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苍生而已

第三十三章 连夜秋雨不停,万古只留骂名

    忙了半宿的永安终于得以安眠,自觉做了能做的全部,再也不想管外面的洪水滔天。

    连续这么多天的忙碌其实已经让他心神俱疲,任何一步出错都可能前功尽弃。

    一切的谋划其实在他和李知文红儿一起第一次走过宫道时就开始了,与母亲的矛盾是计划的开始也是最重要一部分。

    无时无刻被人注视让他无法脱身,出了一趟宫感受更为明显,一天不到的时间,五哥、求北来等轮番找上门,可见自己的行踪根本无法隐藏。

    直到母亲生气,他自己废了身后最大的势力,其他人才逐渐移开目光。

    然后他才小心的联系上了不夜楼,不夜楼与镇北军在京城的势力有瓜葛是有心人都能看出来的,不然那天的疑点太多了。

    通过不夜楼,他塑造了常来往青楼的假象,实则与求北来讨价还价,有几次差点被求北来拽着衣领打一顿,因为他本身并没有什么能拿出来支持求北来的东西,他只有空头支票。

    他许诺一旦事成,他便有能力让苏家出粮和部分铁器驰援漠北,也可以让关于镇北军的讨论再次提上朝堂。

    而求北来需要代表镇北将军支持他弟弟,同时求北来要成为私卫保护他的安全。

    然后他就开始等待,等待李知文坚持不住的时候。

    他和即将晕倒的李知文做了交易,大致内容就是他帮李知文早点脱困,而李知文帮他安排求北来进宫做禁军。

    李知文同意了,因为永安的要求很简单,其实就算是在平常,永安提这种要求李知文也会帮他。

    当初麒麟将军随意安排就能让那么多麒麟军混进金玉宫,可见这宫城果然是个筛子。

    然后便是他一脚踢到了李知文,李知文被抬走后,安排了求北来进宫。

    永安则开始带着蒋四安四处绕弯子等待李知文那边成事,其实他也不想大半夜在皇宫里乱逛的,没办法啊!

    然后就是求北来替他拦住蒋四安,他负责说服国师。

    这中间运气成分有很多,甚至出过不少小差错,但最终世界还是照顾着穿越者的。

    永安沉睡过去,与此同时京城醒了过来。

    小院外突然多了不少人,婉莹姑姑也来了,说是娘娘要见七爷。

    但红儿和求北来像是两个门神。

    红儿低头不语,谁叫也不答话,死倔死倔的,本来她平常就不会卖别人面子。

    求北来则更肆无忌惮,他自觉办成了大事,此时虽然身上带伤却是自来京城后心情最好的时候,说起话来很不着调。

    和那些麒麟军的暗卫还有金玉宫的内侍叫嚣不停,死活不准任何人进去。

    这是永安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院子。

    大雨中拉扯的十分热闹。

    不过这里的争端在今夜的京城里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在永安终于睡下后醒来且久久不眠的人何止淑皇贵妃。

    夏公公的院子里大小太监们打着伞出入不停,收集着观星台那边的消息。

    左相府里仆人们将李知文安顿好,却意外发现后门接连不断的出现拜访者,大多带着伞遮着面,而对外宣称养病的左相竟然连夜开始了接见。

    太子的车架停在了右相府门前,不出一炷香五皇子的车架也到了。

    苏文芳连夜拿着手令出了城,据说是前往麒麟军驻地。

    大雨压不下人们的争吵,大家都在问!

    那个该死的!好色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已经疯了的!七皇子到底去观象台说了什么?!

    为什么他会被晚秋的私轿送出观星台!

    这是金玉宫的意思?还是淑皇贵妃的意思?又或者是苏家的意思?

    在被赶出漩涡中心四天后,这个少年以一种疯狂的姿态重新走到了所有人斗争的焦点位上,像是即将开始表演的演员开幕一般。

    轻轻拍了下手道“:咳!诸位,往这看!我给大家看个大宝贝!”

    第二场秋雨似乎格外凶狠,将一整个夏天的痕迹都冲刷的干净,暴雨下了一夜后变得淅淅沥沥,到了第二天中午似有似无的雨丝依旧在清水河上敲出涟漪。

    不过河上出舟的船夫却并未抱怨,每到这雨天文人们反而格外乐意在船上聚会饮酒,似乎雨水能让酒水更为香甜,能让本来平平无奇的诗句变得精彩。

    今日的文人格外的热情,每处宽点的河道都有十数艘小船横竖交叉着。

    如果你略微靠近些,你会发现并没人吟诗奏对,反倒是像是市井骂街,文绉绉的怒喝声不断响起,还间接带有摔杯子的声音。

    带着斗笠乘船的船夫们听了半天,大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似乎有个身份很高的大人物和据说很坏很坏的国师达成了协议,准备操纵圣人和举办天国大祭。

    那个大人物的名讳他们都没说或者说的很小声,只用代号代指。

    文人们叫他“花柳七”。

    似乎是指他留恋花柳贪图美色,同时家里排行老七。

    花柳七,花柳七,要美人不到十七。

    花柳七,花柳七,美人不够还要鸡。

    王法管不住,父母难约束,不识字也不识数,只知要金猪。

    不知哪传出来的儿歌不胫而走,很快成为这场秋雨带给京城孩子们的第一个礼物。

    而带给其他知情者的只有疑问。

    各方势力在皇宫都有自己的触手,经过情报交换大致确定了昨晚参与的势力,可是唯独没法知道最重要的观星台里发生了什么。

    而今天一整天金玉宫、左相府和观星台均保持了沉默。

    在不断扩大的疑问中,一种诡异的平衡僵持着。

    文臣们忍耐着上书的冲动。

    直到天色将黑观星台里终于有道人放出了些昨晚的情况。

    大抵的意思是,昨晚七皇子拜访了晚秋国师,表达了自己支持天国大祭的,两人相谈甚欢。

    在群臣们终于确定了七皇子背叛儒家,准备群起而攻时。

    新的消息又从宫里传出。

    金玉宫的淑皇贵妃怒斥了七皇子永安,并将他赶出了皇宫,永安被迫搬到了城里青唐街一处院子,据说是前不久五皇子送的。

    淑皇贵妃放弃了自己的儿子?

    来不及细想,紧接着消失了很久的皇上突然在皇宫里漏了面,他牵着几乎没怎么见过面的十六皇子一起逛了御花园,最后还当众在仙桃园给自己这个最小的儿子摘了颗最大的桃子。

    太子和五皇子一时骇然。

    而当群臣麻木时。

    病倒的左相发了话,左相府的大公子李知文因不识大体有辱斯文与青楼女子通奸被赶出了家门,据说刚刚跪了四天的李知文是昏迷着被仆人抬出府邸的,就扔在了相府门口。

    然后被镇北军的人捡走了。

    什么有辱斯文青楼女子之类的,大家是不信的,显然是因为昨晚变故中出现帮助七皇子的左相府力量是李知文擅自调动的,左相深知不能与观星台有瓜葛,对儿子行为十分失望才会如此。

    此举和淑皇贵妃赶走永安有异曲同工之用。

    紧接着,左相带着病体进宫拜见了淑皇贵妃。

    当右相回过神来时。

    他突然发现,被文官集团默契抛弃的几股力量突然拧合在了一起。

    因儒道之争而成禁忌的观星台,因自带皇子而被抵制的金玉宫,因被皇上当出头鸟打击倒的左相府,加上一个只想打赢战争的天高皇帝远的镇北将军。

    这串联一切的人,是那个七皇子?

    可是他又得到了什么?

    被赶出皇宫?全天下的骂名?他不会以为自己还有机会翻身吧?即使他弟弟当上了皇帝全天下的读书人也不会在史书上给他留一句好话的!

    他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