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大孙别努力了,咱皇位给你

第4章 发难

    方孝孺和郑渊盯着坐在座位上翻看书籍的朱允熥,观其翻书速度,几乎是几个呼吸之间便翻过一页。

    两人皆是皱眉,这位皇孙,装的有些劣了。

    “待会便叫你原形毕露。”

    就在方孝孺正思索该出什么题让这皇孙暴露时,他的目光忽然扫过后面的窗口,方孝孺眼神一凝,竟是皇上。

    他刚要有所动作,就见到窗外的朱元璋张嘴说了一句话,手指还指着装模作样看书的朱允熥。

    “待会考考他,”方孝孺通过嘴型读出了皇上的话,他略微颔首,心中忍不住道了句,真乃天意也,他本来就打算让朱允熥知晓假读书的下场,眼下更是得了皇帝首肯。

    再抬眼看向窗外,朱元璋已经不见了踪影,想必是躲到哪里去了,毕竟时候也不早了,那些皇子皇孙们也该来了。

    正想着,门外传来脚步声。

    “学生朱允炆,见过两位先生。”

    门口,朱允炆端正的行了个弟子礼。

    朱允熥闻声抬起头来,看到了门口站着的那和他有几分相像的人,“这就是我那当了皇帝的好二哥吗。”

    历史上,朱允炆即位之初,一改洪武之苛政,亲贤好学,于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大赦天下,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更定内外大小官制,旌表节孝,赈济灾民。

    可惜,没卵用,因为一个削藩,直接让朱棣打入应天,而朱允炆,下场挺惨,最后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

    再看看方孝孺和郑渊,两人脸上皆是带着温和的笑容,“淮王来了,进来吧。”

    那模样,对比朱允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啧,果然,自古老师都喜欢好学生。”

    朱允熥感慨一声,“不过...日后老师们喜欢的就该是我了。”

    想要上位,皇上虽然决定一切,但是也少不了臣子们的支持,尤其是这些擅长嘴上功夫的儒生们。

    “二哥,”待到朱允炆转头朝着这边看来时,朱允熥站了起来。

    皇宫是最早的表演学院。

    在这里,人人都是影帝!就算是彼此之间有着杀父夺妻宰种之仇的人,明面上或许也在勾肩搭背互道一声好兄弟!

    朱允炆是他的哥哥,他作为弟弟,应当主动问好。

    朱允炆没有第一时间回应,他的脸上带着一抹明显的错愕和不解,倒不是他演技不好,而是根本没有料到,竟然有人比他来的还要早,最关键,这人,还是朱允熥!

    见到朱允炆的表情,朱允熥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知晓,现在朱允炆的心情,估计跟他大学时,见到宿舍的儿子们不打游戏背着他学习一样!

    舍友的游戏键盘声乃是催眠神曲,但翻书声却是夺命梵音!

    朱允熥猜的没错,朱允炆现在心中一紧,虽然说他已经被封为淮王,但是还未能够成为皇长孙,称帝还差上临门一脚。

    而他称帝路上唯一的绊脚石就是朱允熥!

    这个身份尊贵的嫡孙!

    以往他这个弟弟,极为愚蠢,胆小,堕落,每日几乎日上三竿才起床,见到人也不敢主动说话,眼下,不仅上学比他来的还要早,见到他竟然还敢主动上来说话,脸上还挂着这么灿烂甚至有些刺眼的笑容。

    危机感顿时将朱允炆包围,“不行,我明日也要早来些”,他想到了站在后面的方孝孺和郑渊,不能够让朱允熥的表现好过他,任何方面都不行!

    “三弟,今日倒是来的早。”

    似乎意识到了自己表情不对,朱允炆快速挂上一抹笑容,对着朱允熥略微颔首。

    “呵呵,昔日不知光阴如掌中沙,稍纵即逝,故而今日晨起早些。”

    朱允熥道了声。

    这一番话让朱允炆更加诧异,他张口说道:“如此甚好,不过,凡事讲究适度,学习更是如此,来的过早,怕是要适得其反。”

    言语之间,俨然是长兄的味道。

    “多谢二哥教诲,允熥定然铭记于心。”

    朱允熥道。

    两兄弟对视一眼,彼此挂着心照不宣的笑容。

    太阳逐渐高悬,大本堂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陆陆续续钻进来的十几人,大部分都是朱允熥的叔辈,也就是朱元璋的儿子们!

    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在战场上厮杀,老了依旧金枪不倒,他这一生,几乎可以说是一直生!单单是儿子就有二十六个!

    随着皇子皇孙们逐渐到齐,方孝儒在前用戒尺敲打了几下桌子,“肃静。”

    皇子皇孙们知晓两位先生严苛,立时安静下来。

    朱允熥心中感慨,这些皇子皇孙们安静的速度比他上小学的时候那些学生安静的速度快多了。

    主要,方孝儒打这些皇子皇孙们是真打啊,这些皇子皇孙还没有办法给家长告状,若是朱元璋知晓,不仅不会维护他们,还要对他们一顿打。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先前讲过前看数个王朝的历史,蒙元,两宋,汉唐,”方孝孺缓缓说道。

    下面的王爷们神态各异。

    一群还在流鼻涕的小孩一副困困欲睡的样子。

    稍微大一些的则是勉强能够将目光聚焦在方孝孺和郑渊两人身上。

    至于两位师傅最看好的朱允炆,一副洗耳恭听认真听讲的三好学生模样。

    方孝孺目光在台下的皇子皇孙们身上扫过,“今早见允熥殿下读史书于大本堂内,为师观其书,有历朝之事,读书,不仅要读,还要省,便让允熥殿下讲述一番历史,为诸位省,也顺便,为殿下省。”

    “来了,”朱允熥心中道了一声,早上这儒生就在敲打他,眼下又在课堂上提问,若换以往,他肯定要心中忐忑一番,但眼下,他可是好学生,肚子里满是徒步上学获得的奖励,历朝之事他可谓了如指掌。

    周围的皇子皇孙们听着师傅的话语,目光全部落在朱允熥身上。

    “熥儿哥什么时候这么好学了。”

    “谁知道呢。”

    朱允炆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结合方孝孺的话语和行为,朱允炆大致能够猜测到早上在他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他这个好弟弟,装模作样学习被两位师傅看出来了。

    眼下的提问便是发难。

    “我愚蠢的弟弟,这事岂能是装一装就可以混过去的,太容易露馅了啊,不过,明日为兄依旧要早来些,”朱允炆心中暗道,在那皇储之位还未落到他头上之前,不能有半点马虎。

    另一边,方孝孺已经抛出了问题,“便请殿下说说,强如汉唐,为何还会灭亡吧。”

    说罢,方孝孺盯着朱允熥,以为朱允熥会露出慌乱之色,谁料他竟然面色如常。

    “倒是有副临危不惧的态度。”方孝孺心中冷哼一声,“看你要如何作答。”

    却想着,朱允熥竟直接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