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高中重开!废物研究生的逆袭

第41章 填志愿

    年三十和年初一走亲戚,林星成了话题的焦点。去年只是随口一说,谁知道居然真能保送京华大学。林星还有点心虚,不是靠真才实学保送的京华大学,生怕被揭了老底。林星父亲林民倒是很放得开,走亲戚那几天,林星的话全被林民说了。

    “所以说,家长要早做准备”,林民说。“我很早就跟林星说,要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我不是也经常学量子力学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林星。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啊。”“林星以后想学什么专业啊?”林飞问。江宁师范大学是好学校,但是在确定保送京华大学的林星面前,林飞也不得不放低姿态。“那专业不是随便选?”林民说,“我们当父母的,也不会非让孩子选什么专业不可。我们给他充分的自由。”“当然不是随便选”,林星说。“五大学科竞赛保送,只能选特定的一些专业,入学后也不能换专业。数学竞赛保送的,选择余地大一些,物理也还好。理学的话就是物理,工科的话机械、能源等传统工科吧。”这是保送协议上写得明明白白的事项,林星也没想入学后转专业。毕竟学过七年物理,去京华大学物理专业应该还勉强能跟上。换其他专业的话,林星没那个自信。“物理吧”,林星说。

    “学物理以后能做什么工作?”林民问。“啊?问这个?”林星想了想,“干啥都行啊。这专业挺好的,虽然没有对口工作,但能学到东西。比物理更烂的专业多了去了。”“可以考个教师资格证。”林飞说。“给自己留条退路。以后没有好工作,可以去当中学老师。”“嗯”,林星表面上答应下来,但没打算真去考。虽然林星原来的本科同学都没找到什么像样的工作,但京华大学应该和普通的911大学不一样吧。“以后当大学教授”,林民鼓励林星。“大学教授多快活。钱多事少还住学校里,也不用在办公室坐班,一星期上几次课就完事。”“嗯,尽量。”

    之前的两年,白雨涵年初五都没什么事,答应和林星出来吃个饭。今年应该也行吧。林星没提前问,到了年初五上午11点,才给白雨涵发qq消息,问她中午可方便出来。“不好意思,我现在在江宁。”白雨涵说。“在江宁?你有亲戚在江宁吗?过年一般是在外面打工的亲戚回老家吧,难道你老家在江宁?”“没有啦,但我爸爸调到省里了。我和妈妈去江宁看他。”“什么垃圾企业?过年还不让人回老家?”林星问。“我爸爸是公务员,现在有点忙,走不开。”白雨涵说。看来中午是没戏了,林星只好放弃。拆了包泡面,把面和汤包放到塑料碗里,倒上开水,找个盖子盖上。“白雨涵,我跟你讲。省里看起来高大上,其实跟底层公务员没什么关系。借调去都是给那些老爷打白工的,还不如继续在庐河呆着。”“是这样吗?我不懂。”“算了,人各有命。”林星从厨房拿了副筷子,想着要不要打开盖子把料包搅拌开。“你以后想学什么专业?”林星问。“先好好学习,考个好分数,再想这些吧。”“也行。”

    林星感觉过年没放几天,就又开学了。保送京华大学,还是挺值得吹嘘的事。但林民连着林星的份一起吹嘘完了,现在所有亲戚都知道,林民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把自己孩子从七中这个烂高中教到了京华大学。至于林星,可能他自己也付出了一些努力,但不关键。白雨涵在江宁过年,于至辰在老家。徐建永留在庐河,但只有他一个人的话林星也懒得去了。保送后也免除了寒假作业的义务,林星用省下来的时间看了会钟朝远推荐的论文。一篇是领域开创性的工作,很重要,但文章写得不咋样。还有一篇是钟朝远自己写的,他的英语很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林星仔细看了他的论文,但理论推导部分基本都没看懂。寒假的最后几天,林星写了个简短的读后感发给钟朝远,顺便让他给自己闲下来的这半年安排点事干。钟朝远没怎么提物理的方面,只是表扬林星英语阅读看来没问题,让林星先学点高等数学基础课。

    七中开学,周瑶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搞了个高考倒计时,拼搏一百天上911大学。又把高一就放过的,一个江南省著名的高考工厂的纪录片拿出来放。周围同学精神状态越来越不正常,孙宇航的阴阳怪气也比以前更甚。林星感觉这些人现在满脑子都是,多考一分刷掉一操场人,把一操场人踩在脚下。林星还一直跟着班里做第二轮复习,也顺便参加了庐河市二模。同学们普遍反映二模比一模简单,林星还是做不出区别。或许高三的这些一轮复习、二轮复习真的有用,他们原来觉得难度的题,复习完后就能能做了。二模考试,七中比一模时进步了一些,但未来还是不容乐观。三模就图个乐,学校都没排名。最终走上高考考场,林星没什么实感,自己也没法参加高考。第一天上午语文考试,还去白雨涵的考场看了看,和其他家长聊了聊。后面几场考试,林星嫌在外面站着晒太阳太累,也就没去了。高考完出分,接下来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填志愿。林星根据自己研四时的就业形势,简单地指导了一下身边同学填志愿。

    “现在一切都结束啦。”填完志愿,林星又把白雨涵和徐建永、于至辰拉到农大CBD的麦当劳,边吃边聊。“要我说,填志愿才是最关键的。高考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上个好学校、好专业。光有高考分不会填志愿,那才叫白高考了。就填志愿这事吧,得结合自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被网上的人乱带节奏。”

    “林神牛逼,可以收钱辅导填志愿了。”徐建永说。“过几年医学院校分数线要起飞了,现在填,绝对不亏。医生也是个好职业。”林星说。“我又和家里商量了一下,学医还是太累了。”徐建永打断林星。“也是,都有利弊嘛,自己权衡就是。你高考分高,随便选个外省911大学,学个差不多的专业,也不是不行。强扭的瓜不甜,也不是说今年学医占便宜就非得学医。”林星拆开自己的那一份汉堡,又喝了口可乐。“但我还是占了个分数线的便宜。”“什么意思?”“报的还是江宁医科大学,但把第一志愿从临床医学改成了英语。”

    “咳……不好意思,我帮你擦一下。”刚喝进嘴里的可乐又喷了出来。“啊,没事,我自己擦就好。小心点,别呛着了。”白雨涵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纸手帕,擦了擦衣服和桌子上的可乐。“算了,现在说也来不及了。”“林星,你只想到了第一层”,徐建永拿起一根薯条,指着林星。“江宁医科大学以后分数线越来越高,我去学英语。既享受到了分数线上涨的福利,又不用累死累活地学医。”“不是,你就不想想,为什么它分数线会涨吗?算了,过去的都过去了,祝你前途光明吧。”

    “除了医学,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也不错。”林星补充。“现在的风口是金融和计算机,但长远来看的话,还是计算机更好。”“你说计算机和金融好,你自己又不报,当我傻呢。”于至辰说。“我竞赛保送又选不了专业。我物理竞赛保送计算机了,让信息竞赛的保送物理专业吗?”林星啃了一大口汉堡。“我报的江宁理工大学物理专业。”于至辰说。“也行吧,虽然不是最优解,但不算太差。”“那当然比不上你。要是能去京华大学,我也不会去江宁理工。”“不是这个意思”,林星解释。“你这个分学物理,还不如去那个啥……”学校名字太长,林星突然想不起来了。“啥啊?”“金城,对,金城大学卒央学院城关分校。算了,反正志愿已经报完了。”林星拿起最后一根薯条。

    “我是江南农业大学的旅游管理。”白雨涵说。“农大还有这专业?”林星感觉以前从没听说过。“也行吧,反正农大在庐河本地影响力大,以后在庐河发展的话,农大随便什么专业都行。”“经管是热门啊,这肯定比农大那一堆农学专业好。”徐建永说。“是吗?我还真不了解。”林星说。“经管赚钱啊,比你说的医学计算机什么的来钱快多了。这行业还讲究校友势力,江南农业大学的经管,在庐河躺着找工作。”徐建永讲得还挺起劲。“太好了呢”,白雨涵拍拍林星。“好,好”,林星说。“以后我物理找不到工作,就靠你接济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