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仙记:从找到天命意中人开始

第十九章 不速之客

    看着正枕着自己腿睡得迷糊的二宝,感受着二宝发烫的身体,心事重重,潮湿的屋棚处处漏雨,孩子们的未来暗淡无光,勉强带出来的储量所剩无几,打量着他们的原住民充满警惕。

    二宝娘的事情还没处理,有缘人也不知道此时身在何处,身为大家的主心骨,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雨还在下,一点停下来的迹象都没有,傍晚时分,阳光透了云层撒下了一点光,就像妙严师傅留下的物资,看到了一点希望。

    几个汉子,破衣烂衫,光着脚,拿着干柴棒、铁头棍,为首的高瘦汉子,少了个眼珠,头上扎了个麻布头巾,有些吓人。

    “管事的呢?”

    马凉看着高个瞎汉,盘腿坐着也未起身,只是在营地口,挂了那把生锈的大刀,张嘴问道:“干嘛?”

    “不干嘛,新来的,有新来的规矩。”看高瘦汉子扫了一眼老乞丐,继续说道,“寺内的师傅们,给了各位一个安身的所在,悯居的哥哥们,给了大家一个立命的所在。”

    要保护费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当下的情况。

    把二宝的头轻轻放在衣服包上,站了起来,特意把特制匕首拿在手上,以他的身高,直视着瞎汉说道:“什么标准?”

    高瘦汉子眼神有了一丝闪躲,开口道:“都是穷苦人,你们看着给吧,有个交代就行。”

    马凉转回竹棚,在包裹中寻了一会,拿出一根一尺半长的猪尾巴,放了几天,依然散发着腥臊之味。

    把猪尾巴塞在汉子手里,顺着中指,偷偷递了一枚铜板过去,反手握上他另一只手,说道:“还望好汉多观照,你看我们老弱病残的,要不是遇了山匪,也不会落到这么个田地。”

    攥紧瞎汉的那只手紧了几分,瞎汉吃痛,反复抽了两下才勉强抽了出来,嘴上赶忙回道:“好说,好说。”

    萝卜加大棒,山野猪的尾巴是利也是威,一般人搞不到的山野猪他们有,是威,拿出来做利头,怎么都足够,相当于拿着新鲜的虎鞭抵一顿早饭钱。

    而那一枚铜钱是让高瘦汉子注意说话,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混口饭吃。”瞎汉明显脸色白了几分,接下来小庙众人不好惹的形象便由这位“好汉”代为散播了。

    闲汉走后没多久,营地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看着面前少了一只左臂的马武,腰间挂着一把长刀,站在细雨里看着他,马凉眼睛突然有些湿润。

    马武消瘦了不少,缺了左臂的袖管绑在裤袋上,用一根牛皮绳绑着,看着他的眼神透露着关心,也掩盖不住深深的疲倦。

    “二哥,这是老乞丐。”马凉挠了挠头,有一尴尬。

    老乞丐笑着向马武拱了拱手,马武也郑重的回了一礼:“多谢前辈关顾,两个不成器的弟弟。”

    瞎汉带来的人里有一个马家的外线,回去禀报了此事。

    马武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带着族内的医生赶了过来。

    大家族的底蕴就是不一样,在马氏的照顾下,所有孩子都保住了,至少命都保住了。

    特别是二宝,用完药高烧便退了下去,睡得很安静。

    和马武寻了个安静的所在,咬着一根狗尾草躺在地上,马武撤了随身的长刀,坐在一侧,两人相对无语,此事雨已歇,孤月高挂。

    “小六?”马武开口问道,只是声音少了些许底气,“你,是小六吧。”

    “我不是你弟弟。”实在有心不忍心,如果不是自己,马武不会绑架杨飞燕,也不会因此家破人亡,更不会丢一只手。

    只是脑子里两世记忆混杂,内心的痛苦与不忍,让他脱口说道:“二哥的好,小六都记得,小时候二哥自己都不会水,却跳河救我,被其他家的孩子欺负,也是二哥帮我打回来。”

    “只是如果没有我,大妈就不会死,都是我的错。”说着两世的记忆又开始重叠在一起,母亲的脸在脑海中重合,是否原主的记忆太过深刻,眼泪顺着眼眶流了下来,落在了马武眼底。

    马武单手一把抱住马凉,感受到他的泪水滴在了肩上,马凉不自觉双手环住了他,这世的哥哥。

    “小六,别怕,我们团聚了。”马武的话,在耳边响起,不知不觉内心多了一分平静。

    独生子女的他,一直都憧憬有个哥哥,能毫无保留的维护自己。

    现在,他有了。

    随着和马武深入的交谈,知道了更多马氏的计划,大伯与父亲的报仇计划,马氏最后的力量,给大周皇室的一个大大的“惊喜”。

    江湖上关于马氏的消息,都是马氏故意放出去的烟雾弹,这个藏在深海里的庞然大物,终于要动一动了。

    而这一动,将掀起了一场事关大辽与大周的惊天巨案,因此而死的上仙,异人数不胜数,被牵连的凡人更是数以百万计。

    而马凉,只想好好睡一觉。

    马氏给孩子们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地方,更靠近马氏营地,更靠近水源和食物补给,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而去。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而充实,因为马凉又想到了一个更花俏,更折腾的点子。

    完全是这几天闲着没事干,天天逛观圣山脚和营地所得到的灵感。

    且说这观圣山,有名的佛教圣山,高耸入云,信众起早登山,晌午才能到寺内礼佛,再加上佛寺庙宇,宫殿连绵,正儿八经观光礼佛,至少得提前安排数日的行程。

    除非一大早登山,简单拜拜,立刻下山,才能勉强在当天走个来回。

    此时正值一年一度的观圣岁诞,从六月里一直到八月尾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都纷纷来此,许愿的许愿,还愿的还愿,一时间观圣山车马络绎不绝。

    有人住山顶佛寺,自然有人住当阳城,往来车马络绎不绝,而亲自登山,则是证明自己虔诚的不二法门,也是历来的习俗,这就造成山脚经常停了很多车马,人吃马嚼的,就得观圣寺代为处理,素食简餐,主人家在山上住个几日,车夫伴当便在山下等上几日。

    寺庙本属皇产,有专门的佃户,每年粮租田供,僧众自然不缺吃喝,再加上每年还有皇宫的赏赐,让马凉寻着了商机。

    他要在山脚搞个小型市场,他称之为:

    “观圣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