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寂晴空繁星满

第三十四章 说书人说大虞世

    突然,只听得嗒的一声,那说书人不知从何处拿出一根金拐杖,用手猛地往地上一点,只听得巨响之下,所有人的注意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黑娃儿、白娃儿,赐座。说书老汉话音一落,一股莫名的气质升腾而起,好多人都被他的神态给迷住了。智慧、自信、骄傲。妙空一眼就看出了说书老汉身上那股吸引人的气质的源头。

    掌柜的忙使唤着另一个小二去把椅子拿来。小二去了,很快,他就从门帘后门搬出一把太师椅,说书老汉也不客气,屁股一抬,人就坐了上去。

    话说当年……老汉毫不含糊,屁股一沾凳子,嘴巴就动了起来。他坐在太师椅上,右手持那根金拐杖,两边两个小女童站着服侍。客栈外面开始陆续的有人走了进来。很快,这间小小的客栈就人满为患了。

    妙空桌子在靠窗位置,才不过老汉声音方落,他就被一层层厚厚的人墙给挡住了。

    很多人都是风尘仆仆的模样,喘着气,可每个踏进这里的人都带有着期待。

    神州未竟,老汉接着上面的话,涛涛的讲了起来:一域之内万国生,一季之内人烟灭。万国相伐,百年动乱。生民疲于亡命,献泪于苍穹;死者侥幸于生息,战止于黄泉。因世乱,大悲,天感而遗虞祖于世。北战风波谷,南征落阳湖,东克吴越盟,西退荒原师。南征北战,几离危亡于一瞬,成败易主。披荆斩棘,十年征战,方有大虞王朝如今之盛世。我们尔等为大虞王朝之子民,已历五主。断不可不慕于先圣致力拖我等入太平之艰辛。

    老汉话及此,接过掌柜递过的一杯茶,泯了一口,抬眼四望,见众人全身贯注,心下里颇为满意。他把茶杯递还给掌柜后,又接着说道:

    而今,我单表虞祖北战红城时发生之事。红城者,克氏之国,兵十万,乘千余。始太祖方克罗城,兵疲马惫。且将士也随太祖征战三年,兵士损耗极重。虽则源源不断有兵士从后方输来填补缺额。可谁人之心不是肉长?谁能承受亲人战死别以天国呢?所谓一朝战死于沙场是易,久寐恩爱于家田唯艰。众军士随太祖征战这些年来,思归已盛,断无再北进之理。且国中损耗颇巨。虞祖也晓不能逆众于己。所以克罗城不久,既下令南归。众士卒喜,大酣。是夜,红城众兵甲临城,虞祖之军又多半酣睡。眼看危亡之际,若任其攻,则必败,大虞危矣。

    客栈内落针可闻,每个人似都被说书之人给带入了那个混乱纷繁的年代,他们跟着说书人的语言,思绪飘飞,内心跳动不安。

    就在败局将定,大虞气数西沉之时。忽的,只听战鼓雷响,罗城上未醉之卒应虞祖之命而鼓。这突然的擂声把红城众士卒给惊得不小,以为自己反而身中了埋伏。克哈依为红城首领,断也非等闲之辈。他手中长剑一挥,就见漆黑之中,无数带火的利箭似星辰陨,似大雨落。密密麻麻。那阵势,直要把罗城淹没。

    众人冷不防说书人这么一句语调怪异的俏皮话,都笑出了声。说书人嘴不停歇又继续道:接着,就见一队红城兵士,千百来人,推一攻城车,于黑暗中在火把下向罗城的城门冲去。只听轰隆一声,罗城木制城门被强开了一道口子。众士卒弃车,挥刀直杀入城内。

    那场景,真似千里提坝一处漏,整个江面都往那去了。红城众士卒火把全往城门挤去了。密密麻麻,好不壮观。这时,就连罗城上擂鼓的也全没了生息,吓跑了。

    眼看败局终究不可挽回,只听得一人之声大喊起来:鼓!声巨,场中立寂。接着,就见城墙上一道黑夜直跃而下,城墙上鼓声复起。

    是大虞,不知谁喊到。众火把又都把方向围了过去。得其首者,封万户!其尸各部分,千户!伤其一刀者,百户!红城传将骑马快速的移动,大喊道。接着,刀光起,惨叫生。那一晚,直杀得众人胆寒,己方志起。待得黎明,大虞王朝众人在城墙上看,天,红城将士哪还在?只有一人横一长刀,立于炼狱之上。流血漂橹,尸山指海,血腥味直扑天际。就连天也悲悼,于心不忍,落下泪来。

    那是怎样一幅人间的图景啊,说书人说道。就连大虞王朝兵士,见了,也怀疑起那一横刀红人,可还是人否?不过罗城此役,北方百城归顺。唯红城余孽,联合燕国和赵城,聚于风波谷欲阻大虞兵士北击。说书人说道这,又喝了口茶,声音也恰然而止了。他手上的金拐杖又往地上一击,当的一声,众人都回过神来。说书人又喝了一口茶,说道:诸位,老朽献丑了!

    众人都大声喝起采来,神情激动,整个人都被乱世和大虞王朝的气概给折服。

    好,好,好!门外一人拍着手掌进来,身后随着六人,都是家丁状。他把人墙强行推开,众人怒而不敢言,默默地挤到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