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仙记:从找到天命意中人开始

第二十章 知道却不会说的秘密

    面前一人半高,身长五尺,八条腿的鹿形野兽,此时正伏低身体,盯着马凉的右手,在他的牵引下,一步一步接近一块空地。

    尖尾鹿,嗜食野鼠、刺兔,林间极少能遇见的稀有生物,味美肉鲜,七彩鹿角价值千金。

    借着空气中残留的一点气味,模拟出一只受伤小动物的逃跑路线,引着这头成年的角鹿跟了上来。

    稍有风吹草动,以角鹿的速度,消失在丛林之中只需不足一秒。

    刚开始角鹿谨慎十分,跟跟停停,但是行进路线上早就涂抹了一丝新鲜的血液,总在角鹿觉得要跟上的那一刻突然丢了踪迹,然后留在地上的血迹又重新勾起了它的胜负欲,来来回回就让角鹿上了真火。

    终于在前方的空地上瞧见了躺在那里的刺兔,一种浑身长满刺的兔子,一动不动。

    角鹿也一动不动,耳朵摆动,似乎在听着周围的动静,鼻翼开合,感觉着周围的气味。

    此时刺兔突然又爬了起来,往前爬了几步,拖行的地上留下一条血迹,只是一瞬,角鹿感觉到了刺兔爆发出的生命力,后腿发力,似乎要窜进面前的地洞。

    角鹿不再犹豫,八脚发力,直冲刺兔,嘴角张开,露出两排尖牙。

    “哗啦。”

    “逮住了,逮住了。”有个童声大喝道。

    不知从哪里窜出来,浑身涂满泥土的汉子手持爬犁、尖木棒冲向洞口一顿乱砍,直到洞内再无声息。

    这种生物腿力无敌,等它反应过来,跳出深坑,立马就能在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见。

    看着众人把尖尾鹿处理好,马凉和二宝也跟着回了营地。

    此时安排出去打猎的队伍,也都前后脚回来了,带回来一堆稀奇古怪的生物,着实让马凉大开了眼界。

    六只脚的乌龟,脸盘大的蜘蛛,四条腿的蛇,还有两个头的鱼。

    虽然早已见怪不怪,毕竟是见识过四条腿的大雁,六条腿的犬,还有一人高的山野猪,但是见到新鲜玩意儿,依然让马凉十分好奇。

    孩子们逮了好多八角虫,还按马凉的吩咐,搞了好多地盐矿石块,和各种稀奇古怪的树叶。

    这些可都是马凉花了好几天,从营地的厨子、老农处打听来的好玩意儿。

    为了能把自己的经营理念推销出去,几乎动用了所有马氏的关系。

    不但团结了悯居的居民,安排了帮闲,工人和有过商贩经验的,搞起了属于自己的酒肆、茶庄、水果摊、歇凉棚。

    悯居的闲人多了一份吃饭的营生,一时间悯居气氛多了许多和睦与团结。

    而这一切也让马凉感受到了马氏力量的强悍,这超强的动员能力和钞能力,百足之虫。

    当然他也没有闲下来,不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榨汁机,还利用搞来的粮食酒,加了果酿,提纯出高纯度的果酒,就是不管他怎么藏,老乞丐总能在不经意间摸到。

    利用清凉的山泉水,做了简易的冰镇降温机,原理就是利用低温泉水和盐,加上一点化学反应把新鲜榨汁的水果迅速降温处理。。

    类似这样的小设计不胜枚举,这才是真正属于马凉的外挂,虽然阿沁有些不理解,但是也被这些及其巧思的小玩意给震惊到了,一直在问东问西。

    看着可拆卸的活动露天酒肆摊,简易的大排档,拆卸容易,手中拿着青旗,上面不是“茶”字也不是“酒”字,而是个“烤”字。

    这些都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在树影青葱,遮天如盖之处,用竹子建的讲书堂,全竹构造,竹制顶棚,利用排风器原理,做了个简易空调,只需牛一头,绕着磨盘转圈,借着鼓风机扇进来的冰凉水气,讲书堂便成了避暑之地。

    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登台的地方,借助这些闻名当阳。

    寻了个僻静的所在,马凉坐在石凳上,打开手中的包袱,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一件摆在面前。

    “阿沁,接下来就要靠你了。”看着面前的物什,双手合十,“哈利路亚,佛祖保佑。”

    “公子,你确定要这么做嘛?”

    “是,来吧。”

    语气坚定,不容犹豫。

    “好吧,就按照公子的想法来。”

    拿起放在青石上得眉笔,在阿沁得帮助下,开始按照内心的想法,正式动起手来。

    点墨清脆,说着马凉理了理自己一寸长的眼睫毛,素颜才是王道。

    剑眉星目多了几分柔软,侧颜显得更加英武。

    最后换上一身青衣书生服,戴上文士冠,两髻垂落肩膀,手一抖,白扇上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怎么样?”

    看着铜镜里的自己,与上一世被称作“哥哥”的艺人有一些重合。

    只是许久才等来一声叹息,不知是感叹马凉还是在伤怀自己。

    回了营地,众人看马凉都一副震惊模样,营地里的女眷都纷纷来偷看他,搞得他恨不得用脚趾抠出个三室一厅。

    只得躲的远远换回那身素衣,还特意给脸上涂了泥灰,才敢回营地,回来的路上被一位不认得的小闺女拦住,询问佳公子的住处。

    算是一场意外的插曲。

    看着如火如荼的营地,接下来就是为这件事办个许可证,找个靠山,上观圣寺,找监寺方丈,毕竟整座山都是观圣寺的产业。

    马凉带着马武、二宝,在竹屋找到妙严师叔,说明来意,奉上一些难得的药材,让师叔代为引荐。

    皮肤白皙的光头青年依然坐在屋前,见师叔看了他一眼转头对屋内喊道:“印光,带他们去找护法殿的真源师叔。”

    没一会印光出现在门口,正擦着湿漉漉的手,见是他们顿时笑了起来,简单的收拾过后,便带着他们正式出发。

    看着石门上“有缘客”三个大字,众人拾阶而上,观光旅游总是能让马凉心潮澎湃,就像上一世一样,每次旅游都能让他激动万分。

    一路上印光叨叨着观圣山,他所知道的一切,显示从“有缘客”开始。

    原来坐在门口的光头和尚,是他师兄印赎,仗着俗世的叔叔,根本不把师叔放在眼里,每日晚睡晚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是抱着话本小说,就是干坐着发呆,美其名曰,修行修心。

    这竹屋一大票子事情便落在了印光的身上。

    说着便过了半个多时辰,来到了第二个石门,“客有缘”,抬头看了看依然远在天边的佛寺,众人有些喘了。

    休息片刻,印光继续介绍起大寺。

    观圣寺,古传是观圣大仙所建,救苦救难,恩泽百姓,在观圣山寻到通往桃花源的去处,让当时兵荒马乱的受苦百姓,能借此躲避灾祸,那里水草丰美,万物生发,四季如春,仙鹤齐飞,真是人间仙境。

    没有酷暑寒冬,没有疾病痛苦,只有吃不完的食物,喝不完的美酒,只是桃源圣地没有观圣大仙,从不主动开门,后观圣大仙得道升仙,得道的那日,降下法旨,桃源百年一开,以解世间百姓之苦,于是众人便把观圣大仙得道那日,定位圣诞,每年祭祀,感谢观圣大仙造福百姓。

    正当印光胡吹大仙功德时,二宝开口问道:“印光,桃花源真的存在嘛?”

    “真的啊,我也好想去啊。”印光很认真的回道。

    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唯物主义者,一肚子阴谋论的马凉笑着说道:“你见过。”

    “没,不过是真的啊。”印光一时有些焦急,红着脸说道,“有人真的回来的啊,不但长相年纪未变,而且身体健康,和大家说着桃花源有多美,多好,只不过桃花源一百年才开一次,后来那个人老死了,等不到再开门了,死的时候都说后悔出来了。”

    “今年就是开门年,到时候你就知道我说的是真的假的了。”

    “啥?真的?”二宝满脸不可思议。

    印光倒有些得意,擦了擦头上汗,笑着说道:“到时候我带大家观礼去。”

    马凉能感觉的出来,印光很想融入他们。

    “歇得够久的了,我们继续上山吧。”马武开口提醒到,此时日头正毒,宿在山顶可不是好主意,最近山上戒严,暂时不接待客人留宿。

    “对了。”印光突然大声叫到,吓了大家一跳:“有个活的,有个活的。”

    “不但活着出来了,还成了仙人,他就是现在在后山禁地修炼的,桃仙人。”

    看着印光得意洋洋的脸,马凉有些无语,第三道石门“缘有人”就在眼前,却感觉远在天边,又行了半个多时辰,巨大的玉雕廊柱方才出现在了面前。

    踏上最后一阶台阶,面前出现一个万人广场,青石铺就的地面,被细细的雕琢过的籽料,组成了一副巨大的万兽采青图,只是一角便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经过广场来到庙门口,数丈高的门廊紧闭,朱漆粉饰的门上装饰着数百个狮头门钉,门两侧摆着四座巨大的狮头龙身石雕,门廊上挂着块巨大牌匾,一人高的字体:观圣禅院。

    八根一人抱粗的朱漆木廊柱,各雕着一条五爪金龙,中间两根石柱上还刻着八个大字,左书大千世界,右书不二法门。

    夏日炎炎,迎客的侧门,几个洒扫的僧人倚着门廊,躲在阴影处休息,太阳正升到了最高处,广场正中间的巨大香炉,飘着袅袅青烟,让人不自觉心平气和了下来。

    看着跪在那里磕头的几个衣衫褴褛的人,正把手中几枚铜钱丢入香炉之中。

    印光上前与阴影里的师兄打完招呼,带着马凉他们,穿门过廊,又行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到了护法殿,此时马凉他们已经彻底失了方向感,只能跟着印光继续深入。

    入了护法殿,又走了长长的廊道,经过一片荷花池,最后才入了禅房区,又经过一路通报。

    才有个领路的沙弥,将大家带到一间禅房门口,轻轻敲了敲门,说道:“师祖,妙严师叔差人,是马家的儿郎求见。”

    稍停片刻,门内传来一位老者的回话。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