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大才

第十二章 读书

    夕阳的余晖染黄了天边的飘云,石三套着骡车,拉着王象升三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王小公子今日的本事,真是让老汉我开了眼了,”石三赞叹地对王象升说道:“尤其这套圈,勾的老汉我,都想出两文钱扔一个。”

    “石师傅谬赞了,套圈游戏本是投壶演化而来,这其中窍门简单的很。”

    茗烟忍不住向王象升问道:“少爷,你说这套圈好似投壶游戏,可投壶能十连中八九,为什么套圈却最多连中三四呢?”

    “哈哈,问得好,”王象升笑了笑接着道:“这里是有窍门的,投壶箭扔出的抛物线几乎不做改变,只要你扔的准,就能投进壶中;而套圈不仅要掌握风向,还要看角度。风向要选择顺风的时候套,角度需要让圈顺时针旋转,身体稍微弯曲,朝着目标平稳的扔,而不是平着往下扔。”

    “少爷啥是抛物线顺时针啊!”茗烟挠着头,一脸懵圈。

    “这个,哎跟你讲你也不懂。今日收账其实不多,是我们摆的礼品太过单一,若是放几件不同之物,我想今日更会卖出一个好价钱。”

    “哦?那放什么好?”这是石三问的。

    “吃喝玩的什么都好,日常用的也可以,比如石师傅你的陶器,带有鸟的鸟笼子,兔笼子,还有笔墨纸砚也可以”王象升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另外,我又想做些镇宅的摆件,这摆件尺寸大、少则百两,多则几千两才能买的起;而我用石膏做一些以假逼真的仿件,让普通百姓也能买来辟邪。而做这些,我就需要拉人入股,一起做大做强,一起发财。”

    “什么是入股?”石三以及骡车里的周乔、茗烟,都一脸求知地看着王象升。

    “入股就是按比例一起合作,根据出钱出力多少来制定最后分成,比如,石师傅你若是承担所有的礼品材料,而我负责画图、策划点子、宣传,而生产新奇的商品,技术这一块我们可以共同研究,那咱们可以定一个你六我四的分成来。”

    石三看着自信满满的王象升,仿佛下什么决心似的,向王象升拱手道:“老汉我愿意与小公子入股,不过这分成,就五五吧!”

    “哈哈,好的石师傅,我今晚回去就拟个“合同”,多计划一些好玩的游戏,带动我们的礼品越来越受用。”王象升同样也向石三作了个揖,笑着说道。

    到家后,王象升马不停蹄的坐在桌前,开始构思新的石膏娃娃画,却浑然未觉老爹王铎进了他的屋。

    “老爹……你怎么来了?”

    “你这混账,我给你银子是让你贴补家用、买纸买墨温书的,你倒是好,做起这织履贩席的勾当,堂堂书香之家出了个商贩走卒,传出去你让我的脸往哪搁?”王铎一脸怒气的盯着他,一手扶住桌角,一手举着拐杖指着王象升骂道。

    王象升看着快戳到自己脸上的拐杖,缩了缩脖子,马上解释道:“老爹,我可是将银子都花到了正处,儿子并没有对学业有一丝懈怠,我也知道“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所以每日挣完钱,晚上都会点灯读书,弥补白日拉下的光阴。”

    幸亏,方桌上还放着前日看过的书,自己又铺纸举笔;王铎听完这番话,脸色稍缓,拐杖却没放下,咳了几声又冷声道:“明日你就给我断了那摊贩之事,将《大学》和《中庸》通篇背给我听,人都二十有四了,连四书还没记完整,真是丢人!”

    “老爹教训的是,对了,今日儿子碰到了您旧时的熟人。”王象升想岔开话题。

    “何人?”老爹怒气未消,但将拐杖放下后问道。

    “他叫张谦,现在在大名县户房做司户。”王象升如实回答道。

    “噢,是恭君兄,蒙学时我俩关系甚好,只是后来他公务繁忙,很久没有联系了,我每月的廪米都是他专门安排人送来的,此他人品甚好,你有事可以求他帮忙。”

    “是吗爹,那太好了,他可掌管东市商业的税收呢!”王象升喜出望外,但这句话也提醒了王铎来的目的,气的又举起拐杖打来:“混账逆子,还想着经商贱业,气死我了!”

    “爹爹,莫再责罚相公了,前几日他是为了医我而停滞学业的。”这时周乔跪到王铎面前,掏出摆摊赚的银钱求情道:“而且,相公打听到小小被掳到万里海上的下落,这才想的法子做买卖攒钱,用来救小小。”

    王铎忙放下拐杖把她扶起来,语气稍缓的说道:“看在儿媳的面子,你这混账尽快将这摊贩之事交与他人去做,我不管你怎么安排,明日你给我到书房读书去,晚上我若是考你,你答不上来就家法伺候。”说着,王铎瞅了瞅周乔手里那七八两的碎银,脸色终于稍缓。

    王铎对这个儿媳是极好的,不然当初她疯了以后,不用茗烟侍奉自己,而专职照顾她。

    王象升连声称是,见王铎要走,急忙送他出门,王铎临出门又扭头对周乔说道:“儿媳你既已好,就伴好那个混账,你小娘她近日身体有恙,需专人照顾,就借茗烟几天过去。”

    “爹爹哪里话,尽管让茗烟去,相公有我呢!”

    “好。”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这么好的一句名言,这混账从那儿抄来的?回去好好查查。”王铎嘴里念叨着,慢慢走远了。

    王象升舒了一口气,这是身体本能反应,儿子怕老子天经地义。

    商人地位虽然在大顺朝提高了不少,有些官商也可入政当官;但士农工商的品级阶层法则,还牢牢禁锢住世人的思想。

    李赐这穿越老哥不是一个合格的改革者啊!“回家无望”的王象升,不想怎么改革这个时代,而是谋求在一方净土安稳。改革是需要历史车轮的滚动,生产力到了一定水平,自然会改变社会的性质。

    想在这方天地创造一片净土,就得遵循这时代的法则,做掌握权力的人,再去想破旧革新。而寒门子弟掌握权力的唯一途径,只有读书科举。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得不说老爹的做法是对的,只有阶级地位提高了,他才能保护好他得到的财富。周乔看着丈夫奋笔写着“股权合同”,忍不住出声道:“相公,奴家也觉得你该去读书了,挣钱之事,实在不行,就交给奴家打理就好了,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行倒是行,只是,”王象升没有古代人不让女子经商的落后思维,相反,他不希望妻子在家成为家庭煮妇。于是一脸认真的对周乔讲道:“我们前期没有过多资金投入店铺和生产,只能靠摆摊积攒本钱,所以前期会很辛苦,娘子你一个女人,相公不忍心让你受累。尤其是茗烟去了老爹那里,我们雇不起人,与石三合伙,他就是负责我们后方的生产,他的人手也是很紧缺,那现场宣传搬动重物,你一个女人怎么能忙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