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四友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教新时代

    北海城外,在百姓的田垄之中一直有一块比较特殊,那便是方圆百亩的崔钧的试验田,这一块试验田直属于刺史府,有多位经验丰富的老农负责操持。

    对于百姓而言,这片地也是稀奇的,曲辕犁的试验在此进行,野牛驽马用来耕田的效率也在这里测试。

    似乎有什么好东西,这片地总是第一个享受到的,百姓也靠着这里的行动去了解自己的田地能得到什么技术革新。

    自从有了新式的农具,崔钧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便一路窜高。看不懂崔钧要做什么的百姓也不会先反驳,反正国相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可最近几日,原本没事做就喜欢来试验田附近转悠的百姓越来越少。

    阻止他们的不是种地的热情也不是田里的收成,而是飘在田间的味道。

    初步发酵的青草被堆积在牛粪与马粪之上,在撒上一层草木灰之后便堆成一堆放在地头,而路过的百姓则是对着这一团东西指指点点。

    “信乡侯又做了何等东西,怎么是这种东西……”

    “你别说,我真听人说过,浇了大粪那苗长得更好。”

    “真的假的,你怎么不试试?”

    “万一是假的怎么办,我家里就几亩地,若是错了岂不是家里得断粮。”

    万事以农为首,百姓不会轻易拿自己家的田来测试。

    他们都想知道崔钧这般做法到底有没有用,但是要是因为试验损伤了自己的地,那百姓就无法接受了。

    崔钧建立试验田的初衷,也是为了自己去承担这份风险,对于刺史府而言几十亩地产量受影响不算什么,但对于任意一户百姓而言,那十几亩田就是全家的命根。

    停留在田间驻足的百姓变少了,但每天都会有百姓前来偷摸查看,附近的百姓关注着这片田里发生的一切,似乎里面能长出来希望的种子。

    肥料在地头慢慢发酵,每天都有农民铲一点农家肥点到最边上的三排苗根,一排浇水一排浇少量水一排不浇水。

    百亩的试验田,就是为了能针对多种环境做对照试验的。

    田里的施肥工作经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初见成效,除了不浇水的一排苗有了黄叶之外,其余两排苗都要比其他地方高出来一截。

    这种事情开始在百姓之中开始传播,渐渐的来试验田围观的百姓又变多了起来。

    有了高出来几寸的一排禾苗,那刺鼻的味道似乎再也无法阻止百姓的热情。

    百亩试验田几乎都成了附近百姓必来的打卡点,只是主导了这一切的崔钧这两天却并没有出现,他正在青州工坊等得火热。

    虽然由于农忙的原因,工坊的工作进度明显慢了下来,但几个月的技术攻坚,造纸术终于有了眉目。

    纸浆在铺开之后前所未有地平整、白皙,遍寻正面也找不到破损,崔钧从纸浆阶段就在工坊等待了,而第一张纸今天便能诞生。

    一大张纸在崔钧面前被摊开,四个角的工匠都不敢大喘气,生怕自己一个失误让这等神物破损。

    纸张被摊开放平在桌案上,崔钧提起早就备好的笔,率先在纸张上写了一个“文”字。

    能顺滑地用于书写的纸张,完全可以让文化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赏!”崔钧放下了笔之后,他来到青州之后从未这么开心过,“普通工匠每人赏粮食一石,参与过造纸的每人赏粮食三石,改良过工序的每人赏千钱、粮五石,几个组长赏五千钱,粮五石。”

    不只是造纸术的部分,崔钧借着造纸术成功的档口对于工坊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赏赐,如今走上正轨的青州算不上缺粮。

    而且这纸出来了,钱还会少么?

    这纸张在崔钧的眼中,可以算作必备品也可以算作奢侈品,他对于纸和书最终的想法还是自己不要这张脸双标一次。

    青州书院,纸张大量供应,每一个能考进书院的学子都有纸张供给配额,乡镇学堂则按照学堂规模,每个学堂提供一份配额,至于青州境外……这纸张卖出天文价格都不过分。

    一本书成册可以记载几十个竹简的内容,而竹简可不止要伐竹制做,更是要写好或者刻好之后烤青留字,其成本根本降不下来。

    一册纸书,哪怕是空白,其价格也完全能做到竹简的几十倍。

    好东西不怕没有销路,崔钧要做的只是送天子一份,或者颍川书院、荆州书院都可以送一份过去,那两地可会变成自己的大客户。

    “将纸装订成书,有没有问题?”

    崔钧将目光望向了那些还沉浸在封赏喜悦中的工匠们,这一刻崔钧对他们而言恍若神明。

    “君侯,和造纸术相比,装订成册不过小道,我等之前已经用老式蔡侯纸练过手了,以丝穿绳装订书籍的工序已经完全掌握。”

    “好,记得装订之后把样本送到刺史府去。另外,拓印雕版开始做了么?”

    “雕版的工序不算难,不过之前为了赶制改进造纸,雕版的进度有些拖慢。”

    “行吧……记得雕版做好之后先测验,没问题再排序刊印,成书的每一本质量都要严格把控,第一批货可是要呈送天子的。”

    崔钧着重说了一遍雕版制作的重要性,天子的名头在百姓口中还是很好用,有了天子的名义加持,不怕这些人不尽心。

    相较于活字印刷,崔钧还是选择了先一步启用雕版印刷,毕竟第一批要刊印的书籍都是名儒经典,四书五经楚辞汉赋,这些都是已经成为定势的东西。

    刊印这些东西的时候,雕版同样可以重复利用,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浪费。

    “最后,造纸术的试验记录可在?”

    “君侯放心,我等每一步改良都是有记录的,若不是君侯要求,还不知这造纸术什么时候才能改良完毕。”

    “这个纸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按照你的造纸改良记录,再柔软一点最好,这样的只需要一点,偷摸送到我府邸就行。”

    崔钧最后默默的提出了自己新的要求,管事的也不知道崔钧要更加柔软的纸去做什么,但既然是君侯的要求那便照做就是了。

    造纸术的改良成功,可以说青州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