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帮忙带娃

    此时,外面有人进来禀告:“启禀陛下,制造局张永求见,说是太孙前些时日要求制造的一些孩童之物都已经造好。”

    “妹子,俺出去看看那奴才呈上了些什么东西。”

    说罢,老朱带着儿子、孙子退了出去。

    张永已经在主殿等候了有一会,行礼完毕后,就让人把几款婴儿用具呈了上来。

    小朱属实是低估了自己的分量,虽说已经让下人一切从简,但是张永等人挖空了心思,针对小孩的各种活动,以及一年四季,设计了数款推车。在用料上,最“朴素”的也是用黄花梨打造,有一辆婴儿车更是闪闪发光的金色,让小朱迎面感受到了一股壕气。

    张永直接向老朱介绍起来:“陛下,此乃太孙设计的婴儿车,婴儿坐在上面,后面轻轻的推车,甚是稳当。”

    老朱饶有兴趣的欣赏起来。

    接着张永又介绍了一些其他孩童之物,包括摇篮等物也是被一一呈上,对于皇曾孙,张永和制造局肯定是花了大力气的,所有的物品在呈上之前都做了充足的试验,肯定是确保了万无一失。

    老朱看完所有的东西,欣慰道:“你这奴才很是忠心,狗儿,传下去,赏,制造局的人都要赏。今年多赏两个月的薪俸。”

    随即让张永等人带着摇篮进入寝宫,马皇后看到几人把一个金灿灿的东西抬了进来,也不由得望了过来。

    老朱则是赶紧过来,邀功似的说道:“妹子,俺和你说,这个叫做摇篮,把阳儿放在里面,轻轻的摇一摇,就能让阳儿睡得更舒服。”

    马皇后没有回复老朱,不过还是不太相信,让宫女拿来一个枕头试了一下,见到这个东西像那么一回事。

    张永看出了马皇后的疑虑,解释道:“禀皇后娘娘,奴才等之前已经试过多次,摇篮确实能够帮助婴儿更快的入睡。”

    马皇后刚刚也看明白了,这东西俺听说过,和摇车很像,不过你们这个好像做的更好。

    张永回道:“娘娘明鉴,确实和摇车一个道理。”

    马皇后满意道:“你这奴才不错。”

    随即也示意张永退下,马皇后不去管他人,蹑手蹑脚的把阳儿放了下去,然后轻轻晃动着摇篮,在摇篮中的阳儿显然十分兴奋,开心的笑着。

    摇了一会,阳儿自然入睡了。

    此时天色已黑,老朱、朱标和马皇后也要回去。

    马皇后对几个心腹宫女又仔仔细细的吩咐了一遍,又对着贾氏说道:“今天太晚了,你就在慈庆宫偏殿歇一晚吧,明个这里也还要你帮忙。”

    贾氏高兴的回道:“多谢娘娘天恩,这是臣妾的福分。”

    马皇后走后,阳儿由坤宁宫的贴身女官、嬷嬷负责照料,小朱则是来到床前,看着躺在床上的徐妙锦,握住了她的手,安慰道:“辛苦了,好好休养,女人生孩子都是过鬼门关,别落下病根了。”

    徐妙锦闻言也是热泪盈眶,太孙第一时间不是去看儿子而是关心她的健康让她心中一暖,此时也是轻轻点了点头。

    和徐妙锦说了一会话以后,小朱也就退了下去,这段时间他肯定是要住在偏殿了。

    接下去倒是风平浪静,皇帝上朝的频率越来越低了。

    这一天,刚刚从福建回来的徐达被宣到了慈庆宫,此时马皇后正抱着阳儿,老朱则是把头凑过去,等着曾孙抓他胡子。

    也不知道为什么,小家伙就是喜欢抓老朱的胡须,老朱肯定十分开心。

    马皇后此时也是假装抱怨道:“还就是朱家的种,俺每天抱着这小祖宗也没见他抓俺头发,重八只要一来他就要抓胡子。”

    闻此老朱则是一脸自豪,被曾孙抓胡子现在成了老朱最大的成就。

    徐达也陪笑道:“嫂子,俺刚刚看了,这娃的鼻子长得像陛下,眼睛像太子殿下,眉宇间和嫂子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马皇后听到徐达这么说也很是开心:“天德,你别这么说,重八又要自吹自擂了。”

    此时没有下人在旁,一切到显得很自然,徐达毕竟是老朱钦定的亲戚家,也没有过多的拘谨。

    趁着马皇后在说话的间隙,老朱轻轻抓了下小孩的下面,感到些许疼痛的小孩哭了起来。

    马皇后见状也来不及和徐达说话,只是白了老朱一眼,一个转身自顾自的哄起了孩子。

    老朱像是个做错了事的小孩,也没有再凑过去,转而拉着徐达聊了会家常。

    徐达聊了一会,看到老朱心不在焉也明白怎么回事,自然识趣退下。

    徐达更是明白,这个孩子以后应该会被帝后接到坤宁宫抚养,只要不夭折,孩子就是未来的大明天子。想到这里,回去路上的徐达脚步格外轻快,整个人像是年轻了十几二十岁一般。

    接下去几天,皇宫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四世同堂让老朱欣喜若狂,已经准备起了曾孙的满月宴。

    虽说自己不能天天去慈庆宫,但是在路上偶遇曾孙总是可以的,皇帝想见曾孙,办法总比困难要多。

    最让老朱高兴的还是曾孙喜欢自己,至于说自己第一次抱曾孙的时候就被尿了一身,那是老朱的骄傲,反正所有人都觉得是皇曾孙殿下和陛下亲近,其他人想被皇曾孙尿一身还没有那个福分。

    朱文圭的满月宴也没有到普天同庆的地步,毕竟仅仅只是皇曾孙,不过小范围的热闹还是有的,李文忠等亲戚也被宣入了皇宫,一起热闹。

    看着日渐消瘦的李文忠,小朱也是无可奈何,虽说改变了历史,但是看上去李文忠怕是寿元将尽。小朱觉得现在是自己的那个承诺让李文忠强撑着一口气罢了。

    老朱和马皇后看到李文忠这副模样也是一阵心酸,从小抚养李文忠的马皇后更是当场安排了几个内侍前去伺候日常起居,也对李景隆多有叮嘱。

    宴散的时候,李文忠父子被单独留了下来。

    此时没了他人,马皇后哭腔的说道:“保儿,你这是怎么了,都怪重八,你那年大病了一场还让你去西北跑了一趟,俺听说你回来以后身体就是一日不如一日。”

    李文忠比较豁达,宽慰道:“娘娘,那是俺自己请命要去的,俺前些年一直憋着这口气,要不是在哈拉和林把那口气出了,俺怕早就憋屈死了。俺那次定了西域,古时候都没几个人能定西域,俺也算是名垂青史了,就算是让俺再选一次,俺也会去新疆,俺去那里走了一趟,也长了不少见识。只是九江他还是欠缺历练,俺怕……”

    马皇后打断了他:“保儿,别说那些个话,你好好休养,朝廷的事情也不用你操心,把身子养好了,等你有了孙女还要好好教导孙女。”

    李文忠也明白马皇后话中有话,自然应了下来,一旁的老朱刚刚也不敢出气,这会见发妻情绪稳定了一点说道:“妹子,俺已经安排御医常住在保儿那里,有什么情况随时都能照应。”

    马皇后也没理老朱,又一个劲的对李景隆吩咐了起来,一会后又把内侍传了进来好好交待。

    待李文忠退下之时,也被恩赐坐太孙车驾回府。

    看着情绪低落的发妻,老朱也不敢出声,他也明白李文忠自从新疆行后就每况愈下,自知“理亏”的他也只能乖乖背锅。

    第二日,老朱的心情依然低落,一旁的小朱也大概猜到了原因。于是进言道:“祖父,俺在想何不效仿李唐凌烟阁,建立大明的功臣阁供万世瞻仰。”

    老朱说道:“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不过有些人俺却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小朱明白老朱说的是哪些人,说道:“功是功,过是过,有功就嘉奖,有过就处罚。唐太宗也没有把侯君集撤下凌烟阁,唐高宗也没把长孙无忌从第一拿掉。”

    老朱想了想,也觉得孙儿说的有道理,毕竟都是群一起出生入死过的兄弟,老朱也没有无情到全盘否定的地步:“这事情朝会上你提出来,后面的事情俺亲自来做,这事情可不容易做,你和你爹都别掺和。”

    小朱明白给功臣排位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老朱还是一如既往的护犊子,收拢人心的事情永远让给他们父子,得罪人的事情则是当仁不让。

    小朱也不在这件事上过多纠缠,转而和老朱说起了第二件事情:“祖父,俺和妙锦年纪都还小,也不懂怎么带孩子,能不能麻烦祖母帮忙带孩子。”

    老朱肯定是180个愿意,直接同意道:“也是,你们两个都还年轻,自己还都是屁大点,带孩子的事情你祖母厉害。你祖母带的那些个孩子,你那些叔叔,还有俺那些养子别的不说,能力都是有的。你提出来的俺肯定同意,今晚去坤宁宫的时候你自己和你祖母提,你祖母要是不同意俺帮你说话。”

    小朱明白这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不过太孙自己提出来,和帝后直接要过去肯定是不一样的,对于孙儿的上道老朱早在意料之中。

    当晚,坤宁宫的家宴上,小朱提出了让马皇后帮忙带娃的请求。马皇后刚开始肯定是不同意的,不过在小朱的再三请求下,为了不影响孙儿观政、监国,马皇后不得不做起了贤内助,正式把朱文圭接到了坤宁宫抚养。

    其他人肯定都配合帝后走流程,一家人都是其乐融融,至于说早一个月出生的朱文奎,还被养在郡王府,甚至吕氏也没什么机会去探望自己的亲孙子。

    对于不同人,规矩就是这么的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