务拖延到了下午,便默认地结束了上午的课程,急吼吼地就出门去和朱仪汇合打算到食堂干饭,教室里的同学们也就四散了。因为没有到正式的下课点,为了躲避学监的巡查,所以1班的同学们都是像做贼似的悄咪咪离开了第一教学楼。

    吴茗虽然看不上乔月红和朱仪这两个年轻讲师的教学态度,但是可以赶在食堂的人潮之前吃午饭这点还是让她感到欢喜的。1班的同学们抵达学校食堂的时候,每个窗口前基本都没什么人,刷饭卡也不需要排队,食堂的座位位置也是由着学生们挑选。吴茗买了一份两素一荤的简餐,在里侧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吴茗刚吃了一半,下课后的庞大人潮就涌进了食堂,刚刚还冷落的各个窗口前瞬间就排起了长队,里面熙熙攘攘的,不久用餐区就变得座无虚席。刚巧坐在吴茗旁侧餐桌上的几个女生叽叽喳喳的说着不怎么体面的八卦,吴茗很是不喜欢这种吵闹,赶忙地扒拉了两口剩下的饭菜,便着急着离去了。

    今日用过午饭后的吴茗没有像往日一样回到宿舍小憩。她忽然想在这个校园里逛一逛,瞧瞧学校里是否还有她不曾注意到的有趣的新事物。她从食堂的西门出来后沿着校园的次干道朝北门走去。她兜兜转转,漫无目的地出北门,经青年大路折回潮云街,竟又返回了校门口。吴茗在第一教学楼前犹豫了一会儿,午休期间的教学楼是冷冷清清的。吴茗回到了无人的教室里,今日毫无困意的她从抽屉里取出课程设计的课本翻看学习了起来。有两三个隔壁班的建筑系同学路过1班教室,见到教室门敞开着,便好奇地进来和吴茗说了几句话,之后也回到班级教室去学习了。吴茗听着隔壁班同学的动静,在这头感觉到了一种孤独。

    下午的课程里,乔月红从教研室里取来了大四学生较优秀的课程设计图纸作参照标准。在这些优秀的图纸的创作者里,不乏有着吴茗熟识的人。其中一套课程设计的图纸让全班的同学都挪不开眼睛,包括导员乔月红本人也是不可置信地将那套图纸欣赏了一遍又一遍。只有吴茗一个人没有对那套图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是一个参数化建筑的设计方案,这份图纸吴茗早就见识过,这方案的创作者就是吴茗的室友——简丹学姐。

    当其他的同学正在打听着这华丽的建筑方案创作者的时候,吴茗却在那一堆图纸中寻找着印象里的玻璃方盒子。很遗憾,吴茗没有找到她见过的最优秀的成果。

    乔月红只是匆匆从教研室里筛选了几份参考模板,那份图纸被遗漏了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吴茗却感到了一阵莫名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