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四百余年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25章 学好千般艺,献给帝王家

    学好千般艺,献给帝王家!

    这句话出处在元朝无名氏写的杂剧《马陵道》的开头,原文是:学成文武艺,献与帝王家。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好了文才也罢,武艺也罢,最终目的都是贡献给皇帝,都要替朝廷出力。

    汉明帝刘庄,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刘庄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后来,立为皇太子。

    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

    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汉明帝将佛教引进入中国重始佛教开始在中国流行。

    汉明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安定。

    明帝及其子章帝在位的三十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国家相对稳定,史称明章之治。

    汉明帝热心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

    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参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

    同时,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边少数族侵扰的威胁,使汉族和少数族的友好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永平十六年,命窦固、耿忠征伐北匈奴。

    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卢地。

    其后,窦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

    自王莽始建国元年至此,西域与中原断绝关系65年后又恢复了正常交往。

    次年,又复置西域都护。

    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其名曰佛,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并于洛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

    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

    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

    因此,史书记载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

    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

    东汉建武四年五月四日,刘庄生于常山郡元氏县,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当时,朝廷发现垦田亩数和人口不对,于是开始重新清查田亩,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

    各个州郡的官员进京汇报工作,光武帝刘秀看到陈留吏的牍上写有,“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于是他就问陈留吏这是什么。

    陈留吏说不知道什么意思,他是在雒阳的长寿街上得到的。

    这时,帐幄后面只有十二岁的刘庄插话说,这是郡里的官吏教陈留吏怎么核查土地。

    刘秀又问,那为什么河南南阳不能问呢?

    刘庄又说,河南是帝城,南阳是帝乡,这两个地方田亩和宅第肯定逾制,所以不能认真核查。

    刘秀于是让虎贲将诘问陈留吏,陈留吏所言果然和刘庄一样。

    自此以后,刘秀对自己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儿子愈加青睐。

    后来,单臣、傅镇等造反,占据原武城,劫持了该城的官吏。刘秀派大将臧宫等率兵围剿。

    由于单臣、傅镇他们粮草充足,所以臧宫虽然把他们困在城里,又死伤很多士兵,但就是攻不破城池。

    刘秀招集大臣们研究对策,大家多提议悬赏以攻城。

    只有刘庄主张不要围城太紧、太急,让叛军可以突围,这样一个亭长就能对付他们。

    结果真如刘庄所料,叛军分散突围后都被平定、消灭。

    同年,刘庄被立为皇太子,并拜博士桓荣为师。

    刘庄登基后,继续奉行光武帝在位时期为巩固东汉统治而推行的各项政策。

    对于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外戚、大臣严加惩处。

    比如护羌校尉窦林系大司空窦融亲属,既是功臣子弟,又是外戚之家。

    永平二年,窦林以“欺君罔上、贪赃枉法”之罪下狱论死。

    刘庄以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将窦融罢官。

    后来,刘庄之弟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司徒虞延、司徒邢穆等都以有罪自杀;

    河东尹薛昭、司隶校尉王康、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坐事论死。

    可见刘庄对于外戚、大臣以至宗室诸王控御极严,一旦犯法,从严治罪,决不因其官职高、地位亲近而加以宽贷。

    于是,群臣震恐,朝廷肃然。

    刘庄还注意整顿吏治,对地方官吏进行严格的考察和黜陟。

    从慎重选举官吏着手,对吏治进行整顿。

    永平九年又规定出对地方官吏的考察黜陟制度,每年进行一次。

    在选官用人上,刘庄严令杜绝权门请托。

    他的姊妹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

    刘庄在位期间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

    令官吏劝督农桑,治理病虫害;并以公田赐与或赋与贫民。

    此外,刘庄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治理黄河。

    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和王吴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

    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十里立一水门,令更桐洄注,无复溃漏之患,从而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刘庄提倡节俭,宫廷生活不尚奢侈,一时之间,上行下效。

    所以,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

    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两千一百多万,至刘庄统治后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激增至三千四百多万。

    刘庄和其子章帝刘炟在位期间,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

    建武中元一年,东汉洛阳皇宫,一个婴儿呱呱坠地,降临人间。

    这个婴儿的名字叫做刘炟。

    按照惯例,在介绍一个皇帝时,我通常会先介绍这位皇帝出生。

    历来帝王降生,必然天有异象,刮风啊,下雨啊,天上冒红光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至于是不是出生时真有这种异象,我们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但所有在记叙上的不同寻常,都是为了告诉你,这个人,生下来就不一般。

    非常遗憾的是,翻遍《后汉书》,关于刘炟同志的出生,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那刘炟的少年时代呢?

    通常来讲,皇帝的少年时代应当也是不同寻常的,要么天资聪颖,要么才智过人,三岁能说话,五岁能吟诗,七岁古诗倒背如流,十二岁七步成诗,堪称当代文豪。

    那这种记叙内容能有多少真实性呢?

    还是那句话,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因为皇帝也是人,他也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也有平凡人的喜怒哀乐。

    皇帝是人,皇帝不是神。

    我们当代不排除有个别帝王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优秀的,但皇帝个个是神童,这也是不可能的。

    我曾经查看过很多汉代的史学资料,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把皇帝神化。

    残酷的皇帝、昏庸的皇帝、贤明的皇帝、暴虐的皇帝。

    似乎几个字,或者一句话,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概括一位帝王,概括一个人漫长的一生。

    我认为,这样笼统的分析方式是不可取的,所以我打算见微知著的来分析汉章帝刘炟同志。

    但当我再次拿起史书翻看,又发现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这位皇帝的少年时代也几乎是一片空白。

    皇帝小时候儿干过什么,做过什么,是如何被皇帝选中,又是如何加冕成为帝王的,史书统统没有记载。

    所以我只能非常遗憾的告诉你,关于刘炟同志的前半生,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永平三年,公元60年,刘炟五岁,被立为皇太子。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汉明帝刘庄龙驭上宾,大行而去,皇太子刘炟即皇帝位,时年十九岁。

    没等来得及享受成为天下至尊的喜悦,刘炟同志很快就碰上了一个大麻烦。

    全国大部突然爆发了旱灾,其实属兖州、豫州、徐州最为严峻。

    兖州在山东济宁,豫州在河南南部,徐州在江苏北部。

    这三个地方是东汉的人口大省,饥荒一来,粮食收成锐减,大片田地荒芜,灾民遍地,老百姓的日子简直没法儿过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皇帝的反应很迅速。

    啥也别说了,开仓放粮吧!

    但光是开仓放粮,似乎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想要彻底解决饥荒,不仅要先让老百姓吃上饭,把命保住,还要弄明白饥荒的来源是什么?

    用现代科学的视角来分析,发生饥荒的诱因多种多样,季节变化,全球气温,甚至生态圈失衡,都有可能导致大面积的饥荒。

    那么古代有科学吗?东汉有科学吗?

    当然也有。

    张衡同志发明了地动仪,华佗先生发明了麻沸散。

    总结来说,东汉时期的科学发展很有看头,但并不完全够用。

    尤其是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可以说是和刘炟同志的少年时代一样,一片空白。

    皇帝召集大臣连夜开会,商讨如何治荒。

    大臣们商量来商量去,得出一条结论:灾荒和神灵发怒有关,而神灵之所以发怒,是因为世间阴阳失调。

    这个结果着实有些搞笑,很明显,大臣们一问三不知,只能糊弄皇帝,而糊弄皇帝的方式也很简单,既然不知道,那就往封建迷信上推。

    皇帝若有所思,抛出了新的疑问。

    那造成阴阳失调的原因在于什么呢?

    看来皇帝不是特别好糊弄,皇帝要一个具体答案。

    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司徒鲍昱站了出来。

    这位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跪在皇帝面前,娓娓道来:先皇刘庄,也就是你的父亲,是咱们两汉历史上的著名的法制专业户。

    前两年楚王刘英犯罪,可把你爹给气坏了,刘英亲戚朋友也多。

    先皇天天出去抓人,有时候一天能抓好几百人。

    这些人有的罪大恶极,但有的只不过是从犯。

    更有甚者,其实是被无辜牵连的,你父亲不讲情面,把这些人全都处死了,这些人死了之后成了孤魂野鬼,不得安息,所以搞的天地间阴阳失调。

    一段话说得有模有样,逻辑缜密,理论扎实,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纯属是胡说八道。

    可皇帝听完,却深信不疑,再次发问:既然如此,要如何解决呢?

    皇帝问完之后,自己已经有了答案。

    这位聪慧的帝王明白大臣们的用心良苦,对皇帝本人来说,父亲刘庄的做法同样让自己很难评价。

    一方面,国无法不立,刘庄是一个执法非常严格的帝王。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高级将领还是皇亲国戚,只要触犯法律,等待的就是刘庄同志的法网恢恢。

    轻则开除免职,中则发配流放,重则当即处死。

    对刘庄来说,整个帝王的繁荣和发展,必须依靠强而有力的法律制度来支撑。

    严刑峻法,一视同仁,这样的皇帝不多。

    但在这样威严的法律之下,会不会有冤假错案?

    会不会有无辜牵连的人?

    会不会给民众造成恐慌,会不会阻碍社会发展的进步?

    而由皇帝本人贯彻执行的法律,又是否是合理的呢?

    当然,封建帝制时代,没有人敢对皇帝发出这样的质疑。

    因为皇权是至高无上,不可冒犯的,能对皇帝提出质疑的,只有皇帝本人。

    现在,汉章帝刘炟发出了对父亲汉明帝刘庄的疑问,也发出了对自己的疑问。

    这个疑问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你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证明,刘炟同志是个好皇帝。

    他吸取了父亲在法律制度上过分严苛的经验和教训,搞起了政宽刑疏的政策。

    如果说他的父亲汉明帝刘庄的执政风格像巍峨的大山,压的人喘不过气来,那么汉章帝刘炟的执政风格就像和煦的阳光,无时不刻都能给你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各地的饥荒有没有因为皇帝执政风格的改变而减轻,史书没有记载,但我们从这件事上可以知道的一个信息是,刘炟是一个温和的人。

    前脚处理完饥荒,后脚西域就出事儿了。

    大家知道,两汉时期是很混乱的,从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开始,各路势力你来我往,在中原大地上就算是打开花了。

    国内打架,西域人民可就不服天朝管了,纷纷脱离汉朝的控制。

    到明帝刘庄即位时,曾经安排过大臣班超出使西域,重新和西域人民联络感情,使西域各地臣服,并且在当地建立了指挥中心。

    远通西域,各部臣服,这事儿看起来就算是解决了。

    但等到章帝刘炟当了皇帝,西域的焉耆、龟兹、车师三个小国决定不再跟着东汉混了。

    小国家有大梦想,他们也不想一辈子窝在沙漠里吃沙子。

    于是,三个小国联合匈奴人,打算攻打西域都护府,给东汉政府点颜色瞧瞧。

    老规矩,国家有问题,皇帝又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群臣再次交头接耳,这次的商议倒是很一致。

    本着前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军事方式,大臣建议皇帝,不用惯着他们,不服就打。

    很快,皇帝派兵西上,迅速平定了叛乱。

    现在,民生问题也解决了,军事问题也解决了,皇帝终于有时间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儿了。

    值得表扬的是,这位心性温良,善于纳谏的皇帝并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爱好。

    他不沉迷女色,也不爱穷奢极欲,更加没有什么奇怪的小癖好。

    皇帝的业余时间只有一件事儿,那就是书法。

    并且,最关键的是,这位皇帝的书法不是随便练练,而是专业级别的。

    刘炟同志,是一个书法大家。

    他的书法自成一脉,笔法苍劲,笔势雄浑,世人称之为“章草”。

    而“章草”,就是中国草书的前身。

    而东汉,就宛如皇帝苍劲有力的书法,正式开启了他的盛世。

    这位皇帝一生勤政,颇有作为,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十分优秀的帝王。

    同样,和他的父亲一样,刘炟同志,很没有名气。

    前有秦皇汉武,后有曹刘孙三家,前有西汉雄图,后有三国乱世。

    人们一提到东汉,往往都是东汉末年。

    但其实,像明帝和章帝这样的优秀帝王实在不该被埋没。

    他们的故事也许没有那些古往今来的帝王精彩,他们的人生也许没有那些一生跌宕的皇帝传奇,但他们无疑才是,最可爱的人。

    爱人民,爱国家,这就是可爱的人。

    而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未曾改变。

    刘炟生于建武中元二年,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母为贾贵人。

    永平三年二月十九日,刘炟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三岁。

    刘炟年少宽容,爱好儒术,很受父亲汉明帝的器重。

    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日,汉明帝去世,刘炟即皇帝位,时年十九岁,是为汉章帝,尊嫡母皇后马氏(明德皇后)为皇太后。

    史称刘炟忠厚仁义,笃于亲系,而且其政令刑罚的确也是比较宽疏。

    例如依东汉制度,官员贪污要禁锢三世,即三代人都不准为官。

    刘炟废除这项制度。而刘炟对官员和贵族的赏赐,往往超过规定的限额,造成国家财政的困难,且把这些负担都转嫁到人民头上。

    可见刘炟之宽疏,并非完全建立在原则之上。

    刘炟的一些政令刑罚,有时并非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在于灾祥谶纬之学。

    建初元年,兖、豫、徐等州发生严重的旱灾,赤地千里,饥民遍野。

    刘炟一方面调集国库粮食紧急救援饥饿中的人民,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讨解决办法,按照当时人们流行的看法,水旱荒年是由于阴阳失调,而阴阳失调又与政事有关。

    司徒鲍昱痛陈时弊:前几年治楚王刘英狱,抓人成百上千。

    这些人并不是都有罪,受牵连而坐狱的人恐怕有一半是冤枉的。

    那些判处徒刑的人远离家乡、骨肉分离,死了灵魂也不得安息。

    这就致使阴阳失调、水旱成灾。

    现在不如赦免这些刑徒,解除监禁,让其回家和亲人团聚,这样也许能致和气,使天降甘露、解除旱情,免除黎民百姓的痛苦。

    尚书陈宠也上疏说:“治理国家大事就如调整琴瑟的弦一样,弦调得太紧就会崩断,刑罚太严也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建议陛下进一步宽缓刑罚。“

    刘炟听从他们的建议,大赦天下,宽缓刑罚。

    刘炟在位期间,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

    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五十余条。

    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

    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

    汉明帝时,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使西域诸部归服,中央政府在该地建立都护府。

    不过,该地仍是不断发生战乱,局势颇不平静。

    刘炟即位之初,边关再起纷乱,焉耆、龟兹、车师等联合北匈奴,攻打中央政府的军政驻地,形势颇为吃紧。

    刘炟召群臣商议对策,众人皆欲暂缓,惟有司徒鲍显力主马上增援。

    刘炟采纳鲍显的意见,派兵西进,解救了边关危机。

    不过对于是否继续经营西域,刘炟举棋不定,大臣们也有争论。

    由于确实存在人力和物力上的困难,刘炟最终还是放弃了西域,诏令滞留西域的汉朝人员回国。

    这时班超住在疏勒国,也接到撤退的诏书,他收拾行装,备好马匹,准备返回久别的祖国。

    在西域生活多年,他有些依依不舍,西域人民也爱戴和尊敬他。

    听说班超要回国,疏勒国人民惊惶不安,因为班超对付匈奴有办法,班超一走,又要永无宁日了。

    疏勒都尉抽出长刀,满面流泪,对天长叹道:“汉朝使节弃我而去,我国必为匈奴所灭。与其后日死亡,不如今日魂随汉使,送其尔归!“

    说罢,即引刀自刎。

    班超虽然也难舍难分,但王命在身,只好拨转东行。

    不久到了于阗国,于阗人民拦道迎接班超,听说他要东归,都失声痛哭,就近的人们伏地抱着班超坐骑的马腿,不让他离开。

    班超无奈,只好留下来,同时上书刘炟,请求他留屯西域。

    刘炟同意了班超的请求。

    班超在西域团结各族人民,有效地遏止了北匈奴的侵扰。

    西域各国除龟兹外,都愿意臣服于汉。

    建初六年,班超在疏勒上书汉章帝,请求派兵支援,降服龟兹,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意图。

    刘炟支持班超的计划,征集吏士前往。

    适时有平陵人徐干自告奋勇地到朝中上书,愿意立功异域。

    刘炟大喜,立即命令他为假司马,率领一千多人组成的远征军,西去驰援班超。

    在西域诸国中,乌孙最为强大,班超又请求刘炟遣使慰问乌孙国王。

    刘炟同意,派遣使臣前往乌孙。

    乌孙国王非常高兴,于建初八年,派遣使者回访汉朝,表示友好。

    在西域,汉朝得到这样一个大国的支持,刘炟觉得非常称意。

    于是他提升班超为将兵长史,授予他代表东汉政府在西域行事的权力。

    由于同汉朝中央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由于乌孙的内附,使班超在西域的威望大增。

    西域诸国都愿意接受班超的节制,这样就为以后的东汉政府再次打通同西域的密切交往铺平道路。

    刘炟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

    这时思想也比较活跃,如王充等。

    此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刘炟还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

    因为明、章两代大体承继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

    但由于过分抬高儒教,致使一些官员求虚丢实,开始腐败。

    而且刘炟过于放纵外戚,导致汉和帝时期外戚专权,种下日后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远因。

    他是光武帝刘秀之孙、明帝刘庄之子,史上素有贤君之名。

    他是在永平十八年八月明帝猝死之后即位的,在其统治的十三年里,东汉王朝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四夷宾服。

    后世史家将明、章二帝时代并称,誉为“明章之治”,追侔西周时期的“成康之治”。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有作为的英明之君,却在三十一岁的大好年华撒手人寰,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汉章帝死时才三十出头,按说正值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他的性情谦和、宽厚,对内崇尚儒学,对外恩威并施,为政风格与汉文帝很类似。

    如果他能像汉武帝一样长寿的话,东汉帝国的前途必将无限光明。

    但遗憾的是,随着他的早逝,东汉帝国的黄金时代戛然而止,就此结束,逐步陷入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互相恶斗的混乱局面,最终陷于覆灭。

    可是,汉章帝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史书对此讳莫如深。

    在《后汉书·章帝纪》只有短短几个字:“(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三十三”。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则说:“壬辰,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三十一。”

    两书说法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章帝的年龄有差异。

    这是因为古人计算年龄常用虚岁,所以常有一到两岁的差别。

    基于对司马温公历来严谨的高度信任,一般《通鑒》与史书发生冲突时,史家大多以《通鑒》的说法为准,本文也不例外。

    简单地说,汉章帝的死亡原因,官方的说法正式是病死的,但他死的很突然,很蹊跷。

    他的死亡前后还是留下了很多异常事件,发人深思:

    就在几天前,还召见了入朝请安的三位亲王。

    一向好端端的,怎么会猝然驾崩呢?

    要知道,皇帝的身体一直很健康,就连哪怕连“不豫”这样稍微有点小病的情况都没有呢。

    遗诏中让窦宪担任大将军,临朝辅政。

    皇后的几个兄弟窦景、窦瑰等都提拔成为中常侍,负责宫禁宿卫重任。

    进入新的权力中枢的全部是窦氏家族成员,没有一个原政府高级官员。

    这种做派,与光武、明帝去世的时候的决定大不相同。

    这份遗诏究竟是真是假呢?

    要知道,章帝生前一向重视刘氏诸王的亲情关系。

    丧事还没办完,就要把他的骨肉兄弟们赶走,是何道理?

    如此做派,于礼不合,与理不通。

    第四,既然要赶走刘氏诸王,就应该一视同仁。

    要走都走,要留都留。为什么要单独留下了齐王刘晃、利侯刘刚、都乡侯刘畅三人?

    在国家大丧期间,都乡侯刘畅为什么胆敢招摇过市,频繁出入上东门一带皇家禁院?

    第五,几年前,先帝刘炟早就颁下严令,废除官员留宿值班制度,夜里的值班工作,一律改由宦官担任。

    而先帝尸骨未寒,窦氏兄弟就集体夜宿宫禁之中,就算他们几个是亲属,也不怕淫乱宫闱吗?

    好吧,就算窦氏是皇亲,又是特殊时期,不算违制。

    那么为什么像步兵校尉邓叠、侍中郭举也夜宿宫闱,把他们这些外人招引进宫,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第六,为什么皇太后窦氏在居丧期间,不依礼法在宫里守节,却是频繁出入上东门附近的皇家禁院别墅,她究竟在做什么?

    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些异常迹象,不能不引起当时朝廷重臣们的怀疑与猜测。

    实际上,章帝的死讯传出,当时的三公太尉宋由、司徒袁安、司空任隗都很震惊,他们也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的。

    近几年以来,章帝几乎每年都要出巡,马不停蹄往外跑。

    在章和二年新年到来之前,他刚从外地巡视回来不久。

    正月,也就是短短的一个月前,他还在洛阳回见了前来朝拜的济南网刘康、阜陵王刘延、中山王刘焉。

    因为他对三位王爷的待遇太好,还引起了大臣何敞的不满,向他提了很多意见。

    在接见三位王爷的时候,章帝谈笑风生,哪里像是个有病的人?

    此外,因为他对三位王爷招待的太好,赏赐过于优渥,尚书何敞上奏反对,奏章告到了太尉宋由那里。

    宋由虽身为三公之首,但此人一阿依附窦宪。

    因为没有得到窦宪的授意,弄得宋大人也是不知所措,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事情闹到朝堂上,君臣之间可是打了一阵子嘴仗。

    此外,章帝爱好文学,尤其喜欢读辞赋,很赏识崔絪、班固、傅毅等几个文人。

    就在不久前,他还亲临国舅窦宪的府上,召见了崔絪,答应说过了年就给他升官,专门从事文书工作。

    崔絪为之感恩戴德,一心盼着这一天。

    谁知这才过了年没几天,章帝居然驾崩了?

    章帝这一死,崔絪出仕的事情也就泡汤了。

    如果说皇帝有病,是个快要死的人,崔絪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

    种种迹象表明,章帝之死大有可疑之处,令人疑窦丛生……

    总之,从史书的记载来看,章帝的不像是病死的。

    事隔两千年,证据可能早已湮灭,似乎很难追寻。

    但是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断简残章中留下的蛛丝马迹,获悉章帝死亡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