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年代,咸鱼女配躺赢了

第一百五十章 大幕拉开

    乔家镇中学。

    一间略显简陋的教室里,乔家镇公社下属各个村子的书记、村长,济济一堂。

    因为公社大院没有足够的地方,也没有这么多的桌椅,所以开会的地方就在镇中学这边借了间大教室,又搬了些桌椅过来,当作临时会议室。

    除了半山村的齐八斤跟王大山知道这次开会是为了啥,其他人都是一头雾水,搞不明白这是又出了什么事情。

    这会儿虽然算不得农忙,但地里的活儿也不算少。

    也就是最近天气不错,雨水还算充沛,要不然,大家伙就得忙活着挑水浇地了。

    “知道咋回事不啊?”

    “你问我我问谁?”

    “问那么多干啥,等会儿乔书记来了,不就都知道了?”

    “前些日子,公社搞那个什么调查,我估摸着,是那事儿!”

    “那事儿是哪事儿?”

    “不知道!”

    “那你说了个啥?”

    一群人凑到一起,交头接耳,嘀嘀咕咕。

    “老齐头,你们村今年发财了啊!”

    “还行,还行,混个温饱!”

    齐八斤面对一位相熟的村长的恭维,打个哈哈,没接茬儿。

    半坡村今年是真的要发财。

    从月前,这兔子就开始出货了。

    这一个月下来,挣了五六百。这还是出货量不多的情况下,接下来的时间,出货量会加不少。

    当然,这些事情是不能对外人言的。

    财不露白!

    “老齐,咱俩多年的交情,透个底呗!”

    这位相熟的村长明显是不甘心被齐八斤这么糊弄过去。

    齐八斤叹了口气,道:“唉,这事儿,真不好说。这养兔子是能挣钱,但把小兔子养大,费时费人,说起来,也就比单纯地种地多挣一点儿!”

    “我信你个鬼!”

    对方直接给了齐八斤一个白眼。

    “这养兔子,没本的买卖,净挣钱了!”

    兔子肉比起猪肉是便宜,但是吧,养猪差不多要一年才能出栏,可这兔子,就跟养鸡一样,几个月就行了。

    “老弟,我真不骗你。”

    “为了养这兔子,我们村老大几块地方都圈了起来,那圈起来的地种庄稼也没啥收成!”

    “你说,这能叫没本的买卖吗?”

    “可拉倒吧!”

    “就你们村圈起来那点地方,那才几亩地?”

    “当我没去看过?”

    “……”

    齐八斤回送对方白眼一双,心道,你都去看了,你还跟我说这个。

    同样的类似的谈话,王大山那边也在进行着。

    这两位,不管是问起来,那都是一句话,真不挣多少钱,费心费力啊,小兔子不好养啊,母兔子不生啊……

    反正吧,怎么难怎么说。

    十多分钟后,乔成功走了进来。

    随着乔成功同时走进来的,还有宋娟、李婉以及薛鹏程。

    四人走上最前方的讲台,落座。

    现场瞬间一片安静。

    他们中很多人不认识宋娟和李婉,但都认识薛鹏程,因为薛鹏程之前可是挨个村都跑了一遍,也跟这些个支书、村长打过照面。

    这一下,他们都明白,这的确是为了之前调查那事儿来的。

    乔成功看着在座的诸多老伙计,脸上露出了笑意。

    “不错嘛,都来了!”

    乔成功才开口,下面就有人回应了。

    “乔书记,有啥事儿您就直接说,咱们都没意见!”

    “对啊,跟着乔书记走,咱们都乐意!”

    ……

    乔成功抬手虚按,示意众人安静。

    效果显著!

    众人对乔成功这个公社书记,那时真的很信服。

    “今天喊你们来,是有一件大喜事。”

    “当然,这大喜事能不能落到实处,还得看你们是不是乐意!”

    “具体的,由咱们县农业局的技术员,宋娟同志给大家讲一下!”

    乔成功让开位置,让宋娟把她的规划讲一遍。

    宋娟也不怯场,很干脆地站到台前,侃侃而谈。

    这规划的第一步,就是生产队重组。

    有的村,田地是真的少。

    即便是新开了不少田地,可是这些都是田地的产量是真的低。每年累死累活,一亩地种出来的粮食,不够一个人的口粮。

    可这地还不能不种。

    不种,就更少吃的。

    都说农业学大寨,但乔家镇公社这边,学不来。

    在山上开垦山地,灌溉是个大问题。

    若是雨水充足的年景还好些,若是雨水稍微差一点,那这些地里的庄稼,基本就瞎了。

    宋娟直接在黑板上开始画图。

    将乔家镇公社的大体地形画了出来,然后将一个个村子的田地情况在上面做了区分。

    “第一件事情,就是合并重组生产队。”

    “初步的合并之法,就是这样!”

    说着话,宋娟在自己画出来的地形图上,画了十个圈。

    乔家镇公社,一共四十七个村子,分布在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总人口一万八千七百多。

    这其中,有些村子是大村,人口六七百,有些村子是小村,只有几十户,百多口人。

    之前划分生产队,基本是按照人口来的。

    但这一次,宋娟不是按照人口划分,而是按照地理位置,人口只是一个补充。

    “乔书记,为啥要重组生产队啊?”

    “按照这个分法,我们这个生产队,撑死了就一千口人,这能干点啥?”

    人口少的几个村子的当家人,立刻站了起来。

    这个年代,可是讲求人多力量大的。

    “到时候,我们那生产队,岂不是要年年垫底?”

    “这不行!”

    “就是,不能这么干!”

    “这不是欺负人吗?”

    人少的几个村子的支书、村长都叫起屈来。

    乔成功抬手摆了摆,道:“都先别着急,听宋技术员说完,有什么问题,等会儿一起说,现在,都听着!”

    “重新划分生产队后,各个生产队的生产任务会做调整!”

    “有些村子人口少,地少,贫瘠的,那么,每年的公粮数量也会相应调整,反之,人多,地多,公粮也就多交点!”

    “具体这个怎么操作,回头会有一个详细的说明。”

    “这里就不说了!”

    “现在主要说说,重组后的生产队,都主要干些什么。”

    宋娟是把整个乔家镇公社的村子当成了一个整体,既然是整体,那就得分工协作。

    总不能一直都是你家吃肉,我家吃糠吧?

    这,不是共同富裕!

    当然,重组生产队,也得防备有些人得过且过。

    所以奖惩制度还是需要有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