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四友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百零一章 工、农、学

    或许是老天很给崔钧面子,入冬之后的第一场雪足足比往年晚了大半个月,可也是因为如此,那漫天的风雪乍看去能把人吞没。

    北方的冬天足够冻死人,在这种季节对于百姓而言,往往都选择缩在被窝不想动弹。

    生火?家里的柴得省点烧,每一顿热腾腾的饭都是给自己续命的存在。

    外出?这天气没个棉服外出就是找死,而大汉上一次听到棉花,应该是张骞从西域回归的时候。

    缩在被窝里睡一觉多好,睡着了就不饿了,闹腾多饿了还会威胁到家中存粮。

    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想要学习其他动物在冬天能冬眠,只是不知道他们在了解到了动物冬眠前得吃多少东西之后会不会打消这个念头。

    从北海一路到高密,茫茫白雪几乎要将官道吞没,若是对此地不熟悉的马夫恐怕都要认错了路。

    高密县的角落,郑玄的书房里,前来求学的儒生更多了些,这种场景可不多见,毕竟冬天缩在家里才是王道。

    寒门学子想要在冬日求学,那这一路走来都得冻僵了身子,而郑玄这里……恰好有一个火炉比他更吸引学生。

    不过郑玄老头可不在意自己堂下的学生因何而来,只要学生有问,他这个先生便会尽自己所能去答疑。

    崔钧走进大厅的那一刻,挤在门口的学生都不由自主地让开了一条路,他多次到访,那张脸已经刻在了这里的学生眼中。

    毕竟就算学有所成了,将来还得到他面前混饭不是?

    “郑老。”崔钧进屋之后简单打了声招呼,便直接坐在了郑玄下首离火炉最近的位置上,身上的披风已经脱去,雪在火炉边飞速气化,只留下一抹淡淡的潮湿。

    “这大冷天的还来跑一趟,何事?”

    看着崔钧这副样子,郑玄也知晓自己今天这课程应当是讲不下去了,随后将手中书简往桌案上一放,和崔钧便像两个友人一般聊了起来。

    最开始崔钧想要接近郑玄还得搞上一段才艺展示,现在双方都熟悉了便再也没了正形。

    “这不是青州书院打算年后开学了嘛,请你过去做个院长。”

    “不去,我在家教得好好的,去你那做什么?”

    郑玄摆摆手,这样的拉拢他见了太多了,从灵帝时候起,便有中长侍想要拉拢他入京,随后是大将军何进、袁绍、孔融……

    哪个在拉拢的时候不是说得比唱得好听,实际上不就是看中了那个人名望与手下的众多学生么?

    “你看看学生都被冻成什么样了?”崔钧指着角落里几个因为远离火炉而瑟瑟发抖的学生,当然他们的发抖或许更大程度是因为崔钧。

    崔钧严令要求的火炉使用守则第一条,窗户必须开个缝来通风,而那几个学生好巧不巧偏偏就在那道缝边上。

    “那是他们求学之心坚定,若是无法受苦,那这学问何其廉价?”

    “不管有没有痛苦,学问都不曾廉价也不曾高贵,他的价值就在字里行间。”崔钧摇摇头,这老头恐怕是被骗怕了,“青州书院,乃是我打算给青州所有读书人的一个交流平台,等到各县乡学办好,每个县择取数十人入学,届时康成公一人教授全州学子,岂不比枯坐在家中强?”

    “这学堂你当真要办?”郑玄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前几天我还动员百姓打地基,结果百姓积极性太高,外墙都给砌好了。”崔钧点了点头,“若是有兴趣,等雪停了我带你去看。”

    哪怕是崔钧再三保证,郑玄脸上还是保留着几分狐疑,最后还是堂内的学生出言,说自己听过郡守府动员百姓建立青州学堂的事情,这个被骗了多次的老头才肯罢休。

    “你想要全民读书?从乡里一级抓起?那是有些难呐。”

    听了崔钧对于未来书院的规划,就算是这个郑玄这个为了求学几乎走遍大汉十三州的人都得说一声难。

    想要从乡里一级抓起,那得多少学生,又有多少负责启蒙的读书士子?就算人够了,学生的教材从何而来?

    “难那也是刺史府的问题,这种担子崔某不会让百姓承担,至于院长之位,这青州之地没有比康成公更合适的了。”

    “如今太学凋敝,关西经学难见踪迹,士子南下避祸而刘景升多重门第,北方之地,颍川书院门槛高的吓人,这青州,便是崔某为百姓点起的一把火,还请康成公助我!”

    有了崔钧的公示,加上堂上学生的渴望眼神,郑玄心中紧绷着的弦终于软了下来。

    屋内有不少自己的学生,其家中条件郑玄也明白,普通百姓家要是想出一个读书人,那得全家来供养着一个人才有可能。

    那些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中,也有不少是家中的期望,或许家里对其的期盼只是未来能在府衙混一个刀笔吏,举孝廉更是不敢想之事。

    但若是崔钧的青州书院办成,入府衙为官的事情便有了可能。

    毕竟养这么多书生肯定是拿来用的,他们可并不养眼。

    “君侯,在下也想入书院读书,但家中只我一个男丁,若是农忙之时,恐家中老母无力操持,该当如何?”

    开口的是屋内的学生,来这里混到脸熟的可不是只有崔钧和郑玄,包括正在跟郑玄学习的几个学生,崔钧跟他们的关系也相当不错。

    “放假呗,农忙期间放农忙假,深秋入冬之时放假回家备好冬衣,元日前再回家一直到早春。致学是大事,但家中同样无小事,工、农、学本身就该联合起来。”

    “若是那般……读书便不再神圣了么?”

    “神圣?你觉得他神圣是因为读书人少,因为能教你的人少!这里有康成公,而你从家里走来二十里路感觉还撑得住。若是青州无康成公,你又愿意去百里之外求学吗?”

    崔钧一言让多位学子哑口无言,他要做的就是让读书这件事褪去神圣的外衣,而进入寻常百姓之家。

    工、农、学哪个不是出路,学习的路不该如同现在那么窄。

    至于这条路上遇到的阻力?崔钧见识过工农和学生联合起来之后的力量是多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