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六年

第三十四章 巴罗斯被敲诈疯了

    “巴罗斯,希望这次你来是给我带来了好消息!”朱林有点不耐烦的对巴罗斯说到,俗话说得好,温柔乡是英雄冢,任谁被从英雄冢里拖出来,都不会给对方好脸色的。

    “尊敬的淡水之主,弗洛伦西奥先生希望从您这里再买一批镜子。”巴罗斯恭敬的说到。

    这才短短的三个月不见,朱林的手下居然已经扩充到了两千直属士兵。这在远东已经算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了,要知道目前整个菲律宾总督府加起来都没有两千人(1603年菲律宾驻军只有1533,1644年达到顶峰,有2085。按照资料显示1600年从美洲向马尼拉补充了209人,1601年500,1603年150人,一共859人也就是说除了死亡的,菲律宾现在也就是1599年很有可能还不到七百人,也正是1603年,菲律宾驻军翻了一倍,西班牙人才有胆子屠华)。

    对于这些西方人来说,拥有甲胄和火器的军队就是文明人的军队,而没有的那就是野蛮人,是可以奴役的对象。

    虽然巴罗斯没有见识过淡水的士兵开过枪,但很明显他们背上背的管状武器肯定不是烧火棍,而是一种和火绳枪类似的火器,他也曾经向朱林提起过,但朱林只是淡淡的以军事机密回绝了,同时也下令任何人不得向外人展示自己的火枪。

    “等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弗洛伦西奥不是四个月前就回欧洲了吗?还有什么淡水之主,这是什么中二的称呼?”现在去欧洲都这么快的吗?后世的货轮也没这么快吧?那我还辛辛苦苦的准备搞飞剪船干嘛?不对啊!飞剪船去欧洲也得几个月吧?朱林脑子很乱。

    “呃,没有没有,弗洛伦西奥先生只不过在印度找到了买家,就把镜子出手了。”何止是找到了买家?

    印度的那些统治者简直富得流油。17世纪世界上最富的国家是莫卧儿,财政收入达到4亿卢比,折合白银差不多1.2亿两,那叫一个有钱。

    弗洛伦西奥一千两在他这买的镜子,给镶了个金边,搞了些装饰,转手就一万两卖出去了。于是赶忙让去濠境的船帮忙带信给巴罗斯,只不过弗洛伦西奥多了个心眼,说这是西洋镜,直接把东方摘出去了。

    “印度?行吧!”阿三朱林是懂的,毕竟前世也有不少阿三同事,那是一个阶级十分森严的国家。

    他有不少同事就是低种姓出身,靠助学贷款出的国。每个月的工资百分之七八十要用来还贷款,但这是唯一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同样是剥削,就是出来搏一搏,总比在家等死好。但这毕竟是少数,印度人的奴性是从雅利安人灭亡古印度就刻在骨子里的。高种姓统治低种姓,贱民子子孙孙都是贱民,哪怕是二十一世纪都没能改变,更别提十六世纪了。

    说到奴性重,小日本也不差啊!南棒也不错。嗯,要是再加上个越南和土耳其,靠!这不就是后世的油管五常吗?相爱相杀的油管五常!淦!针不错!

    “所以你这回来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还有,你们的独家代理权到底还要不要?对了,印度不属于欧洲,离这里太近了,那是另外的价钱。”朱林问到,一下子来了四条船,虽然还没卸货,但好东西肯定不少。

    “额……印度的独家代理权要多少钱?”相对于一个往返要两年的欧洲,明显五个月就可以往返一次的印度更受他们的重视。

    特别是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儿王朝,分封了大量的军事贵族。这个市场出奇的庞大,一百四十多面镜子足足给他们带来了一百二十多万两的利润,莫卧儿的那些王公贵族就差没在脸上写上人傻钱多速来了。

    “三年一百万两白银,一年不少于五百面镜子的购买量。”看到巴罗斯想要说什么,朱林抬了抬手阻止了他,继续说道:“先不要急着打断我,蒙古人是怎么管理一个国家的,我可比你清楚多了,没有油水,都要从石头里榨点出来,更何况印度可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他们多有钱,不用我告诉你了吧?我前段时间回了趟大明,才发现福建的海商居然也会跑南洋玩耍,那是真有钱啊!哈哈!”

    “三年一百万太多了,这样我们都赚不到钱了。”巴罗斯说的可怜巴巴。才怪!朱林在心里翻了个大白眼,赚不到钱你早走了!

    “那你说你能出多少?”

    “一年十万两?”巴罗斯试探到。

    “十万?你打发叫花子呢?欧洲给你六年三十万,那是因为太远了,我懒得去,就印度?不过两个多月的路程,你信不信我马上就可以回大明拉起一支船队自己去?区区蛮夷,欺我大明无人耶?”最后一句他是用汉语说的,但愤怒的语气却是表达无疑。

    “有话好说,有话好说,这不是谈判吗?”巴罗斯谈好的说到,虽然不知道朱林最后一句说了些什么,但那愤怒的样子是个傻子都能看得出来。

    这可是他发大财的金主爸爸,可不能随便得罪了。镜子生意他可是有三成的份子,这才短短的四个多月就赚到了快四十万两,可不能一时不察把后面的收入整没了。

    “一年三十万或者三年一百万,一次性付清,每年不少于五百面镜子。你自己选,但如果你只签一年,明年有其他的人想要,那就看谁出价高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要独家代理权,这样我也可以搞支船队去玩玩。”朱林不咸不淡的说到。

    “三年,三年,我签。”巴罗斯赶紧说到。“诚惠一百万两,请问这位客人怎么支付?”朱林也是属狗脸的,那表情说变就变,一听有一百万进账,这狗脸说变就变,马上就面带微笑的要收钱。

    “这次我从吕宋给您运送来了五百吨铜,按上次两百一吨的价格是十万零五千两,外加一千五百个朝鲜奴隶,是2250两。另外现银一万两千七百五十两,一共是十二万两。后续的银子我们会继续运过来。但可能得一个月的时间,或者您还需要什么其他的货物吗?我也可以尽量为您找来。”巴罗斯说到。

    这次他也是赶巧,一个朝鲜奴隶运到吕宋大概是二个西班牙银币,也就是一两四钱白银,但单从濠境去马尼拉就要半个月,但到淡水只要八天。正好有三艘刚从日本回来的奴隶船,他就一并带上了,人家不但包运货,他一个人还可以小赚一点点。

    虽然现在是逆风但去日本的船也有不少(真实历史上并没有这么多船,葡萄牙人搞得是拍卖制度,只有一艘卡拉克大帆船可以去,为了剧情只能魔改一下,不要喷,从印度到澳门也是一艘。一个来回要十八个月到三年,真要是这么写,节奏就太慢了。这样一趟可以弄到15到20万银杜卡特,差不多十万五到十四万两白银的利润。),将五六月份的广交会上整到的生丝运往日本,在运上白银回来,毕竟喝头汤的才能赚的最多,真要等到六月底到八月初的季风,那时候人就多了。而奴隶只不过是顺带的,谁让这两年日本的特产就是朝鲜奴隶呢?

    没错,广交会在明朝就有了,葡萄牙人从澳门出口的船货多数是在广州购买,当时的广州,每年有举行两次交易会,准许葡萄牙人参加。

    第一次交易会规定是在12月至1月举行,第二次是在5月至6月举行,会期可能持续数星期,甚至几个月,购货合同经常是提前一年签定,也可预付下一次交易会的定金。一般说来,葡萄牙人在冬天的交易会是为出口到印度、欧洲和马尼拉购置货物,而在夏天的交易会则为出口到日本作准备。

    朱林沉思了一下,他现在好像并不缺啥了。五百吨铜加上他从泉州搞回来的一千石,短时间内他是不缺铜了,他缺的是人口,是劳动力。

    虽然这一批送来了一千五百朝鲜奴隶,但对于整个淡水来说还是太少了。对了,他缺牛,目前大明的牛价在一头六两银子,但不是说你出价就买的到的,大部分的牛都是耕牛,都是有用的,整个石湖才给他弄到了十头,再就得去府城买牛或者去其他的村庄买了。

    “巴罗斯,你能搞到耕牛吗?我可以出十两银子一头的价格收购。只要你运到淡水来,一头牛十两。其他的我倒是不是很缺,基本都能在福建搞到。再就是人,我要奴隶,大量的奴隶。还有一样,我想要阿拉伯马或者安达卢西亚马。”朱林想了一下说到。

    “安达卢西亚马?”巴罗斯的眼睛瞪得和什么一样!

    在16世纪,西班牙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马。即使在西班牙、高品质的马主要也是有钱人拥有的。

    而且在16世纪,由于通货膨胀和对马具、战马需求增加的驱动下,马的价格非常高。

    始终昂贵的安达卢西亚马变得更加昂贵,经常是出价再高都买不到一匹该品种的马。

    “这玩意可是被西班牙政府作为一种外交工具的马种,这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我还是看看阿拉伯马能不能买到吧,但是价格肯定是要超过二十五两到三十两一匹了。您想要多少?”

    “三十两一匹?那来一千匹吧,但是我公母都要,公马不许阉了,种马我可以出四十两,但我只要两百五十匹。”朱林说到。

    “行,我尽量,您还有什么需要的吗?”像牛马奴隶这些,其实巴罗斯根本就赚不到什么钱,但为了维护好朱林手上这条线,他又不得不花一些人力物力甚至是运力去给朱林搞这些东西,因为镜子能够给他带来的收益实在是太大了。

    按照一年五百面镜子就是五百万两白银的贸易额,里面的净利润就有四百多万,他能分到至少一百二十万两,一百七十多万西班牙银币。

    那是个什么概念?意味着他会成为葡萄牙最有权势的大商人之一,他倒是还没有忘了那个分走了七成的弗洛伦西奥。

    不过也没事,弗洛伦西奥本来就是葡萄牙的贵族,他和造船厂的那个倒霉蛋一样是个子爵,不然也不会借钱给对方。

    不过他的家族是最早来到东方的葡萄牙人之一,所以在整个远东都是很有权势的,所以朱林的要求肯定也是他去办了,巴罗斯只管答应就好了。

    其实朱林但并不是一定需要马,他手中还捏着很多mod里的黑科技呢,像是阿帕奇,小行飞机,摩托车和那个一看就是废土风的4×4的吉普车就不说了,还有他后来mod中的重型卡车,大脚越野车,吃鸡里的蹦蹦和蟑螂车,还有什么太阳能直升机。

    飞机这辈子他都不会碰的,天上可不比地上摔下来可就没了。海上朱林倒是早有准备,一辆蟑螂车早早地就呆在了他的背包里,就算遇上了什么突发情况他也可以随时从空间背包中弄出来,只要他的系统里还有钱总能买到足够到一块陆地上的汽油。

    但汽车不是万能的,在没有道路的地方,你有别也没用,远不如马匹来的好使。

    所以在朱林把公路修到家门口之前他并不打算把汽油车掏出来。自行车都比它好用,至少你可以推着满山跑,而且加油也是一个问题。

    包括其实朱林手上还有各种机枪或者自动步枪,比如说铁管机枪,M60,Ak47,HK416还有勃朗宁重机枪。这些家伙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骑兵克星,特别是M60用上了大弹鼓后足足有200发的弹链容量,在配合上750发一分钟的射速绝对可以让草原民族从能征善战变得能歌善舞。

    问题是一把枪只带一个弹夹,如果需要备用弹夹就得自己做,而制作弹鼓需要机油,机油一瓶就要255,如果自己做机油,一瓶机油成本也要60,这还不算铁的消耗,一个弹鼓要用到四瓶机油就是240,全部算下来一个弹鼓差不多要270。

    快三两银子了,当然这是纸面价格,就算拿白银买差不多也要一两三四钱银子。这还不算子弹的消耗,真如果配发到班组,一个排一百人就要配十挺,就算一挺配一个额外弹夹,那就是十四两。

    问题是这四千发子弹还不够打一分钟的,但是如果用步枪,四千发够一个排一人四十发了。

    你以为二战的时候为什么栓动步枪还是主流?

    难道大家都是傻子?

    不知道机枪牛批?而是后勤压力太大了。

    朱林到现在才攒下来四十多万发子弹,十挺机枪两个小时不到就可以打光,这谁受得了?

    所以朱林现在只能苟发育,幸好现在从泉州和巴罗斯那里又搞到不少的材料,送走了巴罗斯后朱林叹了口气,又得苦逼的打工了。

    到仓库中将背包装满了以后,朱林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搓子弹,搓眼镜,搓镜子,至少得先把巴罗斯要的五百面镜子搓出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