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大孙别努力了,咱皇位给你

第15章 巧了,我也读中庸

    朱允熥脸上露出笑容,这句话就已经证明了这人的态度,他要成为皇孙,自然要文臣武将两手抓,他又是说道:“平安叔不必客气,我听说平安叔善用铁枪,力气更是过人,单臂一晃数百斤的力道。”

    “好男儿就该当如此,平安叔若是有空,可要教教我,到时候,平安叔不要藏私才是。”

    平安官位不低,平日听的好话也不少,但是,哪里有人能够比得上朱允熥,这可是皇孙,而且,朱允熥太会夸了。

    花花轿子人抬人,好话听了谁都高兴。

    更何况还是皇孙的好话。

    “殿下哪里话,若是殿下愿意,明日末将就可以教习殿下武艺。”

    平安拍着胸脯说道,他倒是没有将朱允熥这句学习枪法的话放在心里,毕竟,学武可是要看天分的。

    朱允熥看起来瘦瘦弱弱的,甚至有些撑不起来身上的亲王服,如何学的了武艺呢。

    况且,朱允熥这个年纪的皇孙王爷,基本上都是娇生惯养,谁还去花那心思学武。

    “好,若是有空,一定找平安叔学习,”朱允熥笑着说道。

    平安的这句话虽然是客套,但朱允熥可不这么觉得。

    若是他没有获得武艺方面的能力也就算了,但若是朱允熥获得了,今日的谈话就是个让他顺利展露武艺方面天赋的契子。

    他们两人的谈话估计不久以后就会传入朱元璋的耳朵里面,毕竟,后面跟着一大串的人,人多眼杂,指不定有皇爷爷的眼线呢。

    有了这个契子,他习武也并不显得突兀。

    作别平安以后,朱允熥朝着朱元璋批阅奏折的地方走去,五月的早晨略微有些清凉,若是走的慢些,说不定到时候米粥稠上了。

    念及至此朱允熥加快了脚步,他还特意转头看了看后面的朴不成,后者依旧是弓着身子,稳当当的端着盘子,不管朱允熥如何加快脚步,朴不成迈着小碎步依旧能够跟得上。

    似乎是注意到了朱允熥的目光,朴不成抬起头笑了笑,扯着公鸭嗓道了声,“爷,小心看路。”

    朱允熥点点头,收回目光。

    正走着,前面路过大本堂,恰巧见到门口站着三人。

    这个点,侍卫都没到。

    方孝孺和郑渊并排而立,前面朱允炆恭恭敬敬的捧着一本书,似乎在请教方孝孺什么问题。

    朱允熥耳边传来朱允炆的声音。

    “老师,何为中庸之道,为何说中庸之道,”朱允炆开口问道,他们这些日子要么学习的大学,要么就是学习的前朝典故,还未学习到中庸之道,他提前拿出来,多少有些作秀的意思。

    但是方孝孺和郑渊可不想这些,他们只看到,他们看中的朱允炆勤奋好学,这次竟然来的这么早,他们两个为了探究朱允熥昨日的话语,这才来的早了些,没想到,依旧有人和他们几乎同时来了。

    方孝孺极为欣慰,勤奋,又知晓先于师而学,学的,又是大学之道,中庸之道,中庸中庸,讲究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

    喜怒哀乐如此,遇到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反观朱允熥,虽然确实有着大才华,但是,却过于激进了些。

    方孝孺正要回答朱允炆的问题,却听到一侧传来两道脚步声。

    三人顿时转头朝着脚步声传来的方向看去。

    见到是朱允熥,朱允炆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弟弟啊弟弟,你还是慢了一步。

    “看来,皇上的这位嫡孙,是真的想要迎头赶上,”方孝孺和郑渊则是心中感慨。

    朱允熥已经连着两日来的这么早了。

    虽然今日不如朱允炆来的早些,但是对比朱允熥以前日上三竿才来上课的样子已经好太多太多。

    “若是嫡孙殿下能够学习一下中庸之道就好了,”方孝孺心中感慨。

    “两位师傅。”

    朱允熥行了个弟子礼。

    方孝孺和郑渊没有端着,这还没进入大本堂,“殿下。”

    “二哥来得早。”

    朱允熥又转头笑着和朱允炆打了声招呼。

    “昨日三弟的话对为兄很有启发,故而早来了些,”朱允炆心情极好,带着笑容点了点头。

    旋即他看到了朱允熥背后太监端着的粥,顿时心中感觉有些不妙,“三弟这是?”

    朱允熥自是察觉到了朱允炆的小心思,准备在学习上卷他,而且,眼下似乎还很得意,他露出笑容,故作不经意的道了声:

    “哦,夜半学习到丑时四刻,忽而想起来昨晚咱做的饭菜似乎符合皇爷爷口味,他老人家有早批阅奏折的习惯,故而睡了四刻以后,熬了点米粥蒸了些鸡蛋,又做了份菜,准备给皇爷爷送去。”

    “皇爷爷年龄大了,不吃早饭又如此操劳,对身体太不好了。”

    “学习到丑时四刻?”

    “一晚上就睡了四刻?又起来烧了些饭菜?”

    方孝孺和郑渊闻言皆是面露惊容,昨夜朱允熥竟然挑灯夜读,读到丑时四刻,后面更是只睡了半个时辰。

    这倒是有些虚假了吧。

    至于一个皇孙竟然还有做饭的手艺,这点他们倒是没有怀疑,朱允熥的那句昨晚做的饭菜符合皇爷爷胃口,就已经在告诉两人,这饭菜就是他做的,谁敢骗朱元璋啊。

    在方孝孺和郑渊看来,自己做饭确实有些掉份儿,但是,若是为爷爷做饭,那就不一样了,这是孝道啊!

    起这么早,就为了给爷爷做饭。

    而且还是一个皇孙!

    至孝。

    最起码郑渊看着朱允熥的眼神无比柔和,他继承宋濂最多的就是孝,这可是后人口中的贞孝处士。

    他在朱允熥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而方孝孺也是面露欣慰之色,忠义往往和孝挂钩,不忠不义之人,必定不孝,一个孝顺的人,忠义又能够差到哪里去。

    想到这里方孝孺又是感慨,嫡孙殿下若是研习并使用中庸之道就好了。

    忽然,他想起朱允熥话里面略微有些假的地方,就像是昨日早上见到朱允熥说他读的是历朝历代典故一般,方孝孺鬼使神差的问道,“不知殿下挑灯夜读,读的是什么?”

    朱允熥闻言,露出灿烂的笑容,“回师傅的话。”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