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寂晴空繁星满

第三十三章 饱腹迎客栈 偶遇说书人

    馒头,馒头,刚出炉的新鲜馒头!远处一卖馒头的小贩用两轮车推着有三层蒸笼的带有棚子的小车从妙空对面驰来。

    抬起头,城东桥的白天不似昨夜的傍晚,不时的,总有三三两两的各色人走来走去,或是各色话题,或是沉默的、匆匆的赶路。

    独轮车经过了妙空的身边,走远了。风吹起桥边之柳,也吹动了桥面下闪动的波光。

    日正了,又偏了。妙空的身影却一直站立在桥头。烈日把他身上的污垢给挥发得让人心惊,过路的人经过他身旁,少有不掩鼻子而回头向他翻白眼的。

    咕噜,肚子又响了,妙空从失神中回过神来,转头,他望着前方的方向,许久,他终于回头,踏上了大桥。

    走过桥东,他猛的加快了速度,跑向集市。有些路过的行人立马就感觉到先是一道身影从他们身前闪过,接着,就是一股大风,大风还带着臭味。

    呕!干你娘,出来上街还不洗澡,抄!路边一个十六七岁的赤脚黄衣瘦脸蓬头少年大骂了起来。

    骂完,突然抖了几抖身子,然后把裤子提了上来,束上腰带,又往集市走去。呕!呸!……

    妙空到了集市,停了下来,他依着昨日的记忆,就往一处门面房走去。这是一个叫迎客栈的小餐馆。两层楼。

    两块木制大门洞开着,其内约三十多个长条桌子,内中大半都已坐了人,或成群或单个。各色各样,但大部分人衣着布料都很普通,显然这家客栈不是个高档人群出入的地方。

    妙空方前脚踏进门去,前台一小伙计就忙上前来。哎呀,叫花子,现在还不是给剩饭剩菜的时候呢!

    妙空脑海中思绪在踏进门时不觉间又飘飞去了哪里,听得小二的声音,回过神来,他也没注意听到小二说的是什么,忙点头说到:是,是,我是来吃饭的。

    说完又不顾小二,自个自的垮了进去。小二忙上前来,可眼角的余光撇过妙空手中的银子,马上笑着哈腰,把他引去了旁边临街的窗口旁。

    妙空坐下,这才又回过神来。

    客官,你要吃什么?谁便给我来些素菜就好。那小二又道,:客官,不知你能吃得下多少?

    妙空抬头看着小二,小二冷不防的被这么一盯,脸上还带着鄙夷和疑惑呢,他双眉皱着,一只手刚刚放过来捂住鼻子。眼见来不及掩盖了,尴尬得不行。于是假装从背上取下毛巾,给妙空擦了擦桌子。

    随便。妙空微微低头算是行了个招呼。小二这才退开往前台后的门帘走去。

    窗外行人往来,各色的声音止也不住,又是叫卖声,又是杂声,千奇百怪。妙空猛拍了拍自己的头,强行让他把思绪给引到现在,不给他失神。

    这时,门外突然敲起了铜锣。而小二也刚好来得他桌前,从漆了黑色的长方形木制托盘上取下来四个素菜。一碟花生,一碟青菜,一碟白菜炒豆腐,还有一碗白米饭。

    小二刚放好,妙空就开声问道:小二,这个铜锣之声……

    小二笑了起来,客官,你显然不经常上城里来吧,外面敲锣的是说书人。

    说书人?

    对啊,说书人。

    小二,这个说书人是怎么……

    哎呀,说书人就是一些专门靠嘴皮子吃饭的,不管江湖新旧事,朝廷趣闻政令,还是词、曲、诗、故事,甚至唱歌都能一展歌喉,面面俱到。说书人每到一个小店都要敲锣以应,让人知道他们来了。而酒店如果要应承,则须掌柜的亲迎,并亲自奉上十两白银。如果不应,则他们敲了三声锣后自会离去。可不像我们,小二又到:一年辛苦,跑来跑去,庭前庭后,也不才七八两的银子而已。

    小二说这一大段话,只见一穿着讲究的老者已经带着一封用红纸包好的银子给放在托盘上,又另一个小二随在其后迎到了门口上。

    他从托盘中取出元宝,双手恭敬的递了上去。

    一双小手从门外接过,接着,掌柜让开了一条路。所有人的目光都全都聚集到了门口。

    妙空也不例外,只见先是一双烂灰布鞋跨了进来,接着是两只又小又精致的鎏金绣花木底靴。再接着,就是三道身影都跨过了门坎。

    一个老汉被两个女孩子扶着。老汉身上着一件大灰蓝长褂,及膝。膝以下穿有补丁的白色长筒袜,再有就是一双烂破鞋。脸色红晕,束起的白发更添其精神。面无须,国字脸。

    再观其二女,约八九岁的样子,是极为罕见的双胞胎,红晕的小脸一模一样。穿着打扮也一模一样。头上两个发团,白黑服饰。

    小二:哼!靠嘴皮吃饭的。我整天整年的忙活,却不及他稍动一下嘴皮子的功夫。

    听着小二的抱怨,看着说书人的往楼梯前的桌子走去的身影。妙空突然就升起了一种奇怪而又带有着荒谬的感觉。他感觉自己就像不断奔腾的江水,从他踏出山门的那一刻起,他就不断地被迫着一刻不停的接受着这些新的陌生的环境。不管身心,他都不能自我的控制住自己了。不管生死,不管因缘,不管际遇,所有的一切都脱离了他的控制,或者说,他被完全未知的东西给完全的支配了。

    他心间似流过一丝明悟,又似不是,他突然觉得自己胸口好闷,难受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