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王

第三十二章 未雨绸缪

    “不过”,老吴顿了顿,“我得提醒你们几句,悠着点,别冒进。首先,机车壶一直以来是手工业者所抵制的,目前机车王只是在驱逐过去劣质的机车壶,并没有触及手工业者的空间,但是即使是过去劣质机车壶的市场,也是从手工业者中夺去的,两者之间是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矛盾不仅是市场上的,而且是观念上的,文化上的。最终,当机车王夺取了大部分的机车壶市场后,势必对手工业市场造成压迫,其实,这次体验活动,老家伙们已经有人再说是机车王的渗透活动。小吴告诉我,机车王的机器,在十几二十几分钟中做了200个身桶对吧?可能是人工组装部分限制了机车壶的产量,也有可能是机车王自觉限制自己的产量。我看机车王行事小心谨慎,很怕得罪人,所以故意压缩产量的可能性很大。等他哪天解决组装的效率问题,那么产量不可避免的增长,就会迅速驱逐劣质机车壶,那时和手工业者的冲突就来临了。”

    “你知道机车王的厂长小张吗?他原来是二厂的,向来胆大的很,他们家也都是吃这碗饭的,现在被家里叫成叛徒,儿子女儿都不理他了。你们应该好好想想好奇猫说的未来紫砂用户划分,半手工将几乎没有生存空间。你们想想,现在,多少工手,在代工,在接单,他们依赖于工堂、工作室和师傅在生活,就想想你们自己,在早些年,如果没有你们师傅替你们接单,你自己能活下去吗?现在你们自己也有几个徒弟,也有自己的工作室,你们要养活这些人。年轻人还可以,可以学设计,可以改变自己的道路,但上了年纪的人怎么办?那些五六十岁的老工人,要文化没文化,要职称没职称,就靠做几个壶过日子,你让他再去学设计?学创作?能做全手工的还行,也许还能替别人的设计做壶,但那些一直只做半手工的,真没法活了。”

    “我也知道世界的变化,谁都挡不住,今天不是机车王,明天就是别的机车壶,所以我不反对你们往前走,这是你们的选择,但是要控制好节奏,这次我不知道多少体验班的作品会提交上去,如果其他人都有顾虑,那你们三人就是出头鸟,明白吗?”

    “不管怎么说,到一定时候,机车王一定会被手工业群体抵制,到底会发生怎样的事情,我不知道,但绝不要小看这种抵制力量,手工业者是本地人,机车王是外地人,媒体上、官场上、市场上打打闹闹都是小意思,搞不好,会产生民间暴力都说不定。”

    老吴摇摇头,走了。

    黄顾吴三人面面相觑,他们想过机车王也许会和手工业者产生矛盾,但是宜兴人本来都是随和的,尤其做壶人,心态更加平和,他们觉得老吴可能过虑了。但想想现在自己也是养一家一当的,他们可以早日让自己工作室的人接受新理念先走一步,但这也只是手工业者之间的内卷,注定会有人被淘汰出去,而最可能被淘汰的,就是老弱。

    但是好奇猫描写的未来壶友分类,他们倒是蛮向往的,这才是健康的消费者市场,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能够相互信任的市场。而他们可以自己做艺术创作者,可以替客户设计并做壶,可以为客户的设计做壶,也可以为工业壶做设计。但是老弱怎么办?

    深夜,书房里的灯光比较昏暗,机车王不喜欢太亮的灯,往往是开着较暗的吸顶灯,然后再开一个台灯,而当休息时,就关掉台灯。他揉了揉眼睛,把办公椅背调到最低,然后躺下。突然,他有一种特别想抽烟的感觉,怎么也忍耐不住,于是他起身拉开书橱里的一个抽屉,里面有抽了一半的烟。他抽出一支,在鼻子前闻了闻,应该没有发霉。走到阳台上,点着。

    他觉得抽烟有助于自己把思路理清,他不是个有烟瘾的人,当他头绪太多的时候,才会不可遏制地想抽烟。这往往是一种山雨欲来的征兆,他知道第六感觉告诉他有些事情可能会失控。他有点后悔开启机车王这个项目,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烂事,让他这个一向爱偷懒的人天天搞到深夜。

    紫砂行业关他什么事?他只是个紫砂爱好者,只不过他觉得紫砂壶越来越买不起,只是他看到了紫砂小白被直播间骗,只不过他看到电商平台上充斥着假货,只不过他看到最勇敢的宜兴人对紫砂内幕也语焉不详,有那么一夜,他特别的愤怒,他觉得那么多人,虽然他们都是好人,但所有的这群好人在一起编制了一个故事,然后又一起维护这个故事,在这故事中,他们富裕了,哪怕他们受到更大的谎言的侵害时,依然不敢戳破自己编织起来的故事,甚至,经过一代人,他们自己开始相信这个故事了,于是就变成真实了。

    世界上卖砂子卖得最好的,无非加州人和宜兴人。加州人从砂子中提纯硅元素,创造各种机器工艺,将硅片雕塑成电路,然后卖到全世界,然后他们又卖机器,又卖技术,又卖电路,赚得盆满钵满。然后他们又创造了无数产业链的工作机会,让无穷的博士、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围绕着他们的砂子发明出新工具、新工具、新电路、新软件。。。多重迭代,无穷无尽,于是社会发展了,进入了第三次产业革命。

    但从效率上来说,他们比不上宜兴人,宜兴人只要挖出砂来,水里洗一下放个几年,然后做成壶,然后在窑里烧,就能卖了。而且,宜兴砂子做出的最贵的壶,要比砂子做出的最贵的芯片要贵上几千倍。

    当中国的芯片被卡脖子的时候,他突然有种搞笑的心情,用宜兴紫砂去换芯片,看看一个大师壶能换到些什么。

    那夜的愤怒,使他启动了这个项目,他不打算投资任何钱,他认为认为一个维持起来的幻境很容易戳破。他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神秘,那么他可以在任何时间,拍拍手抽身。

    他本来在用一台原始机车赚到了第一桶金后,就能洗手不干,拿这些钱去买几个原本买不起的壶就可以了。但是他不能,他觉得这第一桶金不干净,他也一样欺骗了消费者,所以他要拿这笔钱回馈消费者,正好他改进了的机车工艺也想尝试一下,于是建立了工厂,然后他再要退就不可能了,他需要养活他的工人。然后他的产品有了口碑,建立的品牌,养活工人是不成问题了,但他需要恪守对消费者和合作者的诺言,他要保住研究所里科研人员的工作机会,所以他还得往前走。他知道有一天会失去控制,其实他自己已经开始不受自己的控制,现在是形势逼着他向前,他想走开,但他没法放手。

    体验班开始之前,由于内部泥料将成了公开的秘密,他计算了本山原料的存储量,如果控制本山泥料壶的产量,可以使用两到三年,所以他准备好本山泥料的封锁,至少他还能用外山料,还能从泥料商那里拿到一部分的货,两三年后,谁知道呢。

    而展示厅的建立,他则准备面对不同艺术观的争论,好奇猫在这个时候帮了他一把,至少在理论辩论中,他觉得他的支持者们已经获得足够的弹药。争论就争论吧,他不怕争论会输。但是,打口水仗是无所谓输赢的,动了气的,尤其是输的一方,会动手的。这会是悄无声息的商战,这就得准备和手工壶业为敌。他可能受到的打击为:

    1.销售渠道。如果受手工壶业的警告,卖机车王就停止供手工壶,也许渠道就会对他关闭。壶商唯利是图,他们只要有利可图,就不会受人胁迫,然而,他的机车壶利润率却比手工壶低,如果手工壶业彻底和机车王拉破脸面,他们会情愿壶商卖其他机车壶,甚至默许壶商用其他机车壶冒充手工壶,也不愿意壶商卖机车王,他的机车王,是绝对不允许冒充手工壶的,这是他的原则。

    2.还有,恒信科技也可能会受到抵制,如果所有工堂、工作室都退出恒信平台的话,那只有他机车王一家唱独角戏了。

    对于手工壶业可能的封杀,他有什么必胜的把握呢?完全没有。有利于他的因素仅仅可能是:

    1.大多数壶友的支持,坚定地认为不加入恒信平台的就可能是假壶,坚决不买。

    2.新的壶商会趁这个机会进入,帮助销售他的机车壶,以量取胜。

    3.自己的直销渠道,往小白多的省市发展。

    4.为了维持生活,一些独立手工壶手,会偷偷地继续向他的渠道提供手工壶。

    这是赌博,赢面最多五五开,这个感觉让他很不舒服,他从来不赌。那么整个手工壶业真会撕开脸面吗?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免全面开战,争取多一些人。

    为什么所有的手工壶业有可能向他撕破脸皮呢?在烟雾笼罩的夜光下,机车王深吸一口气,一种窒息的味道。他在想,如果他的这场仗打胜了,那么受到伤害的会是谁呢?哪些大师们并不会受到伤害,他们有固定的客户群,就是那批有钱人,当奢侈品来玩的。受伤害的是那些名气不大,但没有设计能力的壶手,而其中受伤害最大的是半手工壶手。

    真是讽刺啊,这些工手是最要维持生活的,是最可能为了生活打破封锁的那些人,最后可能称为最大的牺牲者。而那些最可能打压他的先锋,却是最不会受到伤害的人。

    好奇猫对于未来壶友的分类,有点操之过急了,过早的让所有手工壶手知道了自己可能的未来,这样他的支持者就更少了。但是,机车王也觉得早点让大家定位也好,否则就变成他欺骗了所有人。他可以战败,但不可以欺骗。

    我做错了吗?他真的希望那一夜他没有冲动,没有搅入这潭泥水中。但既然已经搅入了,他也不是只会后悔的人,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但最大的问题,却来自他的内心:我做错了吗?

    不,紫砂壶不应该是奢侈品,应该是大众实用品。现代工业,应该替代传统手工业。文化艺术,应该发展而不是守旧。紫砂从业人员,本来就不该那么多,更多宝贵的人力,应该用在别的方面,丁山人一代又一代地做传统手工品,是错误的,只要一少部分人就可以了。

    我不能确定我做的百分之百的对,但大方向应该没有错,总有人要被伤害的,那就尽量少伤害,去想办法解决它。

    来吧,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尽人事,听天命。

    机车王狠狠地把烟头弹出阳台,一点亮光,向下坠落,晃着晃着,没了踪影。

    “呸!又干了件有伤公德的事情。注意情绪!”机车王心里默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