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窝囊废们的人生剧本

第三十四章 六小君子再一次的聚会

    过了一阵儿,国庆和赶超也来了,还各自带着一个女孩。

    这下可就热闹了,一个李素华,带着四个丫头。唧唧咋咋的,房盖儿都快掀开了。

    屋里几个人再次聚首,这次少了水哥跟涂自强,蔡晓光也叫了,但因为心情不好,没过来。曾经一桌挤不下的小团伙,现在只有六个人了。

    往事令人唏嘘,只有杯中之物可以消愁。

    那边菜还没上齐呢,这边已经干下去好几杯啤酒了

    上桌之后,几个女生一边,六个男生一边。还是春燕先张罗起来,让大家举杯敬李素华这个家长。老太太高高兴兴的,喝了半碗。这是她一年以来,最开心的一天。秉昆从大学出来,家里终于又有了人气儿。

    吃了几口,李素华推脱累了,把场子留给年轻人。

    “是不是得重新介绍一下,这两位新人,谁是谁的对象?”春燕自从去了疗养院,格局和眼界打开了不说,场面上的事儿越更加醇熟了。

    秉昆乐得有人替自己忙乎,郑娟却不一样。春燕今天这一出,明显是向她示威,在尽力抢她这个女主人的威风。

    于是她也张罗起来,开始一个个的点名。

    赶超指着于虹,睁眼说瞎话,非说那是他表妹。国庆则大大方方的承认,吴倩就是他对象,两个人处了一阵子了,打算明年结婚。

    受了刺激的曹德宝指着春燕,“春燕啊,你还单着吗?要不要看看我,现在好来也是个文艺骨干了,不丢人。”

    春燕看了一眼秉昆,撂下筷子,提了一杯酒:“曹德宝啊,我可高攀不起,现在我就是个小服务员。就得找个门当户对的。”

    这句话一扫一大片,曹德宝、秉昆、郑娟都心有所感。

    郑娟接了一句:“大家都是服务员,哪来那么多高低贵贱啊,是不是!来家吃饭了,都是肩膀一边齐的朋友,来,喝!”

    曹德宝闹了个白眼,只能打退堂鼓。转脸扒着秉昆的肩头,“秉昆,你说说,这房子是咋买的。我也想自己买个房子,跟爹妈总住一起也不是个事儿。要不,你给我指条路呗?”

    秉昆把他一股酸臭味的脑袋推开,“买房?现在要么用所谓的换,要么就是典当质押,买是买不了的。我这个地方,从前住的是一位大学教授,后来人家退休了,要去乡下休养,暂时让我看管这个房子。”

    其实就是所谓的租房,但老教授的房子是分配的,如果不住了就只能原单位收回。

    像秉昆这样的,就是顶着别人的名字住。等到什么时候可以过户了,到时候再说。

    曹德宝继续麻缠:“我也不要大的,能对付过日子就行。有个三五十平足够了,放得下锅碗瓢盆,一张床,两副铺盖。”

    春燕瞧不起他这点理想,口气略带贬损:“房子不有都是,我下个月就分配楼房了,到时候把爹妈接走,你可以买我光字片的房子啊。”

    光字片曹德宝也去过几次,那是城里人住的地方么,一片棚户区。

    得了没趣的曹德宝悻悻然的自己喝酒,嘟囔着:“那还不如等厂里分配房子呢...”

    吃到七点多,女孩除了郑娟,就都走了。

    剩下他们六个小伙子,就这残羹冷炙,还在灌着啤酒。

    也不知道夜大这件事儿,把常进步和唐向阳弄去了哪儿,反正原版是凑不齐了。

    喝多了的秉昆靠在炕头墙边,朦朦胧胧的灯光中,看着五个已经逐渐褪去朝气的小兄弟,心底多了一丝惆怅。

    三年了,他终于改变了一些事情。

    至少,他们不再抱怨命运,都愿意自己奋力拼搏,然后去争取更好的将来。

    在这一点上,他是成功的。

    作为文艺骨干的曹德宝,再次挑起了唱歌的头儿。

    尽管郑娟一再警告,要小声点,别给邻居吵到了,惹来麻烦。他们还是哼哼着,一起唱起来《微山湖》。

    秉昆拉着郑娟,来到院子里坐下。

    天空中有一弯月牙挂在东方,几颗最亮的星星,已经点亮了夜空。

    “你说,人是该相信命运,还是要改变命运呢?”

    郑娟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把他的胳膊抱在怀里。“都一样,如果命运对自己好,那就相信。如果不好,那就去改变,去争取。”

    “你看那颗月亮,周而复始,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圆了就是圆满,缺了就是希望,有什么好多愁善感的。”

    “我是想说,我给不了你一生的承诺...”

    “我又没要你负责...”

    两个人转过脸,吻在一起,趁着大家不注意,钻进了东厢的小房子里。

    -----------------

    这一次聚会之后,大家的生活目标,从工作转向了婚姻和房子。

    除了龚宾这个脑瓜子不开窍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向往而忙碌着。

    秉昆在酱油厂的工作也进入了实干阶段,开始重新调整人员架构,维修和改进生产设备,升级生产工艺。每天早上七点出门,回来的时候别人家都吃晚饭了。

    李素华现在连早饭都做不起了,秉昆不再吃包子、馒头、面条。跟秋林合作之后,家里成箱成箱的面包、牛奶、果汁、格瓦斯。如果做饭,这些东西秉昆说都要坏掉。送给老邻居,她又怕人说秉昆以权谋私。只能偷偷的把郑娟和春燕叫过来,一人送一点。

    时间就这么过着,转眼已经到了一月底。1972年的春节,是2月15号。周志刚和周秉义,已经都写了信回来,通报了到家的日期。

    老太太张罗着回去收拾收拾老房子,一冬天不烧火,怕房子要冻坏了。

    过年的气氛从腊月中旬过来,一天浓似一天。现在街上,就已经能看到有小孩子放炮仗、穿新衣了。

    秉昆去找蔡晓光谈了一次,他现在还没从伤心中走出来。蔡叔叔已经严令他不许再接触周蓉,一旦发现,就把他送到石河子老班长那里锻炼去。

    现在他也不大,才23岁。正是把感情看的大过天的年纪,尤其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恨不得把自己当成爱而不得的罗密欧。

    周蓉受教育的地方,是霍林河地区的一个林场。离着最近的城镇,还要走六十多里路。现在已经进入冬天,邮差一个月才去一次。

    由于是受教育,电话通信受到严格的限制,平时沟通,也只能写写信。

    秉昆妈收到过一封,是要过冬衣物的。蔡晓光也收到一封,是让他托关系照顾冯化成的。

    腊月二十六的时候,叫上蔡晓光,俩人去曲秀贞家吃了一顿饭。

    老两口叮嘱了很多工作上的事儿,尤其是对秉昆,要求他一定要做出成绩。

    出了门,俩人都没骑车子,一起并排往公交车站走。

    “忘了她吧,你值得一个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