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隐尘

学《世说新语》

    清晨,晨曦朝露,诗婉醒了,太阳重新洒满这片竹林,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昨天的清心坪撒满了落叶,石凳上还有昨夜留下的露珠,门前的栀子花依然散发着阵阵清香,清晨,好清爽。阿妈早早的起来煮好了粥,还有把昨天大嫂拿过来的羊奶煮沸,放了些许糖,然后又放了几片干陈皮。待诗婉洗漱晚,阿恒也刚好醒来,哇哇大哭。诗婉把阿恒抱起来轻轻的哄着,阿妈把羊奶端过来,轻轻的吹着,待羊奶微凉,一小勺一小勺的喂给阿恒喝。不一会,就喝完了,小家伙喝的很开心,呵呵的笑了几声,母女俩相视而笑。阿妈抱着阿恒,对诗婉说:“今天你要去上课,快去吃饭吧!”诗婉嗯了一声,早餐只有粥和葎草,诗婉吃了两碗。吃饱后,对阿妈说:“阿妈,那我先出发了!”阿妈说:“莫要给夫子舔麻烦!”“知道啦!”诗婉蹦蹦跳跳的向私塾走去……

    到了私塾,夫子还没有来,诗婉就找了个桌子坐下。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的眼睛里有些闪躲,左顾右看,看见诗婉,问:“我这是迟到了吗?”诗婉连忙说:“没有没有,你是第二个来到这里的,快过来坐!”小女孩明显有些害怕,但是接触到诗婉真诚的笑容,她便收起了害怕的样子,坐在诗婉的旁边。等小女孩坐下,诗婉就介绍自己说:“你好,我叫陈诗婉,你叫什么名字呀?”小女孩怯怯的说:“我叫沅芳芳,”诗婉又问:“那你今年多大呀?”沅芳芳:“我今年八岁,”诗婉:“我今年十岁,若是按岁数的话,你得叫我一声姐姐哦!”诗婉笑着,而沅芳芳也感受到了诗婉的真诚,笑着叫了一声:“诗婉姐姐!”两人相视而笑。不一会儿,又过来了三个男孩子,但是秉承着男女有别的思想,并未多大交谈。有两个是兄弟,一个叫顾小川,一个叫顾小城。而另一个男生是他隔壁家的,他叫邱杰。又过了几许,陆陆续续的来了几个。然后,夫子来了,夫子说:“上课,”众人:“夫子早!”夫子点头,示意坐下。然后,夫子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世说新语》第一章:德行第一”“陈仲举言为士,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儒子所在,砍先看之。主簿白:群情砍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夫子在上面讲着,众人在下面听着,但是其中的意思,可能除了夫子,也没有其他人能明白了!众人抄好了,夫子说:“嗯,我们学下一章,有空可以多看看,看多了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沅芳芳小声的问诗婉:“诗婉姐姐,你知道夫子说的是什么吗?”诗婉看了看沅芳芳,又看了看自己抄的,说:“一知半解……没事,妹妹看多了,也会明白的。”沅芳芳嗯了一声,并没有说什么,继续听夫子讲课。夫子:“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诗婉皱眉,沅芳芳看着皱眉的诗婉,大哥是知道自己没戏了。然后,夫子说:“我们再讲一章,讲完这一章,大家就可以回去吃午饭了。”早就被夫子的课难到脑子都要想到秃头时,听到这句话好像如蒙大赦。夫子开始讲:“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如汪汪万倾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之广,难测量也。”夫子讲完,说:“下课!”众人才回过神,起身说:“夫子安行!”夫子走后,众人才回家吃饭,但是一个个都皱紧眉头,有点甚至抓耳挠腮,很难很快消化夫子说的知识。

    诗婉也一样,也是皱着眉头,若有所思。这时,沅芳芳追了上来,说:“诗婉姐姐,你明白夫子今天说的是意思了吗?”诗婉:“都是一知半解,我也不是很明白……”沅芳芳:“我一点都听不懂,唉!”诗婉:“多看几遍,回懂的。”不一会儿,就走到了一个岔路口,沅芳芳说:“诗婉姐姐,下午见!”诗婉嗯了一声,便向山上的家走去。一路上,清风使竹林微微摇曳,叶子沙沙作响,伴着鸟儿的清脆悦耳的叫声,还有远方竹林里传来几声鹧鸪,却解不开少女的眉头紧锁。不一会儿,就回到了家,说:“阿妈,我回来了!”阿妈抱着阿恒出来,说:“回来啦!今天学习得怎么样?”诗婉:“夫子讲的课比较高深,需要去好好想想,琢磨其中的意思。”阿妈说:“不着急,慢慢来,你看阿恒也不是一天就长大的对吗?”诗婉笑了笑,用食指挑了挑阿恒的脸,小家伙呵呵的笑了一下,额头的莲花印一如既往的显眼。阿妈说:“快去吃午饭吧,下午还要上课!”诗婉嗯了一声,便去吃饭去了,诗婉吃着,而阿妈在旁边陪着,诗婉问:“阿爹呢?”阿妈说:“今天他拿了一把锄头去挖负鼠去了。”诗婉哦了一声,便低着头吃饭,阿妈在一旁抱着阿恒,看着诗婉吃饭,微微笑着,眼里都是柔情……

    下午,夫子来了,他讲了一篇《诗经》里的(关雎),后面的诗婉有点难理解,但是前面两句诗婉很喜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婉读完,轻轻地笑了几声,而反观沅芳芳,一直在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看着她急的样子,诗婉安慰说:“慢慢来,会理解的!”之后夫子讲了几个小故事,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陈诗婉又与沅芳芳同行而归,期间,沅芳芳说:“真羡慕诗婉姐姐,这么快就明白了夫子教授的课文!”诗婉安慰:“我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也不比你知道多少,你回家多看几遍,也很快赶上我的!”不一会儿,又到了中午的那个岔路口,两人相互告别。诗婉向山上走去,路上的竹叶沙沙作响,还有深山里传来几声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