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窝囊废们的人生剧本

第三十二章 冯化成的魔力

    会见的屋子里还有个看守人员,有些话蔡晓光也不敢说的太直白。

    “你还年轻,思想并不成熟,一时受了坏人的蛊惑,也是在所难免的。只要跟上面交代好问题,把真正的坏分子绳之以法,你很快就可以自由了。家里都很担心你,周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劝你好好配合,争取宽大处理。”

    周蓉一脸的鄙视,毫不领情。

    “我说了,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认,我就是反对****,要追求绝对的光明,绝对的正义。”

    周沫闭上双眼,怕自己忍不住,冲上去对着周蓉的脸打上两拳。你一个小小的记者,能有什么力量,还想凭借几首诗,就对抗历史潮流。这不是螳臂挡车是什么,而且还要把老周家全部拖下水。

    蔡晓光警惕了看了一眼周蓉身后的看守,心里急得方寸大乱。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件事,你背得动,扛得起来么?那个冯化成,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周蓉耸了耸肩,报以一个冷笑。

    “冯先生的思想境界,岂是你们这些官迷能懂的。他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要唤醒世界,给世界送来真理的人!”

    秉昆看周蓉已经无可救药,是不可能回心转意了。

    “好吧,既然你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现身,我们也不能拦着你。只不过,我们这些俗人、庸人,扛不起这份责任。如果你非要如此,希望你能登报发表一个声明,省的牵连了别人。”

    蔡晓光赶紧捂住秉昆的嘴,“说啥呢,说啥呢,还没到这个份儿上。你们可是亲姐弟,哪有这么干的。”

    周蓉冷着脸,只说了一个字:“好!”

    屋子里人太多了,“命运之笔”触发不了,他又没办法让蔡晓光把看守带走。

    只能冲周蓉一点头:“我的那份儿,明天见报!”说完起身,不顾蔡晓光的阻拦,推开门就走了。

    会面结束,蔡晓光也被撵出来。

    “秉昆,你就这么绝情么?我没看出来,你怎么这么冷血,她是你的亲姐姐啊。不看血缘,也要看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的情分......”

    “我看你也要登报,尽快,事情可能要往最坏的方向发展。”说完一扭头,丢下蔡晓光,一个人骑着摩托走了。

    原本的剧情里,是《红齿轮》的邵主编发表了冯化成的诗,秉昆只是个提供稿件的,就这还蹲了六个月。周蓉主动揽责,把主谋安在自己头上,这罪过不能小了。弄不好,已经不是关押审查的事情,要像冯化成一样,发配到边远山区进行改造了。

    自己如果是个普通人还好,至少不会有人拿这个事儿攻击自己。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切割。否则一旦被小将们抓住,那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命运之手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自己创造的世界线,终于还是遭到了修正。

    回到曲家,自己赶紧写了一份脱离关系的声明,然后找了人,送到了晚报。等明天,自己就可以回家了。

    在书房里琢磨着下一步,估计日报的借调肯定黄了,姐姐是个危险人物,谁还敢要他这个弟弟。至于拖拉机厂夜大,也要顾及影响,即便还能在那工作,也要天天小心,以防被人抓到什么线头儿。要不干脆离开吧,离开这个是非地,让曲秀贞给自己安排个农垦夜校,躲一躲风头。

    晚上,马守常先回来了。

    带着一口袋资料,里面是冯化成发表的诗歌和文章。还有周蓉近几年在工作中,所发表和推荐的一些文章。

    老马端着茶杯,往沙发上重重的一靠:“秉昆啊,不太乐观了。这个冯化成,太锋芒毕露了,完全是顶风作案!”

    一眼一眼扫过去,大致了解了一下方向。

    估计是缺少爱情的滋润,冯化成在大山里憋坏了脑袋,思想变得越来越激进了。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都在做露骨的讽刺和批评。

    现在是凝聚人心,重聚共识的年代。他这么做,无疑是在消解某些人的权威,分裂民众的思想。被打击,被惩罚,是不可避免的。

    “马叔,我已经给报社写了声明,这一两天见报。之前你推荐我去上大学,估计惹红了不少人的眼,这把火真烧起来了,我也难独善其身。我是想着,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个偏远的农垦夜大,去躲一两年的风头。”

    马守常的亲儿子,为了参加小将的队伍,在沪上已经登报跟家里划清界限。秉昆当着面这么说,他终于理解了儿子的痛苦。有些事儿,真不是靠着理想和感情,就能够解决的。

    “等你干妈回来,一起商量一下吧!蔡家那边什么态度,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放弃了周蓉?”

    他也不知道,周蓉这次作的有点大。如果她愿意把自己摘出来,那自然还好。如果非要自己顶雷,蔡家是绝不会为了她而甘冒奇险的。

    俩人又下了几盘棋,比日常晚了一个小时,曲秀贞终于回来了,身后跟着一身端庄打扮的春燕。

    “你俩就不知道自己先吃了啊,我带着春燕已经吃过了。你俩快去吃吧,吃完再说!”

    老马倒了两杯水,“你快说吧,你不说,秉昆怎么吃得下去!”

    春燕很乖巧的挨着曲秀贞坐下,把茶杯端起来,放到老太太手里。

    “马叔叔,秉昆,除了周蓉姐这边,冯化成那里才是关键。今天我们已经联系上了贵州,找到了冯化成。只是那个人,并不承认自己蛊惑过别人,也不承认周蓉是受了他的指使。据调查的人说,他现在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劳动之余,每天要写好几封信。一个月所得的十几块工资,都买了信纸和有票。像周蓉这样的,自称是他学生和知己的,全国有十几个。”

    曲老太太接过话:“所以,现在责任的划分是个麻烦。总不能把所有过错,推脱给一个疯子。到最后,还是要追究她们这些年轻人的过错。小蔡跟我说了探视的结果,周蓉这孩子犯了傻气,现在就难办了。最好的结果,就是承认错误,然后接受教育。如果一直顽抗下去,说不定会出现不忍言之事。”

    秉昆又捡起来冯化成的文章,自己读了读。

    也许是灵魂见识过后世太多的营销号文章,以及某些机构炮制的宏大主题。老冯这点东西,对他已经触及不到灵魂了。

    看着文章目录,以及发表刊物,历时两年多,冯化成是拉了多少人下水啊。

    如果不能定性为罪大恶极,而仅仅当做一个疯子。那么发表他文章的二十几家报刊杂志,都得受到牵连吧。

    曲秀贞整理了一下思绪,把杯子顿在茶几上,闶阆一声。

    “这种事情,决不允许发生在我的学校里。接下来,老马你主抓日常管理,我来抓思想建设,一定要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秉昆也不知道干妈具体指的是什么,是举报,是文字罪,还是发牢骚,写批评。

    吃过了晚饭,送走了春燕,曲秀贞把秉昆叫进书房。

    “别想着去外地了,到时候出了事情,连个保护你的人都没有。之前去和蔡晓光他爸开会,说起来他那边有个酱油厂,正处于管理混乱的状态。他想从我这里调一个人才,之前一直没想好。现在看,把你放过去很合适。你去那边做个副手,主要管理生产任务。酱油厂的很多工人,都上过拖拉机厂夜校,至少在那边,你是很安全的。”

    事情缘来缘去,到最后,还是要遵循历史的轨迹。

    酱油厂,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