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高中重开!废物研究生的逆袭

第18章 划算的卖身契

    新的一学期开学,林星的课业压力少了很多。这学期选上计算物理、固体物理,培养方案里要求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就全部修完。虽然接下来的几个学期还是摆脱不了实验报告,但总算能腾出时间找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做。检查一下培养方案,林星又选了几门比较水的通识课凑学分。社科的水课是一个认识其他院同学的好机会,但都是通识大课,林星也没什么固定的座位,无非是去得早坐后面、去得晚坐前面,几周课上下来,也没几个脸熟的同学。在这个悠闲的大二下学期选水课,可以认真做课堂报告、写课程论文卷其他同学。可惜这几门课上下来,林星都没找到什么兴趣点,也不想去图书馆把老师推荐的书借来读。

    “结论整理一下,可以发篇小论文。”钟朝远说。“老师,可是我以前没写过论文,没什么把握。”按说林星读了三年研究生,写篇小论文没太大问题。但不巧林星就是因为一直没论文才延毕的,这事确实干不来。“写好我帮你改”,钟朝远说。“能考上京华大学的都不笨,写多了自然就会了。”可能吧,林星想。要是给潘问天写,说不定他真能写出来,但林星不行。林星感觉钟朝远又变成了那个一直催自己论文的噩梦般的存在,当时钟朝远也跟他说,本科能考上911大学底子肯定不差,研究生期间要好好努力,但他搞的时光机林星就是看不懂。这个题虽然简单点,但林星总觉得心里一直有道坎迈不过去。“会latex吗?”除了林星以外的理工科研究生大概都会,林星感觉明说不会也不好。“可以学”,林星说。

    钟朝远发来一个模板的在线链接,林星点进去,边整理科研项目的材料,边搜索latex教程,对着模板往上面打字。这学期没什么课,林星大部分时间都拿来写论文。中期答辩结束后没几天论文初稿写完,林星把文档链接发给钟朝远。

    “比我预想中好很多”,钟朝远非常欣慰,毫不吝惜对林星的表扬。“即使是研究生,第一篇论文往往都写得很差,给他们改一篇论文的时间都够我自己写两篇了。但你这篇论文简直都可以直接发表了,我给你稍微改了点细节,你看看。”林星当时听得心潮澎湃,自己简直就是天才物理少年,未来的凝聚态物理扛把子,京华大学年轻一代的院士候选人。回到寝室查看邮件,钟朝远发来一篇改完后的文档链接、一篇在原文档上批阅的pdf文件。打开改好的文档,这分明是钟朝远自己重写了一遍,再怎么说都不算是稍微改点细节,整篇文章看不出任何自己的痕迹。林星忐忑地打开批阅文件,满篇都是钟朝远的红色批注。可能本科生和研究生要求不一样吧,只能这么解释。

    一个星期后,林星接到钟朝远通知,方杰找他。科研项目的开题和中期都算顺利,应该不是什么特别坏的事。但愿方杰看在林星本科生的身份上,给自己留点情面,别像训斥其他研究生那样训自己。上完水课,林星按照邮件上写的地址找方杰。还没进办公室,就能听到方杰的咆哮声。也不是林星想偷听,方杰的吼声整个楼道都听得到。林星大概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方杰的一个研究生找工作要去实习,方杰不让。研究生说小论文发够了,毕业论文预计能按时完成,但方杰就是不放人。研究生摔门出来,正好撞上林星。“啊,不好意思”,林星有点尴尬。“学长好”,林星逼着自己笑出来,和研究生打招呼。“你好”,研究生走开。林星敲了敲方杰办公室门,走了进去。

    “老师好,我是林星……”“坐吧”,方杰说。林星坐下,才发现钟朝远斜坐在沙发扶手上。这么说之前方杰骂那个研究生时他一直在看戏?怕不是心理已经出了什么问题。“将来有什么打算吗?”方杰坐到林星对面,靠在沙发上亲切地问。“啊?”林星没听明白,一个小本科生,怎么就入了方杰的法眼。虽然理论上方杰现在是大老板,但联系应该没那么密切。“考虑过出国读博吗?”方杰问。“啊,不好意思,我英语不太好”,林星说。虽然过了四六级,但分不高,和班上那些六级裸考六百多分的完全没法比。“出国有点麻烦啊,看情况吧。顺利的话就在本校读研,留不下来的话就到下面其他学校看看。”

    “国内的话,京华大学就是顶尖水平了啊。”方杰说。“你本科也在京华大学上的,研究生继续在这读,也更熟悉这里的环境。”“是的”,林星附和。搞不懂方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都是废话。也不全是废话,科大也不差,还在江宁,白雨涵说她以后想在江宁发展。但综合来看,京华大学名气更大,校友势力也比科大强一些,以后就算不搞学术也有很好的出路。“现在一般说的物理,其实就是凝聚态物理。像很多底下的学校,物理系师资薄弱,基本就只有凝聚态一个方向。全国来看,可能三分之二的物理工作者,都是做的凝聚态物理。”林星认真地听着,钟朝远还像猴子一样斜坐在沙发扶手上,像做人类观察一样静静地看方杰和林星对话,没发表任何意见。“moreisdifferent”“是”,林星说,“凝聚态物理是很有前景的。”“好工作也需要好平台的支持,有些老师基金申不上,经费不多,很难做出好东西。”方杰继续说。

    “嗯,我也觉得,读研要找实力强的老板。”林星同意。“也不是名头越响越好”,方杰说。“有些院士,早就干不动了,新来的学生都交给底下小老板。申请时看着是找的院士,其实找的是他底下的小老板。遇到负责的小老板还好,不负责的小老板就麻烦了。所以,其实年富力强的教授最好。还有,就是直博和读硕士的选择。”“嗯,请老师赐教。”“硕士就三年,毕业还有小论文要求。你进去还没熟悉组里的平台,马上就要毕业,做不出什么东西。直博时间长一点,第一年、前两年,都可以先好好打基础,之后再做东西。到时间了课题没做完,也可以延毕一年两年继续做,多攒些论文。”“老师说的是。”

    “怎么样,想跟我直博吗?我可以保证亲自带你。当然,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向钟朝远老师请教。”方杰指向钟朝远,钟朝远对林星点了点头。“谢谢老师,如果有资格保研京华大学,我就申请您。”林星说。“平时成绩怎么样?”方杰问。“额……”,林星摸了摸头。专业课还好,但总体绩点算不上特别好。也许能分到保研名额,但必须保外。“成绩不好也没关系,能保上的”,方杰说。“给你一篇P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