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大孙别努力了,咱皇位给你

第20章 朱家子训

    朱允熥似乎没有反应过来吕氏说的话,他将碗里面的面条吃了个一干二净,就连碗边上和碗底下,沾着的一些面条,朱允熥都扒拉着吃到了嘴里。

    吕氏说这句话的时候,朱允熥正捏着一根面条塞进了嘴里。

    他反应过来以后,一脸疑惑地看着吕氏,“谢谢母妃关心,我感觉这些东西很好吃啊,允熥吃得惯。”

    随后他的目光挪向吕氏和朱允炆的碗里,“母妃和大哥为什么不吃呀。”

    “不能浪费粮食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母妃,大哥,您若是吃不下,给我吃也行,允熥还能够再吃一些,”朱允熥揉了揉肚子。

    他心中感慨一声,自己的演技是越发的精湛了。

    朱元璋本来眼神漠然的看着吕氏,这个女人在给他上眼药,他如何看不明白,大孙的表现,朱元璋十分满意,看着他将碗里的面条吃的一干二净,朱元璋似乎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不管吃个啥,几乎都要到舔盘子的程度,当年他爹娘死的时候,家里只有十三粒米,烤着这十三粒米,他煮了碗粥,活了下来。

    当朱允熥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后嘴里不停地重复着朱允熥方才说过的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大孙,这是你想出来的?”

    朱元璋一脸惊异的看着朱允熥,这话可不比读已经有的历史然后总结出来道理,能说出来这句话,就证明了他对于事物有着自己的理解。

    换做那些读了十几年书的书生儒士,若是说出来这句话,都要被别人奉为经典夸赞,引得众人连连惊叹,更何况,朱允熥仅仅只是一个孩子。

    吕氏脸色一黑,她本来是想要给朱允熥下绊子的,但是谁知道,朱允熥非但没有被她绊到,竟然还借着她的脚往上抬了抬。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质朴却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朱允熥怎么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皇爷爷,孙儿畅读古今历史,古往今来,上到天子朝臣,下到黎民百姓,唯一的共同点便是皆有小家之规,孙儿顿觉心中有感,不由自主的就说出来了,”朱允熥看起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他说的这句话出自于朱用纯,是有名的《朱子家训》,眼下用在这里也刚好合适。

    朱元璋顿时乐了,他原本以为已经足够认识朱允熥的才华了,没有想到,他的大孙还有惊喜给他。

    “小家之规,不错,不错,这确实适合当规矩,大孙,你还有别的啥感悟吗?”朱元璋拍了拍手,问道。

    朱允熥点点头,“还有一些,不仅仅有节俭,还有为人处世,待人之道,子孙之学。”

    他搬出来的这些东西都会成为他的筹码。

    “好,”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取笔墨来,咱要让大孙将这规矩记下来。”

    王奴儿应了声,不多时,便取来笔墨纸砚,桌子上被腾出个空位来。

    “大孙你来写,让咱看看,”朱元璋面露期待之色。

    吕氏和朱允炆心中就和吃了个苍蝇一般难受,让朱允熥立规矩,凭什么,他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有这样的待遇。

    朱允熥摇了摇头,“皇爷爷,虽然这些话是孙儿想出来的,但若是您要拿出来当规矩,还是您来写比较好,而且,您是孙儿的爷爷,孙儿的一切都是您的,这些话自然也是。”

    朱元璋闻言,面露欣慰之色,他哈哈一笑,“好,咱写,不过,咱可不至于跟你抢,这些能够留名千古的话。”

    他自然是能够看出来这两句话的含金量,就算是接下来大孙说出的话语,没有这两句话的质量高,但是有这两句话衬托着,通篇都能够名流千古。

    “咱这一身功绩,足够千古留名了,”朱元璋拍了拍胸脯,他知晓,现在的大臣,在背地里戳着他的脊梁骨说他弑杀,但是,朱元璋不在乎,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他自信,以他的功绩,足以留名千史。

    “嘿嘿,皇爷爷可是千古一帝,论出身您是最低微的,但却赶走了元人,还了汉人一个朗朗乾坤,”朱允熥比着大拇指。

    这句话说的发自肺腑,朱元璋是谁,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打走了霸占汉人土地百年的元人,延续了汉人的历史,否则,元之后,若是没有明,直接清,汉人的文化血脉能否延续还说不准。

    而且,自古以来,得过之正,谁能够比得过朱元璋,他可是草根创业的典范,完完全全的白手起家。

    “就你嘴甜,”朱元璋拿起笔来,“说吧,让咱听听,咱大孙,从这浩如烟海的历史里面,都总结出来了什么。”

    祖孙二人一茬话接着一茬,朱允炆和吕氏在一旁如坐针毡。

    他们是真的想插话,但就是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够看着爷孙两人交谈。

    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啊。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朱元璋听着朱允熥的话,心中惊异,原本以为,能有那一句金句就已经很好,谁知道,这些话语,皆是十分精炼简洁,却又蕴含着规矩方圆。

    他提笔将朱允熥说出的话写下。

    朱允熥看着朱元璋的字迹,苍劲有力,笔若游龙,无论是识字还是书法,都是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以后学习的。

    这让朱允熥忍不住感慨,历史上最卷的人,恐怕是朱元璋吧,不仅创业,而且还修己,不停地完善自己的学识。

    可以说是真正的文能提笔写天下,武能马上定江山了。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朱允熥说到这句话,眼神扫了一下面庞僵硬的吕氏,心中冷笑一声,他这母妃,可谓是包藏祸心和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