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灵记

第四十章 中毒

    过了好一会儿,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丁管家领着医官入内,赶忙救治伤众。王浩瘫痪在地,吃痛不已,却兀自忍耐,不发出一点声音。

    王浩忽见一双小脚来到身旁,抬头一看,原来是朱灵儿。

    朱灵儿蹲下身来,哽咽道:“王录事,多谢你刚才舍命救我!”

    “小姐,”王浩顿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疼痛瞬间减轻许多:“我见那刺客冲你而去,便什么也不顾了!”

    朱灵儿抚摸王浩的箭伤,双方一阵沉默,王浩忽然感到手臂上有水滴,抬眼一看,朱灵儿竟落下眼泪。

    朱斌听说刺客已逃走,在周通的护卫下来到院中。他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的检视四周,听说刺客来自东越后,立刻愤怒至极,大喝道:“传令!全城搜捕!格杀勿论!若有隐匿不报者,灭族!”

    “诺!”周通领命而出,众人无不胆寒。

    随后朱斌来到王浩身边,医官正在给王浩检视伤口,朱灵儿守在一旁。

    朱刺史又对众人大声道:“王录事英勇可嘉,赏银二百两,擢升宣义郎!”

    当夜,周通领着州署护卫,高志远和金逵领着指挥使司的军士,还有法曹的差役等纷纷涌上街头,抓捕东越刺客。

    王浩被军士抬回住处,州署的医官随同前来,朱灵儿竟也随着医官来了。医官在取出箭头后,发现箭头竟有剧毒,显然刺客是想置朱刺史于死地!

    “医官,王录事的箭伤严重吗?”朱灵儿关切之情洋溢于表。

    “小姐,据老夫多年经验推测,此箭头所带之毒乃是用雷公藤之果煎熬后浸泡所致。刚才我已清洗伤口,敷上金疮药止血,只是这毒性不解,恐怕五日后发作,王录事有性命之虞啊!”

    “那可如何是好?”朱灵儿急得又流下眼泪。

    “雷公藤生于深山密林之中,我清州只有青龙山一带才有。若想解此毒,我早年行走民间曾听人说过,唯有用清阳河边的乌蕨草煎服方可解此毒!”

    “那我们赶快派人去找!”朱灵儿不禁喜出望外。

    “慢…小姐有所不知,乌蕨草十分罕见,不要说常人,就连很多郎中都不认识,恐怕光靠人多是不行的。”

    “那我明日就随先生去寻!”

    “小姐不可!如今正值炎夏,清阳河边蚊虫肆虐,小姐千金之躯怎可前往?明日还是让老夫前去吧,至于能否寻到就要看王录事的造化了!”

    朱灵儿十分无奈,只得留下军士照看王浩,然后随医官返回署衙。

    王浩躺在床上将二人谈话听得一清二楚。刚才医官取箭时,他疼得差点晕死过去,后来伤口包扎好后痛苦方减轻些。听说这箭上有剧毒,王浩内心一沉:这毒不会真的要了自己的小命吧?

    不过王浩现在除了伤口疼痛外,身体还没有其它不适,也许过几日就会有反应。医官说这是雷公藤之毒,须乌蕨草可解,而乌蕨草只有清阳河边才有。

    清阳河他很熟悉了,当初和李书佐押运军械至青溪县被劫后,林升他们走的正是清阳河。陪袁先生和朱希言赴淮南时,也是从清阳河上的船。清阳河太宽了,两岸树林茂盛、灌木丛生,想要从偌大的河边找出极为罕见的乌蕨草恐怕不是易事,也许正如医官所说,真的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王浩试图轻轻抬一下左胳膊,剧痛立刻传来,罢了,还是平躺着吧。他睡不着,瞪大眼睛望着黑乎乎的屋顶,有微弱的星光从窗外照射进来。

    王浩想起清州大学,想起自己租住的公寓和新车,想起梅灵。他忽然有强烈要返回现代的想法,他实在搞不清这迷之般的穿越是如何发生的,这大半载的人生经历实在过于奇幻,却又如此真实,甚至让他分不清过去和现在,哪个是梦境,哪个又是现实?

    深夜,清州南关附近的巷子里。

    金参军领着指挥使司的军士将在署衙行刺的刺客团团围住,高志远也在其中。

    那刺客气喘吁吁,显得狼狈不堪:“你们好厉害!居然怎么甩都甩不掉!”

    “哼!”金参军冷笑一声,“这些人可都是指挥使司的精锐,最擅长追踪搜寻,凭你就能跑得掉?!”

    “指挥使司?哈哈!”那刺客大笑道,“既然是高将军的人,为何如此为朱斌卖命?!”

    “大胆狂徒!”金参军怒道,“死到临头竟敢离间高将军和朱刺史?”

    “哈哈!你心虚什么?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高将军手握重兵,又有大功于清州,岂甘久居朱斌这一介书生之下?”那刺客毫无顾忌道。

    “你!兄弟们,给我将这厮剁了!”金参军气急败坏道。

    “且慢!”高志远喝道,众人都安静下来。

    “你不是东越的刺客!”

    “高公子何以见得?”那刺客诧问。

    “你使的是断门刀法,汴州断门刀一派都是为北梁朝廷效力的,你是北梁的刺客!”

    “看不出高公子还是武术行家,平日在州署游手好闲,博朱大小姐芳心,隐藏得很深嘛!”

    “哈哈!”高志远大笑道,“阁下潜伏署衙多年,不也隐藏得很深嘛?再说我高氏一族既在人屋檐下,岂有不低头之理?”

    那刺客一时语塞,片刻后道,“今日既为高公子所擒,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敢问阁下既然是北梁壮士,为何要冒充东越刺客呢?”

    那刺客听他如此口吻,便知今日逃生有望,于是恭敬道:“高公子有所不知,梁王久欲南下,奈何为晋阳李氏所绊,加之皇甫涛奸诈多端,江州又凭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如今李氏遭我北梁重创,梁王不日将挥师南下,因此上司命我寻机行刺朱斌,恰好东越欲占清州却铩羽而归,我便假借东越王之名,令清州与东越再添新仇!”

    “好计谋!”高志远大赞道,“此地不宜久留,我这就安排人送阁下出城!”

    说罢高志远向金参军一点头,金参军立刻会意,上前对刺客小声道:“阁下随我来。”

    那刺客愕然道:“高公子如此慷慨仗义,不知可否告知缘由?”

    “壮士何必多问?他日定然知晓!”

    那刺客不再多问,向高志远深行一礼后随金参军向南门遁去。

    高志远见刺客远去,向四下张望一圈,见夜深无人,便带着指挥使司的军士迅速消失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