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高中重开!废物研究生的逆袭

第10章 寒假

    痛并快乐着,高一第一学期结束,接下来是长达三星期的寒假。读研以来,钟朝远只给林星放一星期的寒假。虽然和本科时将近两个月的寒假没法比,但三星期也不短了。仅看期中期末考试的话,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并没有给林星什么特别的优势。林星依稀记得,以前他就经常考班级前三,这次期末考试又是第三。书本的知识点林星全都掌握了,但有些题做着就是不顺手。

    “林星真厉害,全班前三名。”母亲陈红高兴地说。至于家长怎么得知孩子期末考试成绩的,可能是学校新买的什么软件的功能,通过短信告知家长,家长还可以在网页上查看一些数据分析。现在的大环境下,高中是特别的,高中生没有隐私也是可以理解的。林星有些不爽,但也只能默默接受。“林星将来能上京华大学啊。”父亲林民说。考全班前三是一个事实判断,没什么好评价的。但将来上京华大学更像是一个价值判断,林星不由得反驳几句。

    “爸,你知道京华大学在江南省一年招多少人吗?”

    “你都前三了还考不上?”

    “你们这些中学学文科,后来又做文字工作的,真是一点数字敏感度都没有。”林星有点无奈。“这么说吧,京华大学在江南省招一百人不到,理科考到全省前一百名才有机会去京华大学,大概率还要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你考不到前一百吗?你现在都是前三了。”

    “爸,这样。现在在七中,我是班级第三名,全校大概是二十名。你觉得七中前二十是什么水平?看上一届高考喜报就行了,也就勉强上个一般的911学校。在庐河市,七中前面还有一中、六中。放到全省看,江宁还有一堆牛校,其他地市的顶尖学校也比七中强。这么说吧,我中考,在庐河三千多名。你知道江南省三千多名能上什么学校吗?”

    “三千多名?你学习这么差?”

    “算了,跟你讲不清楚。”

    “林星,你现在是你们班前三,比中考三千多名的时候厉害多了。”陈红说。

    “行吧,但别对我期待太高。我现在这水平,放全省也就是911擦线。”

    “那我们开个三方会谈,记录下各自的新年愿望吧。”陈红提议。“林星,想考上911大学。”

    “怎么能是911?那肯定得京华大学才行啊,改成京华大学。”林民说。

    “你别改我的,写你自己的就行。再说学校的三方会谈,一般指学生、学校、家长三方,或是签就业协议时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我们现在算哪门子三方。”林星说。

    “我要写一部长篇小说。要求不高,在世上留存大概一千年,在文学史上留名就行。我现在看开了,钱不钱的无所谓,我写小说也不是为了钱。我们的严肃文学,不行。既然上帝给了我这样的才能,我就必须发挥出来,我要把严肃文学发展引向新时代。我不写,就是在犯罪,我对不起全国人民啊。他们都在苦苦期待我的作品,我却迟迟没有做出回应。”

    “林民,想写小说”,陈红说,“你去年说的是要当作家。”

    “我已经是作家了”,林民说,“只是暂时还没有作品”。

    “你不为了钱,我要钱。我要买车,我明年要买一辆车。”陈红说。

    新年愿望都写好了。如果林星没记错的话,这三个愿望全都没有实现。最扯淡的就是林星自己的考上京华大学。先不说林星实力如何,明年这个时候林星才高二,没参加高考谈何考上哪哪大学。其次是林民的写部长篇小说,再给他十年他也写不出来。最后是买一辆车。这其实挺契合实际的,但问题是此时林星家里拿不出买车的钱,甚至也拿不出贷款买车的钱。当然这不是问题,这里就体现出林星的优势了。钟朝远压榨他三年,最后总算干了件人事,造出时光机把林星送了回来。虽然超短线赚快钱林星不在行,但大致的经济走势还是熟的。买房的话,现在庐河大部分新楼盘都能买;炒股的话,随便买买,到15年的时候卖掉;买比特币最简单,买进去一直放着就好。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要先等个几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买车的事还是先缓缓吧。

    林星家的惯例,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要去见亲戚。有些人很烦穷亲戚找自己家要钱,林星就没这烦恼。因为林星父母都是混得最差的,林星父亲林民还找他的兄弟姐妹借了些钱没还。但一则林民自己脸皮厚,二则这些亲戚也不怎么主动提,这些钱拖着拖着也就一直没还。这是林星后来知道的,之前上高中时完全没听父母提过。

    大年三十,林星的亲戚开车从江宁回庐河过年,林星也和父母到了爷爷奶奶家。林星有一个堂哥林飞,在江宁师范大学上学,过年也回来了。江宁师范大学也是911院校,和林星本科母校差不多一个档次。但不知道是父母借钱不还的报应还是什么,林飞的人生比林星平坦很多。林飞上大学时认真学习,后来继续本校保研,毕业后到江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书。当林星还在江南师范大学钟朝远的实验室里继续读研四时,林飞已经在江宁师大附中评上中级职称了。江南师范和江宁师范一字之差,学校层次却完全不同。

    “大学生活怎么样啊?”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林星突然想找林飞聊聊天。虽然实际上林星才算是林飞人生的前辈,但大一新生更有朝气。林星读研时,每次和低年级本科生聊天,都感觉自己也充满了干劲。

    “大学生活不错哦,虽然也要继续学习,但比高中轻松些。大一时好好学习,以后还有机会保研。杂事也有,但还是很舒服的。”林飞对江宁师大的生活还比较满意。

    “你是在哪个高中上学的,当时成绩怎么样啊?”林星问。

    “江宁九中,在班里算学习好的吧。高考很重要,这三年要好好学啊。”林飞说。“搜一些信息,了解一下你们学校的水平,对自己大致高考成绩做个合理预期。高考是全省排名,不是看你在班里表现如何。填志愿也很重要,啊,这些对你还有点早。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学习,高考考个好成绩。”

    “你们当时补课吗?”

    “我的话,高一高二一直都在上补习班。到高三后学校基本强制所有人补课了。”

    “江宁也要补课啊。”

    “江南省的高中都差不多,江宁也没特殊到哪去。”

    “你们上学时,参加过学科竞赛吗?怎么样,对考大学有帮助吗?”

    “学科竞赛考得好应该会有帮助吧,我没参加过。我也不太了解。”

    “差不多了,上桌吃饭吧。”大概中午十一点半,一盘一盘菜陆续端上桌,陈红也招呼林星和林飞坐到位置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