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高中重开!废物研究生的逆袭

第29章 寒假集训(二)

    下午讲热学,物理竞赛的热学考得相对简单,林星听了会也没听到什么新东西。本科学完普物热统,好像也没有专门听物理竞赛热学专题的必要了。下午放学后,林星又在潘问天和一中其他同学的注视下,慢慢走上讲台拿起板擦,费劲地擦四块黑板。“六中的人怎么不上来擦黑板?”林星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他们消息闭塞,不知道。”潘问天说。嘛,这种封建迷信,不知道就不知道吧,知道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期末考试才过去一天,班级群里也没什么特别的消息,估计是成绩还没出。林星才上一天冬令营,就已经想回家了。说到底之所以放寒假,不就是因为外面太冷,让大家都回家暖和着吗?这个点还来上课,甚至到外地参加冬令营,真是脑子不好。学了一天物理,晚上也没有看费曼物理讲义的心情,在科大食堂吃完晚饭后,林星在校园里逛了逛。生疏了一年多,但多少还有点印象。也许应该去听一听讲座,检验下自己知识储备可还都在。

    接下来几天,林星维持了相当规律的生活。早起去科大食堂吃早饭、上课、吃午饭、上课、吃晚饭,然后在科大校园散步。新发现,这周末科大有一个凝聚态物理相关的学术会议。这年头,除了少数几个方向,几乎所有做物理的都可以划到凝聚态里,光看这个名字也看不出啥东西。大致瞄一眼报告题目,无非是这个材料表现出什么新奇性质,那个材料又有什么有趣的量子态。林星读本科时完全不觉得这个态那个态有什么新奇的,但还是在本科毕业论文里尬吹了一番。虽然意思不大,但一直上竞赛课,去听听学术报告换换脑子也是好的。

    星期五晚上有学术会议的晚宴,虽然硬去蹭饭估计也不会被赶出来,但林星还是表现出了绅士风度,等到星期六早上,才到报告厅找到靠后的位置坐好。林星不是正式的注册参会人员,也没去领大会报告单,只是跟着主办方的安排完整地听下来。科大的一个院士在开幕式上讲了几句话,但没有做报告,只是主持了两场。京华大学的方杰做了一小时的报告,他做的方向和林星的接近,但林星只听懂了前十分钟。嘛,听报告是这样,林星安慰自己。本科生听不懂报告正常,研究生也差不多只能听懂和自己小方向完全一致的报告。

    接下来是二十分钟的茶歇。虽然名字叫茶歇,但完全没有茶点。这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让参会的研究生和做报告的各大佬套磁。林星向来不会套磁,而且现在只是个高中生,这么早套磁也没什么意义。林星起身观察身边的人,方杰带着谁去找开幕式上讲话的科大院士了。“这是我的博士生,钟朝远。”林星听到熟悉的名字,立刻回座位,找出眼镜盒戴上眼镜,走到合适的距离观察。精神面貌和自己认识的钟朝远简直是两个人,但看长相又明明就是自己的导师。林星印象里的导师,和自己见面时总是愁眉苦脸,跟自己欠了他十万块没还似的。每天念叨的,就是林星没论文要延毕了,以及他自己没论文没法转正了。现在的钟朝远却一表人才,穿笔挺的西装戴眼镜,身体略微前倾,认真听科大的院士说话。

    林星记得钟朝远是研究时光机的。要不是林星自己考研调剂时偷懒了,根本不会报他的研究生。这个课题看着就很民科,不像正经人做的。但此时的钟朝远,好像还跟着方杰规规矩矩地做凝聚态物理的课题。林星又听了会,好像是偏理论的方向。林星自己固体物理和固体理论学得一塌糊涂,他们探讨凝聚态理论专业问题完全听不懂。虽然土博不值钱,但京华大学的博士也不至于沦落到江南师范大学教书,还是特聘副研究员,没直接给副教授。林星听他们谈话,科大的院士对钟朝远好像也还算满意。有真才实学,后来怎么混得去做时光机了,不知道这之后经历了什么。

    林星又往后听了几段,大概明白了他们的谈话内容。钟朝远没什么好套磁的,主要是陪他导师方杰的。方杰想当院士,现在先借各种学术会议的契机,和其他院士联络联络感情。人的贪欲真是无止境,方杰才评上杰青没多久,又觊觎院士了。此时的钟朝远大概也不会想到,他自己居然会有,为了当副教授而苦苦挣扎的一天。林星又听到一个有用信息,下午的一个分会场,钟朝远会做半小时的报告。

    上午的主会场都是大教授的报告,下午的几个分会场就成硕博论坛了。钟朝远毕竟是自己导师,现在也是京华大学的博士生,与其听其他研究生报告,不如给自己导师捧捧场。上午散会后,林星仔细看了看门口的海报,记下分会场地点。吃过午饭,林星走进分会场,是一个小教室。和其他人坐一起有些尴尬,像上午一样,林星也往后坐。在教室前排的,是报告人和与他们一起来参会的各学校研究生们。零零散散来了几个科大的本科生,和林星一样坐在后排旁听。

    钟朝远开始放自己的ppt,林星内心中突然涌出一股莫名的情感。两年前,林星还那么讨厌钟朝远,就是他害得林星研究生延毕、失去逆袭的机会。林星堂堂911大学物理本科,去江南师范大学,哪怕是跟一个摸鱼的导师,也能做出很好的科研成果证明自己。但钟朝远一直让林星搞那什么时光机,天天在实验室看着机器。安全规定不允许一个人在实验室通宵做实验,至少要两个人。钟朝远招不到其他学生,就让林星随机应变。每次不巧碰到实验楼物业的检查,林星就说自己是替学弟一会,学弟上厕所去了、出门打电话去了、见女朋友去了、被导师抓去骂了……现在过了一年半,看着仪表堂堂的钟朝远在讲他自己做的精美的符合科研审美的ppt,一堆彩色插图配合公式说明,把物理过程展现得清清楚楚,林星发现,现在的钟朝远就是他自己的梦中情导。

    林星穿越回高中,见同桌白雨涵的第一眼,都没有什么一见倾心的体验,反而是钟朝远给了他这样的印象。主会场大教授的报告,吹自己负责的项目多牛逼、从国家要了多少钱,但林星对这些不感兴趣。他喜欢钟朝远这样的,踏踏实实做好一个课题。半个小时的报告,钟朝远先用十五分钟,梳理前人成果,现在这个领域有哪些主要问题、他要解决哪个问题,接下来用十分钟,大致讲了下自己做出了什么贡献,自己的主要思路是怎么样的。最后五分钟,钟朝远做了简单的前景展望,提出了几个新问题,还预留了同学提问的时间。

    坐前排的人没有举手,林星鼓起勇气举手,问了钟朝远一个问题。钟朝远说细节很烦,一时半会也讲不清,翻到ppt最后参考文献页,给林星圈了几篇论文。林星拿出手机拍照,准备回去后有空看一看。“钟老师,方便留个邮箱吗?”茶歇时,林星去找钟朝远。其实林星还记得钟朝远在江南师大的邮件,但现在肯定联系不上。“啊,好的,我给你写一下?”林星打开手机记事本,把手机递给钟朝远。林星看了眼,京华大学的校园邮箱。从入学年份来看,好像还是他本科时用的邮箱。这么说,钟朝远本科也是京华大学的。要是林星读研时勤快点,上网搜一搜自己导师的简历,对导师的态度也会改变些许吧。至少钟朝远的学历绝对是能打的。“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钟朝远问。“高中生。”林星耍了个帅,离开会场去食堂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