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第七十八章 定边大捷

    思伦法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部队,会产生爆炸的炮弹属实震惊到了他。

    此时他正在思索如何破敌。

    刀斯郎也进言道:“大王,明军的火炮竟然如此强大,我们的普通象兵怕是发挥不了作用了。为今之计恐怕只能全军压上与明军进行白刃战了,不然在火炮弹药射光之前,我们将无法取胜。”

    就在思伦法与刀斯郎还在商议的时候,明军的炮弹直接落在思伦法的阵地上。

    对面的明军步兵则是结阵等待叛军攻击。

    思伦法明白此战他若是再输,恐怕国内也会发生动乱,此时的他毫无退路可言。

    见到明军骑兵退回本阵,他对着心腹猛将昔剌亦说:“带着本王直属的精锐武士冲上去。”

    又对刀斯郎说道:“普通的战象全部不要了,带上精锐战象,全军出击。我军势大,让骑兵从两翼冲击明军,主力在中路拖住。。”

    无路可退的思伦法直接A了上来。

    不同于李景隆的部队一路突进,邓镇选择了结阵迎敌。

    思伦法率领大军,冒着炮火,直接冲了过来,在付出大量伤亡以后,昔剌亦的精锐武士已经到了明军百米之内。

    “击!”

    早已做好射击准备的明军开始了连绵不绝的射击。

    不同于羽林师的作战,这支明军在前排射击完成后,快速后退进行火药装填,后排的明军则是向前,顶替原先的阵线进行射击,如此反复。

    昔剌亦此时看到身边一个个武士纷纷倒下,只要再前进一点他们就可以投掷标枪,对明军进行杀伤,但是此时50米的距离像是到达了极限。

    不知道何时昔剌亦发现自己的身上也已经中了两枪,他这才惊恐的发现,被他认为绝对坚固的铠甲竟然如此不堪。

    在瞬间的愣神中,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脸颊,这位麓川第一勇士和他率领的精锐武士永远的倒在明军阵地之前。

    早已经杀红眼的思伦法此时也顾不上精锐武士的全军覆没,如果他现在退兵,那么他和他父亲辛苦打下的基业将会付诸东流。

    得益于火枪的高效杀敌,减少了冷兵器时代受伤的痛苦与恐惧,思伦法的军队还暂时没有动摇。

    看着身边披着重甲的精锐象兵,思伦法明白,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在这些杂乱的思绪中,思伦法率领的主力部队终于也来到了明军的百米之前。

    此时思伦法不但听到了连绵不绝的火枪射击之声,更是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

    “嘭,嘭。”

    随着两声巨大的声响,思伦法惊恐的发现在他心中不可战胜的重甲战象竟然直接倒地身亡。还没容他多想,他身边的一头战象也直接倒地。这次他看清了全过程,只见3发子弹在顷刻间击中战象,那厚重的铠甲竟然毫无作用,大象中弹之后没有过多的挣扎,直接倒了下来。

    在此之前,哪怕是昔剌亦的500精锐武士全军覆没,思伦法还是认为凭借这些精锐的重甲战象,他还可以战胜明军。

    此时他开始了慌乱,不过看着刀斯郎此刻率领1000重甲步兵即将接近明军,思伦法又找到了希望。

    只是没有多久,在明军的射击之下,这1000重甲步兵反而因为行动缓慢成了活靶子,那重甲更是在明军的射击面前毫无作用。

    他有大量的标枪兵,但是标枪兵根本无法突进到明军30米处,进行投掷。

    思伦法明白正面战场上他已经无法冲破明军的防线了,甚至说现在的正面冲锋只是拿命在拖住明军。

    侧翼的骑兵成了他翻盘的唯一希望。

    在侧翼,面对麓川骑兵的冲锋,明军的3000骑兵很好的牵扯了他们大量的注意力。明军使用游击战法,通过短铳、马枪收割着麓川兵的生命。

    不过麓川骑兵有5万之数,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有超过一万名骑兵终于到达了明军阵前。

    就在思伦法认为自己最终凭借人数优势将要获胜的时候,明军前排化身为了长枪兵,直接用带着刺刀的火铳迎敌,后面的明军继续射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骑兵越来越少,边上牵制的明军骑兵在解决完眼前的敌人后,也开始拉扯更多的骑兵。

    由于装备的劣势,麓川骑兵就算是杀到了阵前,还是无法对明军火铳兵造成有效杀伤。

    “砰,砰,砰”

    随着此起彼伏的枪声,侧翼的麓川骑兵终于发生了大动摇,进而溃散。

    看到骑兵溃散的思伦法知道,自己已经毫无胜算。最终理智还是占据了上峰,不得不下令撤兵。

    见敌军退却,邓镇下令开始追击。

    步兵改为前进射击,骑兵则是追击溃逃的麓川骑兵,炮兵此时朝着敌军后排倾泻炮弹。

    此时的明军在思伦法眼中成了来自地狱的恶魔,随着一声声枪响,思伦法心中的宏图霸业正在烟消云散。

    在明军的全线追击下,麓川军从开始的有序撤退,很快变成了全线溃逃。沐英此时也看准了时间下令全军追击。

    也得益于大部分麓川兵战术素养极差,杂乱无章的逃跑反而加大了明军追击的难度,但是沐英目的很明确,追着思伦法的精锐部队猛打。

    此时一路狂奔的思伦法遇到了早就埋伏于此的冯诚、寗正部。

    配备了部分燧发枪和复合弓、复合弩的军队又对思伦法造成了大量的杀伤。

    现在的思伦法只要听到火铳的声响,就是内心猛颤。

    麓川军则是无心应战,一路南逃。

    沐英率领大军一路追击,直至临沧。

    思伦法本想坚守临沧,只是第二日,当明军火炮到达后,沐英也不做他说,直接用大炮轰平了临沧城。

    撤退中的思伦法亲眼看到了明军是如何炸平临沧城的。

    之后明军一路追击入缅甸,明军一改之前的作战风格,直接就是大炮开路,麓川军躲到山上就用大炮毁山,躲进城战则炸平城寨。

    五月的时候,明军北返,但是早已在保山、临沧、普洱一线完成筑城。

    并且开始在孟养、瑞丽、西双版纳筑新城,在定边之战中元气大伤的思伦法也不得不在老巢舔舐伤口,对于明军的行动只能假装不知道了。

    定边之战从三月开始持续到五月。明军不但将防区推进到了孟养、瑞丽、西双版纳一线,更是前后共斩首逾20万,麓川国元气大伤。

    明军的损失,得益于大量医护兵的加入,以及太医院对于防御烟瘴等方面的巨大进步,作战部队的伤亡不过数千人。

    至于筑六城,死了上万劳工,死的人里又没有一个是大明人,而且这都是高丽人监工干的,和尊重生命的大明毫无无关。

    六月,云南东川等部反明,早有准备的沐英仅仅只花了一月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九月,云南越州彝族酋长阿资与罗雄州营长发束反明,也在当月被顺利平定。

    十月,云南都匀苗族部落反明,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何福率兵进剿,也顺利平定。

    之后趁机沐英推广改土归流政策,虽说各地偶有叛乱,但是从湖广增兵十万之后,应付这些叛乱显然得心应手。

    十一月,洪武皇帝派遣杨大用出使麓川,杨大用带着皇帝的谕令责骂思伦发。接到谕令后,思伦发表示服从,赔偿了明军所有军费,并进贡马匹、耕牛、大象等。

    早已被明军吓破了胆的思伦法率部归降大明。

    思伦法不但赔偿了明军的军费以及损失,并且派人凑集象,马,白金,方物等入贡谢罪。

    洪武皇帝也十分开心,设立麓川宣慰司,任命思伦法为都指挥使。

    同时也重赏了此次有功将士。升沐英为黔国公,封邓镇次子为瑞丽伯,封冯诚为宋国公世子,正式确认冯诚会继承宋国公爵位,封寗正为临沧伯。

    又在云南开设了超过10个榷场,加强和当地少数民族通商,并且建设学堂,推广儒学等汉家文化,促进民族融合。

    之后更是以优厚的条件大量雇佣傣族人,由于明军的在定边以25000人击溃思伦法30万大军的事迹传播开来,面对大明的这些政策,当地土司也不敢有所反抗。

    同时颁布最新的中华民族认定,傣族自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待遇上远超外国劳工,后来甚至还鼓励傣族人下南洋、入高丽营生。

    身在凤阳的小朱,这段时间也比较关心云南问题,上疏建议在东川、昭通筑城,设立榷场,改土归流。同时在广西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让两广总督汤和加强广西防卫。

    老朱自然同意了小朱的建议。

    不同于历史,现在的明军在定边之战直接歼灭了麓川大量的有生力量,麓川的衰落提前到来。

    同时趁机大幅度推进改土归流政策,趁着明军之威,避免了大量的叛乱发生,对于西南之地的控制逐年加强。

    这些年的湖广大开发更是降低了云南的驻军成本,考虑到西南对于湖广的依赖,加上沐英属于绝对可以信任的自己人,老朱正式将湖广也正式归于沐英节制之下。

    洪武二十二年,思伦法决定亲自入京朝贡并谢罪。

    洪武皇帝也同时令沐英回京,并且特地嘱咐沐英把木昂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