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陈霸先

第一百二十六章:出发

    陈昌还在泷州等着番禺那边事情的发酵,静候着父亲的传唤,不想好义弟陈佛智最终还是露了马脚,惹出了一摊子事。

    刚开始时,陈佛智与邓妤相见还算避着人。

    可毕竟陈佛智年轻气盛,时间一长,觉得不会出事,也就不大注意。

    且还因为每次相见时间过短心下不快,还想着长久相处之道呢。

    无非是长相厮守,卿卿我我,找个无人地,两个人过完这一生。

    不想时间一长,仆人们先是知道了。传开来,很快也就传到陈佛智叔公陈溪明耳里。

    陈溪明勃然大怒,连忙叫回身在新州的陈法念,并言语责备,怪陈法念没有看好儿子,不该让儿子乱来。

    毕竟,在外人眼里陈佛智已经跟陈昌结义,而邓妤又是陈昌姐姐,也就是陈佛智姐姐,怎可搅和到一块儿?

    虽然陈法念很想说邓妤是陈昌结拜义姐,但想想还是算了。

    如今邓妤是以陈昌义姐的身份住在他家,要是指责她,未免闹得大家都很难堪。

    是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本来他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躲在新州,很少回家。

    他还想继续装聋作哑,如今看来已经没有办法了。

    他叔父既然指责,断无不去理会的道理。

    没奈何,只得叫来陈佛智,狠狠责备一顿。

    问他是否跟邓妤胡来了。

    本来只要陈佛智否认,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他好向叔父交代。

    奈何陈佛智是个血性之人,做过的事情哪有不承认的道理,是以搞得陈法念也不知道怎么跟叔父陈溪明交代了。

    好在这节骨眼上,陈延、陈乔带着陈霸先的命令回来,让陈昌去番禺。

    而陈佛智也就趁机自请带兵同去交州平叛。

    陈法念本也有相助陈霸先之意,也已经训练了一批人马,他本来是准备在陈霸先动身前,亲自带兵过去的。

    既然陈佛智愿意去,正好跟陈昌有个照顾。

    且,看他意思要带走邓妤。

    也罢,正好没法交代,让他带去眼下也少了烦恼。

    他也乐得装糊涂。

    陈昌在等这个消息已经很久了,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看到四哥和五哥回来,带来了父亲的命令,也就急切的收拾包裹,与母亲等作别。

    还是三姐陈慕华黏人,要不是搬出晏英来,只怕又要吵闹着跟他去了。

    她与晏英的关系还是那么不冷不淡,有时候陈慕华命令一声,晏英就找不到北了。

    晏英在的时候,她厌恶的不想说话。

    晏英不在的时候,她又问晏英为何不在。

    哎,还是两小无猜的年纪好,比较干干脆脆。

    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

    但有时,喜欢里夹杂讨厌,讨厌里同样夹杂喜欢。

    反正比较让人摸不着头脑。

    陈昌是过来人,尚且迷糊,晏英这个年纪可就苦闷至极了,怎么猜也猜不出陈慕华的心思。

    陈昌自不会点破,也从不打搅,更不会推波助澜,他只做一个看官。

    正如眼前陈佛智,他要去,他自然也不阻拦。

    陈法念将近几个月来训练的两千的士卒全都交到了陈佛智手上,关照的话语同样是要说的。

    等与陈佛智说过,又难免要跟他这个‘义子’说上几句,无法是嘱咐其路上要小心云云。

    “谢义父!”

    谢过了义父,他之前也跟母亲和哥哥姐姐都作别了,也就同着陈佛智一起上路了。

    陈昌年小,坐牛车。

    陈佛智则兴奋的驾着马,不时回望着马车里坐着的邓妤。

    陈昌能看出他的兴奋。

    大概他是望着马车中的人,畅想着未来的两人世界。

    他们走的是陆路,所行较慢。

    走了一段时日,才到番禺。

    其时陈霸先也已在做部伍的最后训练,时常登船亲自监督。

    周文育由于从小水性不错,之前又有单独领舟船作战的经验,故在陈霸先忙于别事时常常代为指挥,与陈擬等一道分管水军。

    至于其他人,胡颖、钱道戢督运粮草,徐度、杜稜掌管簿册,负责登记。

    沈恪则从旁协助陈霸先处理杂务。

    杜僧明等则协助督训岸上步军,以及器械制造等。

    至于陈文戒、冼挺等,其部本来都是些西江沿岸或者海边的俚民,熟悉水性,登上楼船也只是稍稍习惯而已,操演起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等到陈昌与陈佛智带着两千的人马过来,陈霸先自然是高兴。

    接下来的日子,陈昌时常出入楼船之上,观摩着众人的演练。

    楼船总共有六艘,已是倾巢而出。

    史载汉武帝的楼船,高十余丈,分三层,第一层称为庐,即是房屋意思;第二层因高居于上,故称飞庐;第三层则是候望之所,警觉有如鸟雀,故称雀室。

    三层每层都设有防御敌人弓箭弩矢进攻的女墙,女墙上还开有射击的窗口。

    同时为了防御敌人的刀枪火攻,有时船上还蒙上皮革等物。

    《太平御览》记载,汉武帝时打造的豫章大船,‘可载万人,舡上起宫室’。

    虽然万人有点夸张,与其记载相仿的这六艘楼船,也是三层布局,不过每艘船上多了六台拍杆,其每船载员不下两三千。

    陈昌粗略估算了一下,其父陈霸先有本部四千人,周文育、杜僧明各领别部千人,加起来也就是六千。

    后来冼挺带了两千,加上陈文戒一千,再加上其义弟陈佛智带来的两千,也就是五千。

    五千加六千,再加上每船召集的船夫、杂役等共计数千人,也就一万三五千样子。

    所以六艘楼船,加上粮草药品等等的储积堆藏,完全够得下。更何况随行还有许多小型战船呢。

    楼船上面甚是宽敞,可以走马、布兵。

    当然,在陈昌眼里,还可以放置更多有用的装备,如投石机。

    在听到陈昌的意见后,陈霸先也就在每艘楼船上加载了四架投石机。

    后几日,陈蒨也从老家吴兴赶回。

    他在听到陈霸先在番禺后,先行将妻子沈妙容等送到泷州,随即带着沈钦等前来与其相会。

    五月初,陈霸先在诸事齐备后,也即在数声炮响下,大军南下,沿着海岸线出发,直奔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