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洪流

第十七章:捐款

    西北高原上的一个窑洞里,收发员接收到一组电报,上面的标识是最高等级。

    旁边的窑洞里,教员和周公等人正在商量事情。收到电报后,周公回自己的房间翻译好,就兴冲冲跑回来。

    “好消息,磺胺的源头找到了,是上海江家老二江家俊从美国买来的,货物就这几天到。”

    教员接过电报仔细看完,脸上浮起笑容,“立刻联络上海,这可都是救命药,我们那么多伤员,可耽误不得。”

    周公兴奋之余,有些为难,“教员,我们手里可没多少钱。磺胺可不便宜,一盒十五块呢。”

    教员在屋子里转了几圈,有些犹豫,最后还是咬牙问:“要不让宋家二夫人帮帮忙?”

    “上次人家把自己的手表卖了才凑了两万大洋送过来,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如今才过去多久?再伸手也是让人家为难啊。”

    “是啊,不好再伸手了。”教员的情绪有些低落。

    “要不就动用江家俊送的那一万美刀吧?上海原本想把这笔钱送到这里来的,可是交通线被破坏后,一直没有机会送来……”周公的胡须已经快垂到肚子上了,不是为了好看留的,而是不舍得用刮胡刀。

    教员思考了一会,“能不能做做江家俊的工作?既然他愿意帮助我们,磺胺又是他买来的,一事不烦二主,索性我们化个缘?”

    “江家一向的态度是左右逢源,委员长的大腿要抱,我们这里也愿意结善缘。但是这磺胺可是上上下下都盯着,就算他送一些来,被人知道后果很严重。我们这么要求他,最后可能会害了他。”

    周公的话让房间里陷入沉寂。教员双手扶着腰,窗外明媚的阳光照在他脸上,红扑扑的,却掩饰不掉紧锁双眉间的愁苦。

    红党太困难了,困难到现在连三千大洋都拿不出来。几个月前宋家二夫人凑了二万大洋救急,第二方面军带过来四万大洋,其他地方零零碎碎送来几千大洋,整个红党就靠七万大洋在这里扎下了根。

    万里长征后,伤病员一大堆,可他们莫要说伤药,就是喝一口糖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没有药,只能听天由命,靠伤员自己扛。

    再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也不能害了朋友。

    教员下定决心,转身在炕上坐下,“听天命尽人事吧。让上海方面跟江家联络一下,如果他们有办法帮那是最好,没有办法我们也不勉强。无论如何,保护好朋友,不能让他们出事。一万美刀可以全部用来采购药品,交通线尽快恢复。如果买不到药,那么速速把钱送来吧。”

    一万美刀,相当于三万法币了,能解决迫在眉睫的好多事情。

    上海,曾经的国母宋家二夫人接到了好友的来信,信里描述了西北红党之生活,非常艰苦,可人人脸上都是笑容。这里官兵一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这里所有的人虽然饿着肚子,穿着单衣,可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快乐的。

    二夫人看了一遍又一遍,眼泪忍不住扑簌簌流下来。丈夫的思想在某些人手里逐渐变了味,人民依旧深陷苦难。只有在那片红色土地上,丈夫的思想在被贯彻,在被落实,在被发扬光大。

    放下信,她深深叹了一口气。如今她已经变卖了手上所有的东西,对红党来说还是杯水车薪。那么多伤员需要救治,他们如今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不要说什么营养了。

    “张妈,叫一辆黄包车,我去于家拜见于老爷。”只能咬咬牙去化缘了,看看能不能从于家这些人手里弄些钱。丈夫已经去了,这些人不知道能不能看在亡夫的面子上给一些帮助。

    与此同时,黄大哥推门进了钟表店。

    老板难得来一次,所以钟表店实际上就是他和店员小曾两个人在看店。小曾是他的交通员,年纪不大,很是机灵。

    “小曾,家里来信了,你下了班给老陈送去。路上当心点,别给人盯上了。”

    小曾将信藏进鞋跟里,检查了几遍,这才重新穿上。“放心吧,一会我给客人送表,正好在老陈附近。”

    黄大哥没有说啥,坐到维修工位上开始发呆。

    一万美刀在他这里,因为交通线被破坏,一直无法送出去。现在家里的意思是用这钱买磺胺,而磺胺的主人就是这一万美刀的主人,江家俊。

    江家俊对上海红党那是绝对够意思了。藏匿的电台给他带来巨大风险,结果人家保存完好不说,还给送了过来,外加一万美刀的巨款。

    本来他的意思是发展江家俊,结果被老陈否决了。这时候黄大哥才知道人家并不是心向红党,而是两头投资。

    不要说江家,上海滩哪一个富豪不是如此?大流氓杜先生,同样暗地里给红党不少帮助。但是这些人的帮助都是有底线的,过于风险的事情绝对不会做的。

    如今船上的缘分随着江家俊离开上海后送来一万美刀,就此也就结束了。这一万美刀也可以视为封口费,从此红党也不要再去麻烦他。

    小曾见黄大哥今天似乎心情不好,也不敢问,只是搬了凳子坐在门口。外面行人不少,可基本上没人到店里来。钟表店平日里还是维修的人稍微多一些,买新表的那是凤毛麟角,一次性买四块的,也就上次那个江先生独一份。

    表店的老板也是上海滩有点名气的富豪,他的本业是房地产,所以不怎么关心副业。好在他们两个雇员算是比较得力的,表店赚钱不多,至少是盈利的。

    今天天色有点阴暗,恍惚间似乎要下雨。

    小曾忽然站了起来,因为他看见上次来店里的那个漂亮女子正从车上下来。

    漂亮女子果然推开了表店的门,门上的铃铛发出好听的声音,在小曾耳朵里如伦天音。

    于慧敏心里很紧张,因为她今天接到了一个通知,这是她入党以来接收的第一件任务,没想到接头地点居然就是江家俊给她买手表的这家店。

    “夫人是您啊,先生没有陪着一起过来么?”小曾满脸堆笑,殷勤迎了上来。

    于慧敏有些不知所措,呆了几秒这才红着脸问:“百达翡丽手表你们修么?”

    小曾连忙点头,“当然修,我们张师傅什么名表都修的,您这里请。”

    于慧敏跟着小曾来到维修工位,黄大哥赶紧站起身,双手在围裙上使劲擦了擦。

    “你先去忙吧,我跟张师傅说话。”于慧敏见小曾跟在后面,于是出言打发他离开。

    小曾连忙点头哈腰,“你们聊,有事叫我,随时为您效劳。”

    见他走远,于慧敏从包里拿出一块手表,递给黄大哥,“1928款的百达翡丽,您给看看。”

    黄大哥双手接过,眼睛眯了眯,“这是29款的,您是需要清洗么?”

    “不用清洗,更换发条。”这一句出口,于慧敏的腿都在发软。暗号对上了,没想到这个张师傅居然是自己的同志。

    老黄也没有想到,这个二十不到的女孩子居然是自己同志,心里顿时波涛汹涌起来,难道江家俊也是自己的同志?不会,老陈是上海红党最高领导人,如果江家俊是自己人,老陈就不会不知道磺胺的出处了。

    于慧敏从手包里面拿出一个信封,手指点了点,悄声说道:“给组织的。”然后稍微提高了声音,“手表放在这里吧,明天我让司机来取。”也不等黄大哥回话,转身就走。

    小曾一直送到门外,看着于慧敏上车扬长而去,于是又坐回凳子上发呆。

    黄大哥将信封拆开,里面是厚厚一沓法币,还有少量的英镑美刀。他知道上海红党为了筹集资金购买药品,不得已发动党员捐款,而这个漂亮女子便是他这条线上的人。等筹款结束,老黄和小曾就会被撤往根据地,这也是为了保护他们,也是为了保护前来捐款的人。

    下午又来了两个人,一个是贵公子模样的,一个是洋行买办模样的。他们分别也都送来不少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红党里面有钱人真的不多,他们这条线上有三个已经很不错了。

    四年前红党出了一个大叛徒,因为她的背叛,有一千多红党被捕,党组织遭遇了巨大的破坏。几年过去了,红党虽然一直在努力重建,可毕竟创伤太大,一时之间也难以回到几年前的规模。

    一共筹集了约摸八万多,其中那女子一个人就拿出了五万多。黄大哥没有让小曾送,而是自己亲自把电报和钱给老陈送了过去。

    霞飞路上一家中医诊所里面的屋子里,黄大哥将钱和电报交给了老陈,“全在这里了,一共六万一千三十五块法币,还有五根金条,一千英镑,一万五百美元。”

    老陈仔细把钱收好,才看了电报。看完后点了火柴烧掉,这才对老黄说道:“三天后你和小曾去十六铺码头,船票会有人给你们送去。真羡慕你们,能去周公身边工作,说不定还能天天看到教员同志。”

    老黄却不怎么高兴,“老陈,我建议你还是考虑一下江家俊,以他的所作所为,至少不反感我党,是可以争取的。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我们这次也不用大动干戈筹款,我和小曾也不用撤离了。我离开后,你又要准备新的报务员,损失太大了啊。”

    “你以为我不想?可是他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特务处总务科长,你就不怕他来个将计就计?同志哥啊,过去这种教训还少么?上海滩我党数千烈士换来的教训还不够么?他们这些富豪两头下注的事情可以做,让他们站队可不太容易。好了,这事已经与你无关了,你抓紧时间把扫尾工作做好,到了西北好好工作。”

    黄大哥见说不动老陈,心里也是气闷不已。

    其实老陈对江家俊有过深入调查,对江家的了解远超黄大哥。江家辰怎么升的官?那是对红党作战有功才得到委员长赏识的。江家俊在特务处如鱼得水,一时风光无二,是戴春风的亲信之人。江家与委员长又沾亲带故,靠着这关系发了大财。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家,凭啥投奔红党?

    能争取他们给予红党有限帮助,已经是最大成功了。

    送走黄大哥,老陈也陷入了沉思。目前捐款情况还不错,总共收到了三十万左右法币,一万七千多的美刀,这些钱买少量磺胺以后,还能给西北送一笔钱,缓解一下西北根据地的财政压力。

    现在的难处在于怎么购买磺胺?如果从江家俊手里购买平价磺胺自然是好的,可能性最大的还是要从黑市买,那这钱可就没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