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灵记

第四十九章 起舞中秋夜

    王浩听到袁袭的声音,不禁心头一热,哽咽道:“先生!”

    走到先生面前,只见灯光下先生一脸祥和,丝毫没有身陷囹圄的凄怨,先生示意王浩坐下。

    “今日府中定是热闹得很啊!王浩,你怎么不去喝喜酒,反要跑到此处看我这个犯人?”袁先生笑问。

    “自学生回清州后,听闻先生遭此劫难,无一日不想着来看望先生!”王浩十分动容。

    “王浩,莫要难过,我在这里得大公子关照,一切都好。”

    “先生,高将军他为何要诬陷你?!”王浩愤然问。

    “嘘——”先生摇摇头,“此事暂且不提。”

    “难道先生要一直呆在这里不成?清州不可一日无先生啊!”

    袁袭不答,起身走了几步,忽问:“淮南的送亲使是谁?”

    “正是严俅。”

    “二公子上次去江州行刺结果如何?”

    “据二公子说,他确实刺中了皇甫涛,皇甫涛受伤无疑,至于伤得有多重,二公子因当时慌乱,事后记不清了。”

    “那边的探子也没有消息吗?”

    “正在打听,不过自皇甫涛遇刺后,江州署衙里的消息封锁得很紧。”

    “哦?恐怕大事不妙啊!”袁袭皱眉道。

    “先生何出此言?”

    “我近日一直担心此事,皇甫涛年事已高,若只是受点轻伤,倒也无妨;倘若伤及性命,江州必然危矣!”

    “先生所言极是,学生近日也在为此担忧,没有了皇甫涛,不知江州还能否抵挡得住北梁。”

    “皇甫涛为人奸诈、诡计多端,这些年凭江州一州之力,竟能独抗北梁,也是难得的乱世之才。没了皇甫涛,江州岂是北梁对手?恐怕破城之日不远了,到那时清州也必将陷入危险之地!”

    “那该如何?”王浩急问。

    “唯有向东越求救了。”

    “向东越求救?”王浩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们和东越刚刚结束战事,东越会帮助清州吗?”

    “当然会!唇亡齿寒,清州一旦城破,下一个便是东越,东越王怎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王浩茅塞顿开,又问:“请问先生,为今之计我们该如何做?”

    “抓紧打探江州的消息,提前做好准备。”

    “是!”王浩起身行礼道。

    此时,军士进屋向王浩示意,王浩向袁袭告别,依依不舍的离开监牢。

    回到录事房,王浩待宴会结束后方离衙。林升将严俅等人护送至馆驿后回到住处,王浩便将今晚与袁先生相见一事告知他,林升听后亦宽心不少。

    第二日,朱斌陪严俅等人赴指挥使司检阅清州军军容。

    高彦早就做好精心安排,只见校场上三军将士井然有序、甲胄鲜明,在高彦的指挥下,队列齐整、军容威严。

    严俅见状连声夸赞,对高彦道:“将军威武!清州能于乱世中保全,全赖将军之力也!”淮南其他官员亦纷纷附和,高彦不禁开怀大笑。王浩立于杜铭身后,悄悄向朱斌望去,只见朱斌默然。

    第三日仍是宴饮。第四日严俅一行启程回淮南,刺史朱斌亲赴馆驿送行,长史朱希广送至城外,至此,清州二公子与淮南寻阳公主的大婚之事方落下帷幕。

    数日后,中秋佳节。

    署衙当日放假。朱灵儿已于昨日派侍女送信函给王浩,约他今日戌时在署衙门口等她,二人同去南关城楼赏月。林升一大早就去了孙蓉家,王浩上午独自把屋子收拾一下,下午上街买了些月饼和桂花酒,然后向书院走去。

    来到书院,学生们都已放假,前院空无一人。王浩走进后院,唤了一声“教授”,秦若望推门而出,见是王浩十分高兴。王浩送上礼物,秦若望更加开心,无论如何要留他吃晚饭,王浩赶忙推说署衙晚上已安排晚宴。

    王浩未见秦如月,便问:“教授,秦姑娘去哪里了?”

    秦教授笑道:“她呀,上午就被孙蓉拉走了,说是晚上她家里约了些年轻人,可以一起赏月作乐。”

    王浩心中黯然,忙道:“林升也去了呢,她那里确实热闹。”说罢告辞出了书院。

    王浩沿着西大街独自向东走。此时已近黄昏,秋意渐浓,青石板路两边粗大的樟树在晚风吹拂下沙沙作响,无数细小的叶子在暮光中熠熠生辉,古老的清州城显得无比安详。

    天黑后,圆月从东方探头。王浩走到署衙门口,见一辆州署的马车停在大门一侧。王浩径直走到马车旁,在守门军士的众目睽睽下登上马车,如今署衙里几乎人尽皆知王录事和大小姐关系不一般,今晚定是同去夜游赏月了。

    虽然今晚刺史府内设有家宴,寻阳公主刚刚入府,朱刺史和刘夫人格外重视今年的中秋节,但朱灵儿还是在宴席开后稍坐片刻便要告辞。

    刘夫人欲加阻拦,朱斌却道:“随她去吧。”刘夫人只得作罢,朱灵儿得以出府。

    马车向南关驶去。王浩向朱灵儿讲述了去西苑监牢见袁先生的事,朱灵儿听了袁袭的分析,忍不住叹息一声:“唉!可怜我清州百姓,难道又要生灵涂炭了么?”

    王浩安慰道:“时局不至于如此,况且先生已有应对之策。”

    到达南关后,守城军校是周通的下属,见来的是署衙马车,又见下车的是朱灵儿,立刻恭敬的将二人迎上城楼。

    此时,圆月升上半空,二人在城墙上漫步,见天空万里无云,如一颗硕大的深蓝宝石。俯身望去,皎洁的月光洒满古城,如同披上一层银色的纱巾,一切显得那么静谧美丽。

    王浩和朱灵儿牵手依偎而行。忽然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王浩正陶醉时,朱灵儿却抽开手,向前快走几步,王浩不解其意,此时朱灵儿竟伴着笛声在月色下翩翩起舞起来。她一身鹅黄色的衣裙,宛如一只风中飞舞的蝴蝶,看得王浩呆住了。

    朱灵儿跳罢,开心的来到王浩面前,笑问:“浩哥,我跳的怎么样?”

    王浩一把将她拉过搂住肩膀,口中喃喃道:“真是太美了!莫非是嫦娥仙子下了凡不成?”

    朱灵儿笑盈盈的将头绳解开,系在王浩手腕上。王浩举起手腕左看右看,明白了其中含义,心中欢喜无比,忽然转念一动,抽出随身短刀,走到城墙边,借着月光,在城墙上刻下“浩”“灵”二字。

    二人相视一笑,挽着手走下城楼。

    王浩送朱灵儿回府后,独自走回住处。他正心中高兴,忽听见空中传来““哑—哑—”的叫声,心中顿时一惊,抬头看去,只见明月下柳枝头停着一只夜鸦,冲他叫了两声后便斜刺里如箭一般飞走了,王浩心中又怅然起来。

    中秋节后的第三日上午,王浩忽然被杜铭叫到朱希广房间。朱希广神情凝重的将一封密报递来,王浩打开一看,却是江州来的消息,王浩立刻紧张起来。

    原来经潜伏在江州城内的探子花重金探明,江州刺史皇甫涛遇刺后病情危重,已时日无多,眼下城内各方势力暗潮涌动,皇甫涛之子皇甫平生性懦弱,预计很难镇住局面,已有谋士献计投降北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