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高中重开!废物研究生的逆袭

第11章 过年(一)

    大年三十中午,林星父亲林民在餐桌上大谈特谈他对庐河房地产的理解。常住江宁的亲戚并没有在庐河买房的计划,但这不影响林民的发挥。总体上讲,林民是看好庐河楼市的。虽然林民在大部分事情上都很糊涂,但这个基本判断没问题。在林星看来,虽然买房不如直接买比特币赚得快,但买房似乎更符合他们那代人的认知,炒比特币还带着些政策风险。房产的流动性很差,不适合频繁买卖,也不是想什么时候出手就能出手,但接下来几年暴涨的房价盖过了这个缺点。

    不过,林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谈了些看法,也没有特别卖力地权其他亲戚在庐河买房。总得来说,大城市的房子比小城市的房子更值得买。按这个逻辑,首选是上海的房子,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上海户口,林飞目前也没有去上海打拼的打算。其次是江宁的房子,林飞以后留在江宁的话,怎么说也得买一套,他们家自然是要买的。至于庐河,江宁人倒也不会特地来庐河买房,买了反倒有可能成为一个负担。

    “你们想在庐河买房的话,我们可以合作”,林民说,“我看庐河七中的房就不错。你们买一套,我们住那帮你们打理,也省得你们隔几个月就得请人打扫。”这实在是个馊主意。虽然林星一家在七中附近租了套房,但房租还很合理,不至于为两年多的房租就坑亲戚一把。而且这话的意图太明显了,反而显得林民很蠢。

    “好,有机会我们就合作,一起赚钱。”林星大伯给自己倒上酒,和林民干杯。

    酒越喝越多,林民的话也越来越多,话题逐渐从庐河楼市转到了林星身上,林民借着酒劲真真假假地试探。

    “以后林星要去江宁上大学了,到时候就请你们多多关照啊。林星,来我们一起敬大伯父。”林星只好朝自己已经空了的杯子里倒了点雪碧,拿起杯子给大伯父敬酒。

    “亲戚间就要互相关照嘛。等林星来江宁,我们给他在大学里买套房,现在大学宿舍条件不行啊。”

    “哪里哪里,不用那么麻烦,住你们家里就行了嘛。来,喝。”林民继续倒酒。

    “我们家旁边哪有什么好大学。林星以后也可以去上海嘛,上海好啊。”

    “上海十里洋场花花世界,正经做学问还是要在江宁啊,到时候也相互扶持一下。”

    “不去上海,也可以去BJ啊。林星以后考上京华大学去BJ,也是我们林家的骄傲啊。”

    林民把自己灌醉了,也没从亲戚身上捞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吃完饭就躺到了沙发上,脸通红。

    “开车送你们回去吧”,看着瘫在沙发上的林民,大伯母有些担心。“没事,没事,不用,我没醉。”几个词从林民嘴里蹦出,愈发让人担心。“我们自己回去就好,不麻烦你们啊。”陈红替林民回绝了亲戚的好意。

    林星离开爷爷奶奶家,和父母一起在公交站等公交。大年三十是没什么出租车的,虽然父亲林民喝醉了不方便走路但也没什么好办法。好不容易和母亲一起把父亲架回家里,父亲衣服也没换就倒在家里的沙发上。一会精神十足地骂人,一会又很困要睡觉的样子。

    刚刚还和亲戚谈笑风生,回家后就把亲戚骂了个狗血喷头。林民本来语言组织能力就不好,醉酒后更是不知道在讲什么。但在林星听他骂了半个多小时后,大致提取出了一些信息。林星得知,林民为了赚钱,想找亲戚借钱炒股,但是亲戚以好几年前借他的钱他还没还为由婉拒了。怎么说呢,这也不能完全怪林民。08年炒股亏钱确实不是能力问题,只能怪命不好,在错误的时间入场。但借钱炒股,就是林民的问题了。不过林民没什么羞耻心,借钱不还也不觉得怎么样,自己欠一屁股债也不觉得就矮别人一截,和亲戚见面照样谈他对股市、楼市的理解。

    事情到此打住还好,但林星听到了更绝望的事。此前他让父亲林民买点比特币存着不动,林民听了前半句话,又找了周围一圈人借钱,开始炒比特币。林星确信自己说的是,拿家里的闲钱买比特币,存着不要动,而不是找别人借钱做短线,但林民显然没有听进去。这几个月,比特币整体趋势走高,林民做短线买买卖卖居然还亏掉了将近10%。林星简直不敢相信,比起他林星,林民才更像是一个坐时光机从未来穿越回过去的人。林星只是以年为周期给出了比特币的大体走势,但林民却能够精确地高吸低抛。炒币时的林民简直受到了什么命运的修正力的作用,林星用时光机穿越回过去、企图用信息差致富的打算被不可见的命运之手捏碎了。半年过去,不但没赚到钱,还添了新的债务。好在这些钱都是找朋友借的,可以拿林民的老脸硬赖过去,不像银行贷款得还。林星看着在沙发上睡着的父亲,也不想再说什么,只是反省自己,不该用信息差赚太多钱,还是及早断了买比特币的念头。以后在父亲有买房的想法时,自己在身后轻轻推一把就好。未来是美好的,因为林星上大学、读研时,没听说家里欠了很多钱的事。于是这些钱要么是已经还完,要么是被林民赖掉,总之都已经在债主们的账单上从应收账款变成了坏账。

    年三十和年初一都是走亲戚的日子。中午是去爷爷奶奶家看父亲那边的亲戚,晚上是去外公外婆家看母亲那边的亲戚。一想到坐在饭桌上的全是自己的债主,林星就少了些过年的喜悦,也格外容易注意到一些对话隐藏的含义。至于林民,不知道是经常装傻导致真得变傻了还是怎么样,表现出来都是没听出催债的意思。喝点酒后,林民的话越来越多,基本每场饭局他都能主导谈话走向,最终就变成了他继续向亲戚提要求亲戚婉拒,倒也没给亲戚留多少催债的空间。

    林星自己是不同意父债子偿的观点的,炒股时买进卖出反复操作的快感都给林民占了,林星什么便宜都没得到,还要帮着擦屁股,真是岂有此理。林星想到了母亲陈红很多年后说的话,亏的钱都是夫妻共同债务,赚的钱就是自己的个人财产。不过这怪她自己择偶不慎,和林星抱怨林星也没什么办法。

    年初二开始,饭局就少了一些。至少不像年三十和年初一那样从早忙到晚。林星家里没有什么重要的世交要走动,这几天也就在家里随便吃吃了。林星想去找白雨涵,但母亲说和其他朋友走动最好等到年初五以后。这个年过得不尽兴,本来是好不容易的三星期长假,林星却不得不开始操心家里的经济状况。之前上大学、读研时,父母都完全没和他提这个问题,但林星总觉得炒比特币亏掉的钱,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以后还是尽量节约点,少吃几顿肯德基麦当劳。

    至于陈红,她对林星还是很满意的。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认识一堆在学习上没开窍的孩子,任凭家长往各种补习班里砸钱成绩都补不上来。与这些孩子相比,林星给家里节约了一大笔开销。在林星看来,与其说自己省钱,更应该说那些家庭不会理财。在子女教育上投资太多,可能是中国小城市家庭的通病,这样的投资很难回本。林民则经常给林星压力。与陈红不同,他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同事家孩子都多才多艺,学习又好,不上补习班照样考911大学。之前林星一反驳,林民就说他只是表达一个事实判断,没有要拿林星和别人家孩子比的意思。好在和班里同学混熟后,林星也逐渐打听他们父母的工作。林民再说谁谁家孩子没上补习班考上911大学时,林星就说谁谁家爸是处长,谁谁家里住别墅,神奇的别人家孩子总算从林民嘴里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