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瓷

012 真是一样的

    清凉寺镇。

    公廨后面的两座窑都在冒烟,马六站在左窑,黄琦站在右窑,正在往窑炉塞木柴。风火匠刘新田站在一旁,指挥他们。夏文中站在观火孔前,充当把桩,随时勾出火照,报窑镗温度。

    夏乐土背着一个袋子,风尘仆仆进来,后面跟着严勃。她依然一身男子打扮,看不出女儿身。夏乐土带着严勃,走到夏文中面前。

    夏文中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哀伤地说:“勃儿,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你的亲人,你不要认生。过些日子,你师婶来清凉寺,到时候你随她一起回汝州。”

    严勃施了一礼,说:“多谢师叔。”

    见夏乐土背着一个包裹,夏文中说:“乐土,你背了什么?”

    夏乐土支吾着,说:“我、我的换洗衣服。”

    包裹里看上去是硬物,不像是衣服。夏文中没有追问,说:“素烧还需一个时辰,你们先休息一下。冷窑的时候,我们一起调制釉浆。”

    夏乐土安排好严勃的住处,回到自己房间。

    桌子上,放着五件瓷器,分别表明烧制日期、烧制次数、烧制最高温度等信息。夏乐土取下包裹,一一细看。

    第一件瓷器,颜色为豆青中带有微黄,第二十六次烧制,最高温为1300度,日期为六月十二日。

    第二件瓷器,颜色为粉青中带有微黄,第二十七次烧制,最高温为1250度,日期为六月二十七日。

    第三件瓷器,颜色为梅子青中带有微黄,第二十八次烧制,最高温为1200度,日期为七月十五日。

    第四件瓷器,颜色为浅蓝色中带有微黄,第二十九次烧制,最高温1150度,日期为七月二十八日。

    第五件瓷器,颜色为浅灰色中带有微黄,第三十次烧制,最高温1100度,日期为八月十二日。

    青釉之所有呈现不同的颜色,是因为青釉在还原气氛中,一氧化碳和碳化氢等气体从铁的氧化物中夺取氧,使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釉就随着还原气氛强弱,呈现出不同的青色。

    天青色是一种复合色,介于蓝与绿之间的颜色。从瓷器颜色来看,第四件瓷器为浅蓝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是从蓝中提炼出来的,可见,蓝是最接近青的。也就是说,窑温控制在1200度和1150度之间是最好的。

    父亲的三十次实验都失败了,但积累了经验和数据,已经无限接近天青色瓷了。

    夏乐土拿过包裹,将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放在桌上。

    这是一件白柚枕头,枕头为孩儿造型,他伏着卧在榻上,双臂交叉环抱,右手拿着绣球,头侧着枕在上面,双足交叉上翘,以背为枕面。孩儿穿着长衣坎肩,长衣下部印着团花纹。榻变模印花纹,四面开光,其中一面凸起螭龙,相对的一面光素,其余两面凸起如意纹饰。枕身釉体颜色为象牙白,底部为素胎,有两孔。

    这个孩儿瓷枕,体态丰腴,惟妙惟肖,正是难得的定瓷佳品!

    师伯送这个孩儿瓷枕给我,是有深意的!

    可是,我和勃儿素不相识,互不了解,怎么可以随意婚配?再说了,我现在和她谈婚论嫁,是趁人之危。

    夏乐土苦笑一声,将孩儿瓷枕重新包裹好,放入柜中。

    素烧结束,就得釉烧,我得尽快调制好釉浆。想到这,夏乐土没了倦意,他走出房间,进了作坊。

    调釉区,夏文中、谢兆文正在忙碌,准备按配方调制。

    作坊调釉区,放着好几口小缸,每个小缸里盛放着瓷泥,分别标着“白长石”“方解石”“黄金土”“草木灰”“白云石”“滑石”等字样。

    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记》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这个记载表明,玛瑙入釉是天青色汝瓷能烧成的关键因素,小缸里怎么没有玛瑙泥呢?难道古书记载有错?

    夏乐土鼓了鼓勇气,说:“爹,调制釉水,您不用玛瑙泥?”

    夏文中说:“玛瑙入釉,我试过很多次配方,添加玛瑙烧制的瓷器,釉面模糊,不清澈,脱釉厉害,器物表面棕眼严重。”

    爹试过多次,都以失败告终!

    可是,古人不会平白无故地说“玛瑙末入釉”,总会有原因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夏乐土琢磨着,想解释,又不好怎么解释。

    夏文中说:“乐土,我在汝瓷配方的基础上,又试过30次配方,试烧了30次窑,都没有烧出天青色瓷。这个配方,是我调制的第31个配方,应该是最优的,你照着比例取泥。取方解石15份,石英8份,滑石3份,黄金土2份,白长石18份,草木灰2份,白云石20份,放入空缸”

    夏乐土嗯了一声,拿来量具和勺子,照着比例,取相应比例的泥,放入一口空大缸里。

    取好泥,夏文中要儿子,以一比五的比例,往缸里注入清水。

    注入清水后,夏乐土拿来搅拌棒,开始搅拌。搅拌一段时间后,他用手指捏了捏釉浆,感觉浊感适中。

    这时候,何山过来,说素烧已经完成。

    夏文中要他们好好歇息一天,后天施釉,进行釉烧。

    终于可以歇息一天了,何山非常高兴,跑着去告诉大伙。

    夏乐土却高兴不起来,后天釉烧,很快便可见到结果。如果没有烧出天青色瓷,又得继续实验。揉泥、拉胚、修胚、素烧、釉烧,前前后后,最快也得半个月,就到了月底。如果还不行,就没时间再烧了。等待他一家人的,就是牢狱之灾,就是身首异处。

    因为心烦,夏乐土用劲不匀,浆水从缸里溅出来,落在他的衣服上,留下一些印渍。

    夏文中看出了他的不安,走过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乐土,你歇息下,我来。”

    夏乐土正要拒绝,见严勃进来,便将木棒递给夏文中,迎上去,说:“勃儿,怎么不多歇一会?”

    严勃说:“我想走走。”

    夏乐土说:“好啊,我陪你。”

    两人出了公廨,为了避开人,朝左边的山路走去。

    严勃指着西北方向的山,好奇地说:“乐土哥哥,那是什么山?”

    夏乐土说:“伏牛山啊。”

    严勃有些诧异,说:“为什么叫伏牛山?”

    伏牛山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夏乐土有所了解,想到当下的困境,不由说道:“秦朝时,苛政猛如虎,老百姓又没粮食,经常造反。有个奸臣向始皇帝建议,要他多杀一些刁民,刁民没了,粮食有了,天下自然太平。怎么杀刁民呢?他们想出了一个法子,铸造了一头上万斤的铁牛,命官名将它拖到百姓家,如果三天内不能将铁牛推到其他人家,就杀掉全家。铁牛成了吃人的怪兽,推到谁家,谁家就哭声一片。有一天,铁牛被推到了一个寡妇家,寡妇抱着一个刚满月的孩子,望着那头吃人的怪兽,只能流泪。眼看三天到了,寡妇无计可施,只能呼天抢地。正哭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出现,给她一条鞭子,说这是赶山鞭,要她朝铁牛打三下,铁牛就会移走。寡妇拿着鞭子,朝铁牛赶了一鞭,铁牛真的在移动。寡妇高兴了,抡起鞭子,狠狠地抽了铁牛三鞭子。因为,她想把铁牛永远赶走。铁牛晃了晃,便跑到清凉寺,变成了山,不再移动。”

    故事很长,夏乐土讲得生动,严勃听得认真。

    过了好一会,她才走出故事,气愤地说:“当今官家就是秦始皇,逼乐土哥哥烧新瓷的就是奸臣。”

    夏乐土有些意外,说:“勃儿,你怎么这么?想”

    严勃说:“新瓷就是铁牛,你烧不出,他们就要杀害你们全家,难道不是一样吗?”

    是啊,确实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