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选春秋

四十九章:不输诸葛玄玑

    朝堂上,李慕闻听父皇召唤,当即膝行而前,待到步辇前,方才起身蹲立在允德皇帝身前,允德皇帝一双枯瘦大手顺势扳住李慕双肩,李慕伸手向后抄住允德皇帝起身。轻!又重!李慕掂量着父皇的身躯,明显不足百斤,病痛折磨的他已几乎只剩了具骨架。心头沉重,他背起的不仅是允德皇帝这么一个人,而是这一世珍贵的亲情,而且明知不久便会失去。

    李慕缓缓背着允德皇帝,只不过两三步距离,便已到龙椅,李慕轻轻将父皇放在龙椅之上,忙闪到侧下旁三步之外。允德皇帝嘴角上翘,大殿之上丝毫无声。

    “太子至孝!吾皇万岁!”刑部尚书白敬轩突然撩动袍袖,跪倒在地,大喊了一声。

    “太子至孝!吾皇万岁!太子至孝吾皇万岁”……。

    群臣瞬间跪地,齐声高喊,便是高喜和荣亲王、慕容清也是如此,他们心中升起的是一丝由衷地羡慕。

    “平身吧!”允德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瞬间一扫那久病之态,双眼爆出一抹精光,且威势十足,一股深入骨髓的上位者的威严,瞬间弥漫在整座朝堂之上。即便如高喜、荣亲王等人,也不由被压制的低下头去。

    王者之气,群臣俯首。李慕似乎此刻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高喜、慕容清、荣亲王之流谋划多年、苦心经营却始终不敢轻举妄动,并非是什么时机不成熟,其实他们是怕,怕那个此刻高高在上,端坐龙椅,其实已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垂垂老着!一人,便可威压一坐朝堂。

    “靖王谋逆一案,朕已尽知!”允德皇帝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整个寂静无声的朝堂上每个人都听清。扫视了一眼满朝文武后,允德皇帝再次发声:“诚亲王弟!”

    “臣弟在!”

    “靖王李启私结党羽,暗制龙袍,妄图谋逆、着即布告天下,削去亲王尊号及一应爵位,王府中一应器物,钱粮,尽数封归内库,靖王府封闭府门,将李启发入宗正寺狱关押待审,任何人不得私纵探视,着将靖王妃发入冷宫,其余女眷奴役尽数没入掖庭。所涉党羽官吏,交付太子李慕全权处置!散朝之后便由王弟你带禁军,去抄检靖王府吧。”

    “臣,领旨!”诚亲王和李慕齐齐应声。

    “嗯!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议!”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近年,朕身体欠安,无力巡视,皇后性格绵弱,疏于管制,致使内宫事端频生,昨日朕下旨,命太子引亲卫、禁军抄检内禁,太子不负朕望,发现端倪,顺藤摸瓜连夜处置,靖王谋逆一案便由此告破。”

    “太子殿下聪颖,实乃陛下鸿福,我大齐之幸!”御史大夫魏东堂接口奉承。

    “太子不负朕望,可有人却深负朕心!皇贵妃慕容研,身居贵妃之位,利用协理六宫之便,暗中指使内务府总管孙谨,克扣宫人衣物俸禄竟达数年之久,所得钱物大半入昭阳宫中贵妃私库,用以资靖王李启行不法之恶,致使宫人衣几不遮体,食几不裹腹,我堂堂大齐内禁,竟似乞丐聚集之所。慕容研更是纵子为恶,德行俱泯!今孙谨已尽数招供,现羁押于内侍省看管;据孙谨所供,昭阳宫总管内监石富,为虎作伥甘为爪牙;更有内务府相关值守内监十余人,已尽数到案,现全部关在慎刑司中!丞相!依你之见,当如何处置为妥?”

    “砰”慕容清虽久历官场,此时也不由得不心惊胆战,急忙跪倒在地,叩拜道:“回禀陛下,贵妃娘娘乃臣之女弟,昔日臣疏于管教,致使其如此不尊国法犯下大罪,臣请依律重处,以彰国法,臣昔日教导不严,致使内禁有失,门楣蒙羞,请陛下降旨,治臣株连之罪。”

    “哼!也好!贪墨库银,资助逆臣,依律当夷三族!……”

    “陛下且慢!臣有一言进谏”。当即有一人出班上前跪倒在地。

    嘿嘿,正想找你呢,你自己到先跳出来了!这下到是省了老子不少口舌。李慕一见心中暗乐,因为这人正是慕容清在朝堂上的左膀右臂之一,户部尚书胡文志。

    “哦?胡爱卿有话直说。”

    “陛下,臣以为,贵妃娘娘贪墨一说值得推敲,那孙谨获罪,为求自保胡乱攀咬也是有的。再者娘娘即便真勾连孙谨贪墨俸银,其所用也尽在靖……在皇子李启身上,这母子连心,天下哪有母亲不疼爱自己子女的?故贵妃娘娘溺爱亲子也是情有可原;李启皇子已成年多时,这谋逆之事非同小可,而陛下与娘娘又素来情深,试想李启皇子怎会将这等大罪之事告知于贵妃娘娘知道?所以娘娘这资助逆臣之说更不能成立。天下父母无不望子成才心切,若李启皇子为陛下独子,又有事求助于皇上,试问陛下可会推辞?而贵妃娘娘俸禄不足,又不忍皇子委屈,这才不惜铤而走险更是有情可原……”。

    “一派胡言!”李慕突然打断了胡文志,侧身向允德皇帝抱拳道:“陛下,儿臣有一言上奏!这户部尚书胡文志正是靖王党羽,靖王府中所获密信,胡志文便是其中之一”。李慕回头看了一眼已是面色苍白的胡志文,轻笑一声道:“胡尚书,孤没记错吧?”

    “这……殿下…….陛下,陛下!微臣承认之前确实与靖王有书信往来。可那只是普通礼节性的往来,微臣绝不曾参与……”。

    “殿下人中龙凤,有人皇之姿。臣甚盼殿下能御极域内,以安国体,以正大位,臣愿以殿下之马首为瞻,以效死力,今虽内有丞相与臣等为卒,外有姜润等为援,皇帝虽恙,其势未衰,只待其龙御,便是大业可成之时。胡尚书,孤还用继续背下去么?”

    胡志文此时恨不能生吞了靖王李启的心都有,这个笨蛋,你看完这些秘信就不知道是要及时烧毁的么?然而此时的胡志文已再也顾不上李启是不是笨蛋。因为他已经没有机会去辩证了。

    “大胆!逆贼怎敢?,”允德皇帝怒喝一声。

    “陛…….陛下……陛陛下饶命!”胡志文此时早魂不附体,吓得是屎尿齐出。

    “哼!朕已下旨,靖王党羽尽数交由太子发落!太子,这等狗贼该当如何处置?”允德皇帝冷声问道。

    “回禀父皇,适才儿臣背诵胡贼书信,忽然想起,这信中尚涉及丞相还有个姜润。儿臣初涉朝政,尚不知这姜润是何人,但此中既与丞相有所涉及,不知丞相是何意?”李慕偏者头看向慕容清问道。

    “丞相……丞相救…..救我,丞相救我啊!”胡志文似乎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急忙爬向慕容清。

    “大胆!朝堂之上岂容你如此无状?来人!将这狗贼带下去,押入天牢好生看管,待孤细细审问!”李慕大喝一声。

    瞬间有镇殿武士上前,将不断嘶喊丞相救命的胡志文拖了出去。

    “哎呀!丞相,这胡志文必定是胡乱攀咬,孤以为即便书信中有所涉及丞相,也必定是胡志文深知丞相与靖王舅甥至亲,而私下猜度之语,丞相,孤猜的可有道理?”

    “殿下机智过人,臣佩服!臣不知胡志文为何书信中提及臣,可臣绝无扶持靖王谋逆自立之心!”慕容清心中恨及,表面却不得不做出一副谦恭诚恳的样子。

    这兔崽子!机智如妖,竟然不输诸葛玄玑,呵呵,太子如此睿智,朕虽死,心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