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异世录

第一百零六章 外交

    罗凯说罢当即躬身冲林长靖一施礼,后者见状当时显得是颇为惶恐。

    “郡王千岁切莫如此,您这样可折煞下官了。”

    罗凯闻听不禁笑道:‘无妨,这是林公您应得的。’

    当时罗凯又不禁勉励了林长靖几句,后者内心也是颇为感动,接着林长靖又和女儿林婉卿见了面,相见之下父女俩是相拥而泣。

    “爹,孩儿好担心你。”

    林长靖当时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说道:“婉卿啊,爹还以为这次见不到你了。”

    父女俩当时说了几句体己的话,在场众人见到这场面也不禁心生感慨,漳水之战的胜利让宁武军士气大振,更关键是打破了罗凯等人的一个心魔,事实证明李云奇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

    尽管临业之围算是解除了,但隆昌军尚没有被彻底击退,罗凯等人稍作调整是继续北进,双方在宣武军的边境是继续对峙。

    罗凯明白如今己方处于四面受敌的境地,故此李云奇跟隆昌军并不急于开战,他们就打算以拖待变,而这样下去局面明显对己方不利,于是罗凯一方面想方设法引诱隆昌军出战,另一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外交工作。

    从这次隆昌军联合多路诸侯围攻自己中罗凯也受到了启发,故此他开始拉拢跟隆昌军不和的诸侯,希望能联合对方一同对付隆昌军,其中的重点就是和隆昌军毗邻的云中军。

    云中军都护刘翼昔日是借助着隆昌军的力量才得以当上的藩镇,然而事后他却过河拆桥背叛了隆昌军,故此双方的仇怨极深,罗凯正是看中了这点,特意派崔永康带着重礼绕道前去拜会刘翼,希望其出兵抄袭隆昌军的后方。

    刘翼对于这个提议倒也表现出了兴趣,只是这位秉性贪婪,趁机狮子大开口,提出了一大堆条件,除了要求大量财物之外,还要求罗凯向朝廷保举其为郡王,罗凯得知这些是颇为不满。

    “孤屡破强敌,功盖域内,这才得到一个郡王的封爵,这个“刘耗子”何德何能,也敢要求朝廷给其封王!?”所谓“刘耗子”是刘翼的外号,因为其早年出身工兵,特别会挖地道,故此周围人就送了他这么个外号,不过其官高爵显之后就很少有人敢这么叫了,罗凯此时蹦出这么一句,足见其对于刘翼的不满。

    此时薛翔正好也在场,当即上前说道:“千岁,刘翼的要求按说确实过分,可眼下局面对我们不利,当务之急是尽快击溃隆昌军,有些事也只能从权了。”

    罗凯一听薛翔说的也有道理,最后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刘翼的要求,而这个刘翼虽然贪婪,倒还真办事,得到罗凯的许诺之后是立刻发兵抄袭隆昌军的后方,由于主力都被李云奇带着南下了,故此隆昌军是连吃败仗,很快就丢掉了数个州县。

    李云奇得知此事是大吃一惊,老巢有危险,其是不得不救,于是隆昌军终于开拔北撤,回援老巢,罗凯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便带领大军在后追击,原本是打算捡个便宜,没想到却遭到了隆昌军的猛烈阻击。

    “千岁,隆昌军明显有些防备,依卑职看咱们还是收手吧,不然只有徒增伤亡。”看到战场上的局势,刘荣不禁开口说道。

    罗凯经验丰富,一看局面确实跟刘荣说的一样,隆昌军已经有所防备,己方看来是讨不到便宜,当时罗凯不得不下令收兵,同时也不禁感慨道:“即便撤退,阵形依旧不乱,还能有如许战力,隆昌军毕竟是与众不同啊。”

    同时罗凯对于隆昌军负责断后的将领也很感兴趣,当即命人打探,没多久消息便传了回来:“回禀郡王,隆昌军负责断后的将领名叫李从忠。”

    “李从忠?听名字莫非又是李云奇收的义子?”罗凯问道。

    “正是,据说此人乃是李云奇新收的义子,骁勇非常,善于用兵。”

    罗凯闻听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记下了这个名字,当时的他还不知道今后会和这个李从忠有那么多纠葛。

    尽管追击没讨到便宜,可隆昌军这一路总算是撤退了,顶在罗凯跟宁武军头上最大的负担总算是暂时解除了,罗凯当时了解了一下其余几路的情况,包括宁河军在内的多数藩镇都比较滑头,听说隆昌军撤了,也是各自收兵,没敢过分深入。

    东路横海军的孙克让,心比较实,攻势还是颇为猛烈,不过负责应付他的田清表现出色,这一路暂时还不用担心,相比之下如今局面比较危急的乃是南部,襄国军的赵家兄弟在岑延的挑拨下对东都发动了猛攻,尽管罗凯派了甘威领军南下抵挡,但局面依旧是颇为紧张,甘威跟张万春已经几次给罗凯送来了告急的文书。

    罗凯一分析决定先挥师南下,击退襄国军再说,于是罗凯稍作部署,接着便带领宁武军主力是南下驰援东都,等罗凯他们赶到的时候,战线已经推进到距离东都不足百里之遥,一见到罗凯甘威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千岁对不住,末将无能,还要劳烦你亲自走一趟。”

    罗凯闻听当即拍了拍甘威的肩膀,安慰道:“元福你说这话就见外了,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咱们是多年兄弟,不分彼此,孤还会和你计较这些不成?先聊聊战况吧。”

    当时甘威跟张万春便对战局做了大致的介绍,罗凯一看情况虽然紧张,但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当即便安慰众人道:“无妨,这回孤亲率大军到此,一定给襄国军他们一个教训。”

    甘威等人闻听也是信心陡增,很快罗凯和宁武军主力抵达的消息也传到了襄国军方面,岑延跟宁武军久打交道,清楚其主力有多可怕,当时便建议襄国军见好就收,然而襄国军都护赵匡国跟其兄弟赵匡社没见识过宁武军主力的实力,通过之前跟甘威的交锋,觉得对方也不过如此,故而不愿放弃已经到手的胜利果实,坚持要继续打下去。

    岑延如今在襄国军中的身份乃是客将,许多事由不得其做主,迫于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迎击宁武军。

    双方正面交锋的地点选在了东都南方的高家集,这一带都是开阔的平原,非常适合大军团决战,罗凯事先打探过,知道襄国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不仅数量少,而且素养也不高,故此罗凯一开战便让骑兵正面冲击敌方的中路,希望一举将对方冲垮,然而事情进行得并没有罗凯预想的那么顺利。

    襄国军的中路虽然以步兵为主,但战斗力相当地惊人,尤其是对方应对骑兵非常有一套,他们聚拢成一个个方阵,一律使用长矛,宛若一个个刺猬,令宁武军的骑兵是无从下手。

    “这是宿国公麦士雄一派的兵法啊。”罗凯见状不禁暗吃一惊,他怎么都没到会在这里遇到如许对手,看来之前自己有些轻视对方了,不过罗凯毕竟是久经战阵,迅速便做出了调整,利用轻骑兵包抄对手的侧翼。

    其实襄国军方面也察觉了罗凯的意图,并且做出了应对,然而两军实力上的差距此时还是暴露了出来,用应对宁武军包抄的人马迅速便被击溃,很快宁武军便对襄国军中路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

    此时任谁都看得出来襄国军是大势已去,岑延赶忙向赵家兄弟建议是下令撤退,这样至少还能保存一部分有生力量。

    总算这次赵家兄弟听取了岑延的建议是下令撤退,尽管败局已定,可襄国军撤退时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战术素养,其阵型居然没有大乱,就连罗凯见了也不禁暗自称赞。

    “难怪元福跟张留守拿他们没什么办法,这个襄国军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这要不铲除,日后是必留祸患啊。”也就是从这时起,罗凯内心将襄国军视为了接下来的重点目标。

    之后罗凯率领宁武军主力是一路追赶,一直将襄国军赶出了东都的辖区这才罢手,此时围攻宁武军的只剩下了东路的横海军,其都护孙克让虽然是个实心眼,但毕竟不傻,眼看其余几路都已经退兵,自己要再耗下去只有自讨无趣,于是也就灰溜溜地退兵了,至此对于宁武军的包围网是以失败告终。

    大宁四年的春天,罗凯率领宁武军主力回到了阳河,连番的征战让罗凯以及将士们都是身心俱疲,不过见到家人们的笑脸,大伙又觉得一切的付出似乎也算不上什么。

    经过这次围攻,罗凯意识到自己以前树敌太多,假如总是这样同时面对多个对手,次数多了,自己跟宁武军迟早有崩溃的危险,于是罗凯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将周边的藩镇分为好几个档次,对关系较好的事继续加深联系,对于那些摇摆不定的则加以拉拢,而对于敌意渐浓的,则想方设法一个个是各自击破。

    同时罗凯也意识到自己如今跟朝廷的关系有些僵,这无形中给自己的那些对手们制造了口实,于是罗凯开始想方设法弥补自己跟朝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