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四友一个都不能少

第九十二章 拓财路烹茶谈商贾

    将城墙上最后一具尸体丢进火堆,郝宁总算是得了片刻安宁。

    从他走出伤兵营,领着自己和司马岢的数百残兵伤兵掌控城门开始,一直到韩遂眼见事不可为退兵结束,期间一整个半天的时间他几乎都在高强度作战。

    所幸大散关守住了,只要陈仓不丢,那身后的百姓乃至于右扶风之地都不会遭灾。

    “郝将军,这下大散关就只剩我等二人领兵了,自今日起,你为主,我为辅,直到皇甫将军到来,可行?”

    司马岢简单了包扎了自己被划伤的左臂,在城墙之上的一群残兵中寻到了靠在女墙休息的郝宁,令郝宁都没想到的是司马岢竟愿意以他为主。

    “在下不过一都伯,司马将军军职在我之上,当以司马将军为主才是。”

    军中规矩除了常见的十七禁令五十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改动之外,关于主将的职位基本有三条默认的规则可循。

    第一是主将战前任命,若有不测则命某个副将或者牙门将担任指挥,但韩暹显然并没有如此行事。昨日的战斗让他过于轻视韩遂,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第二是以剩余将领的军职高低来判断,按照这条标准,此时战场的统属权当归于司马岢。一个军司马,一个都伯,确实不具备什么争议。

    第三便是量才而用,显然今天郝宁的果敢令司马岢拜服。而且这里本身就是郝宁的主场,已经动员组织过一次百姓协防守城的郝宁比司马岢更加适合。

    韩暹已死,司马岢现在的所有决策,都要以守住散关为核心。

    “既然我军职比你高,那就听我的,这几日散关的守备以你为主。”司马岢抬头看着远处黑色的天幕,那一抹黑色总是让人不安。

    “那在下便逾矩了。”

    郝宁点点头,算是应下了此事。

    “皇甫将军已经在路上了,他和韩暹几乎是同时出发,不过韩暹为了救援乃是清一色的骑兵,所以早到……再坚持几天,一定能守住的……”

    -----------------

    北海国,崔钧的小院子里前所未有的热闹,左手边一中年文士,脸上尽是儒雅,右手边却是一华美妇人,身后跟着一少女,双眼之中尽是灵动。

    除此之外还有七八人陪坐,今天是崔钧邀请多方商贾前来相会,说是有大商机出现。

    多方邀请之下,到来的商贾也不过十几人,甚至其中还有几个走街串巷的小商人根本不够格进崔钧的院子。

    他们的共同特点应当是身上的衣着华丽,相比之下守孝期间崔钧的素色长衫有些过于朴素,为首的两名商人身后各自跟着几个仆从,多有腰间配剑之辈,但这些人和崔钧身后的典韦比起来就差了太多。

    那中年文士乃是东海糜氏的家主胞弟糜芳,而他对面的夫人则是中山无极甄家前家主甄逸之妻,目前甄氏的掌权人张氏。

    场中大部分的人目光都在那起伏的茶叶之上,直到茶汤渐渐变色,温度也慢慢可以入口,崔钧才举杯致谢。

    “今有东海糜氏、无极甄氏,以及各路巨贾应邀前来,崔某甚是感激,些许淡茶,不成敬意。”

    “崔北海,我等皆是商贾之人,来此无非为了‘利’字,也正是崔侯所说的商机,可如今已过三刻,那商机又在何处?”

    等到崔钧开口,那下方的商贾已经有人坐不住了,他们来此都是为了崔钧所说的有利可图,但枯坐到现在,似乎一分钱没见着。

    如果不是碍于身份恐怕早就有人请辞,他们都是分分钟千钱上下的好么?

    “商机就在眼前,若是哪位不见得、不认可,现在可离席了。”

    一句话没说就要赶人走,不少人对于崔钧已经有了几分怒火,可他们一介商贾,真的敢和崔钧叫板么?

    “君侯,我家中还有要事,今日可容在下先行告退?”

    开口的是位居张氏之后的老人,他是河间王氏出身,王家正是河北仅次于甄家的商贾,其销路北至幽州燕国南至河北清河,崔钧老家的博陵郡的粮商都被河间王家掌控。

    老人往往古板,商人如果不碰盐铁,乱世北地不碰战马,那么销路最广阔的便是粮食。是个人都得吃饭,而掌控半个冀州粮商的王氏自然有其傲慢之处。

    如果不是无极甄家可以西出关塞与鲜卑、南匈奴交易马匹,恐怕河北商人早就统一了。

    “商机确实就在眼前,王老缺的是发现商机的眼。”张氏轻笑一声,“眼前这杯中之物,岂不就是商机么?”

    “妇人之见!”王氏老头看了一眼张氏又瞄了一眼崔钧,随后才继续开口,“这算什么商机,有人喜茶汤,有人喜饮酒,有人喜爱蜜水,还有人……只喝白水。”

    他离开了,同样坐在末席的两个商贾也跟着起身,能在崔钧院子的商贾有十家,但他们同样分成了一个个小团体。

    河北有王氏、甄氏,徐州糜氏,东郡有范氏……

    崔钧邀请的都是周围的商贾,而且都来源于其他诸侯的地盘。青州不是没有商贾,但是这里更有生产基地,青州的生意只能他自己来做。

    商人逐利,一旦有适当利润,商贾也愿意为之冒险。

    “君侯勿要动怒,有人不识货便有人识货。”张氏见自己的老对头离开,换了个笑容对崔钧开口,“小君侯的茶确实新颖,但若是推广各州,却不知销路几何……”

    “此物乃是一味饮料,如王氏族老所说,有人饮茶有人喝酒,还有人如同在下一般喝白水,可这一杯茶,在下可不认为其是饮料。”

    “不是饮品……那是何物?”

    “夫人乃是河北富商,我若说一物之价值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其本身成本,比如金玉就是比木石值钱,可对?”

    “这是自然,那另一部分是?”

    “另一部分便是其承载的文化、象征……或者统归为附加价值。比如之前的北海相文举公家中有圣贤手稿,甚至是崔某家中有蔡中郎的焦尾琴,此二者都是竹木之物,其价值可比金银否?”

    “君侯说笑了,此二者皆是无价之宝,可不知这茶水有何说道?”

    “此物以《神农百草经》为凭,茶叶生津,可有价值?”

    “有,但并不高,那传说过于飘渺……”

    “若是此物有康成公做赋,有天子称誉,可够?”

    郑玄做赋,天子加誉,朝堂与乡野皆有名人推举……张氏眼睛一亮,同时对面的糜芳也真正嗅到了商机。

    原本的茶水想要挤掉老式茶汤、黄酒、蜜水的市场并不容易,可现在……以后要是招待人没有茶水,恐怕会被耻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