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窝囊废们的人生剧本

第六十八章 周秉义:我弟弟成弄潮儿了?

    周秉义听了广播之后,又一次陷入了深深地自我怀疑。

    自己不才是那个惊才艳艳的人么,学文化课,搞文艺,写文章,这不是自己的特长么?怎么才华会在兄弟之间自动转移?

    审视了一遍近五年来的生活,自己是不是懈怠了,放纵了,自大了。为什么自从离开一中之后,再也没有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呢。

    难道说,自己人生的巅峰已过,最后那次毕业考试,就是周秉义三个字辉煌的顶点?

    忍耐不住了,写信无法排解他内心的苦闷。此时,只有一场大醉和抱着郝冬梅来一次长长的倾述,才能解开他内心的疙瘩。

    不过根据纪律,酒是喝不成了。

    想要打电话,知青点又没有安装。

    无奈之下,他把电话打给了老朋友姚立松。

    电话响了很久,连部的执勤终于接通了电话,然后把姚立松从被窝里拽出来了。

    “咋了,秉义。出啥事儿喇,这大半夜的。”

    “老姚,我遇到点心事儿,自己排解不开了。在我所有的朋友里,你是我唯一能真心请教的,你得帮我琢磨琢磨”

    “行啊,你稍等会,我把蚊香点上,这屋里蚊子太多...”

    也幸亏姚立松足够成熟,又是老好人的性格,要不就周秉义这种大晚上的,发怨妇般的牢骚,肯定要挨撅。

    俩人从快十点,一直聊到凌晨两点,姚立松左耳朵换到右耳朵,感觉头都大了好几圈。

    也许是疲倦了,也许是真解开了。

    反正姚立松一直强调一个理念:人成长有先后,作为大哥,不应该嫉妒自己的弟弟。

    -----------------

    第二天,李素华晚上的车次,他还要请假去接站。

    白天明副政x知道秉义的母亲来探亲,颇为神秘的给了他一个表情。

    之前蔡晓光打来电话,说了秉昆写书的事情,现在应该是闹大了,把母亲送过来躲祸。自己可得加点小心,别把话说漏了。

    中午午休的时候,媳妇郝冬梅从五道江大队部打过来电话,通报了她要评选三八红旗手的消息。

    事情基本已经定下了,现在要等江辽的高层领导做最后的审批。如果能获得这个荣誉称号,她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郝金龙的事情,再也不会成为她的枷锁了。评选之后,可能要进行一轮省内的先进报告会,希望秉义有机会可以来现场看一次。

    秉义本就伤重未愈的心灵,又一次遭到甜蜜暴击。

    如果这时候要是再来個周蓉成为大诗人,或者周志刚成为劳动模范的消息,他觉得自己一定会昏过去。

    媳妇说,以后俩人一定要感谢秉昆,一辈子记弟弟的好,没有秉昆,就没有现在的一切。

    接完电话,他觉得今天的胃特别不舒服,一直反酸水。

    周秉昆到底弄成什么了,为什么自己会蒙在鼓里,是他一直忽略了弟弟么,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弟弟的十几年都是在压抑中走过来的,像现在的自己一样,仰望着身边高大不可超越的兄弟,那滋味可真难受啊。

    如果没有这一场变故,大概他一辈子也不能体会弟弟的心境感受吧。

    原来,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被忽略、被冷落、被照顾,是这么难受的感觉。

    他开始反省,是不是小时候自己做的太过了。总是拿着自己的优秀来展示哥哥的地位,让妹妹和弟弟都产生了心理阴影....

    昨晚跟小刘通过电话之后,他拜托了对方一件事,收集整理一下周秉昆这几年在吉春的经历。

    今天,他有点后悔了。

    那一定是一场惨无人道的打击。

    晚上六点,李素华乘坐的N1462到了。

    老妈比自己结婚时候更年轻了,头上一根白发都没有,脸上的皮肤也还透着健康的光泽。

    因为是夏季,黑天要等七点半之后。母子俩开着车,在盛京的主街转了两圈,吃了顿有名的孔三捞面。

    老太太没有多少疲累,一路坐卧铺过来的。虽然秉昆的干部家属身份不能用,但老马家办法多的是,保姆就全安排了。

    “秉义啊,半路上我就想明白了。小兔崽子是嫌我碍事了,把你娘撵到你这来,我当时就想去西南找你爹。可是他在大山里,我一个大字儿不识的老太太,去了我也找不着啊。你嫌乎我不,你要是嫌乎我,就把我送回山东老家去。”

    “妈诶,您可别瞎想。咱家秉昆不是那样人。又给你买大房子,又做新衣裳的,多孝心啊。他啊,是怕你在家里呆着闷,正好我这里情况宽裕,让你过来散散心。您可别往歪了想,他现在是干部,身边的杂事儿多,总有照顾不开的时候。再说了,你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女,我当年不是承诺过了么,我来给爸妈养老。”

    俩人吃完了饭,秉义把母亲安顿在招待所,赔到晚上假期结束,他回到了营区。

    必须得赶快进步了,要不早晚会成为老周家混的最差的那一个。

    媳妇说的对,靠天靠地靠父母,最后还是要靠自己。老想着碰见贵人,那也得把自己拾掇立正了。

    第二天,吉春发过来一个内部包裹。

    是通信员小刘发的急件儿,搭着专列过来的,全程也就用了二十个小时。

    里面有一摞子书,还有几十张报纸,以及一封简报。

    这里面都是秉昆自69年之后做过的事儿:写了两本书,一本丛书一本小说。发表了一套先进的工厂管理制度,上了几十次报纸。读了一个两年的管理学本科,从一个小职员,升职成了松花江酱油厂实际上的一把手。还有一些证据不明确的文章,很有可能也出自秉昆的手笔,而且这些文章,正在影响吉春的社会变动。

    整个吉春的青年都被调动起来了,最开始是“工人开放大学”,然后是【百大新青年】评选,再接着是《吉春1999》小说发表,再接着是一首正在人人传唱的《98号窗口》,最后是刚刚播出的【百大新青年】广播版。这些事情背后,都有周秉昆的影子。如果不是知道周秉义是谁,小刘都怀疑这个周秉昆是敌特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居然能在百万人口的吉春搞风搞雨。他这个弟弟,不像个普通人。

    看着小刘整理的资料,他又一次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弟弟。

    这家伙,是个怪物吧!

    就是这里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成为当下青年一辈子的骄傲事迹。他居然同时做成了这么多,而且还是身居幕后。如果换做是自己,能把工人开放大学做好,已经是才华的上限了。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头靠在椅背上,呆呆的望着窗外的风景。

    周秉昆,怎么就成了弄潮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