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收金卫

第十二章 玉龙灯

    其中一个便是法吏的首领,韩棠,而另一个则是秦军的首领。

    那位秦军校尉,已经和所有船上秦军,一起化为鱼鳖了。

    除了这些人,还有居中掌握全程的几个人,提前知晓行动的真相,比如燕羽。

    剩下的,就只有守卫洛阳的秦军首领,将军,内史成。

    他是九年前领兵灭韩的内史腾之子,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年少有为,正经的“老秦人”。

    和秦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绝不可能背叛。

    燕羽同理。

    再想想,河伯从黄河逆流而上,赶到洛阳,肯定需要时间,那么他得到消息肯定要比九鼎出发更早。

    那么能泄密的人,就只有提前知晓计划的人。

    几乎没几个人。

    周王宫中寺人的首领,寺人武。

    守卫王宫的秦军首领,校尉百里渠。

    帝女,燕羽。

    将军,内史成。

    船上两人,韩棠,秦军校尉。

    终于算清楚了,韩棠满口酒气地长叹。

    “船上人不会这么安排。”

    “老秦人不会背叛,校尉无法离开军营,一举一动在同袍眼底下。”

    “寺人根本没机会送出消息。”

    “帝女……”

    唯有帝女,似乎有理由背叛。

    为了杀父之仇,为了灭国之恨。

    之前有过很多机会,但只是隐忍,为了最好的时机。

    现在能让九鼎丢失,算是值得动手了吧。

    毕竟拥有九鼎,才算是拥有正统,有资格拥有天下。

    而且她有机会下手。

    墨城忍不住苦笑。

    这可麻烦了。

    别人都行,唯独燕羽……

    现在墨城完全是在燕羽的掌控之下,要是她背叛了,可就麻烦了。

    墨城是墨家弟子,不可能背叛。

    钜子说得够清楚了。

    这正是韩棠道歉的原因,他不知道墨城的收金卫身份,以为是自己拖累,把恩公卷进漩涡。

    ……

    与此同时,燕羽正站在咸阳宫中。

    墨城和韩棠摇摇晃晃爬起来,再去找酒馆,边喝边说话的时间,已经足够燕羽通过驰道,从洛阳赶回咸阳。

    此刻,她正在等待觐见皇帝。

    而就和之前每一次一样,很快寺人就带来允许的消息。

    燕羽一振大袖,然后大步走上台阶。

    这是个建在高台上的建筑,并不很大,也许只能算作“阁”,四面没有墙壁,只靠着四角柱子支撑,本该是墙壁的地方都是竹席,卷起来被绳索系好。

    时间正是黄昏,最后一丝夕照填满整个房间,给里面的一切都染上昏黄。

    一个年纪是中年末尾的男人,正端坐在中央案几前,低头批阅竹简。

    燕羽沉默着走到案几前,取过火种,点亮案上一盏青玉灯。

    一豆火光亮起,十分黯淡,根本无法照亮四周。

    倒是青玉雕成龙形的灯台,内部隐隐有莹润光线流动。

    然后灯台传来轻轻的沙沙声。

    如果有人能仔细看的话,就能看清,那声音是因为玉龙正在抖动鳞片。

    本来紧紧贴在玉龙身上的鳞片,正张开竖起,轻轻抖动,起伏的波纹自上而下。

    与此同时,玉龙也在伸展身体。

    本来被盘曲蹲伏的它,以头颅托起的灯盏,随之缓缓上升。

    直到最后,玉龙完全展开身体,张牙舞爪,鬃毛胡须飘飞,仿佛随时要破空飞去。

    灯盏也变成它口中之物,仿佛马上就会被吞下去。

    下一个瞬间,光明大放。

    本来黯淡的灯光变得像太阳般耀眼,但却并不刺眼。

    这一刻的青玉灯,简直像是传说中的衔烛之龙。

    而整个房间,都被照亮了。

    燕羽放下火种,然后坐在案几前面,和皇帝相对。

    她身穿的黑色长袍大袖与下摆展开,像是一只展开双翼的巨大黑色凤蝶。

    “皇帝。”

    没错,这中年男子就是皇帝。

    皇帝微微点头。

    但这么做的时候,他依然看着手上的竹简,根本没有看燕羽一眼。

    “九鼎?”

    燕羽点头称是。

    在洛阳出发之前,她就通过秦军的通道送出消息,消息比人快,也不奇怪。

    皇帝似乎终于看完了一份竹简,他拿起笔在上面随意做了记号,就扔到一边。

    然后抬头看着燕羽。

    “回去吧。”

    燕羽一愣,然后连忙开口:“改走水路本来就是我一意孤行,眼下我身处嫌疑之地,无法自证……”

    皇帝沉默着摇头。

    他伸手从旁边扯过半截用来书写的丝绸,取过传国玉玺,在上面盖下一个印记。

    然后放在案几上,推向燕羽。

    “去找河伯。”

    “然后把九鼎带回来。”

    燕羽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再说点什么。

    难道皇帝不知道,如果她背叛,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皇帝似乎从未想过这个可能。

    最终,燕羽上前,双手捧起丝绸,对皇帝低头。

    “羽,必不负使命。”

    ……

    深夜。

    燕羽骑着一匹黑马,在驰道上狂奔。

    这里是洛阳东边,洛河南岸。

    她向东狂奔,右边是连绵山峦,左边就是安静流淌的洛河。

    夜空中阴云密布,无月无星。

    马蹄声如雷,但很快,远处就传来真正的雷声。

    震动四野,摇撼山川,破天开云。

    黑马狂奔不停,很快就能看到雷声的源头。

    浊流浩荡,黄沙奔涌,磅礴而下。

    那不是真正的雷声,而是黄河的水声。

    燕羽在这里离开驰道,纵马来到河边一块巨石之上,勒马停步。

    浑浊浪花在巨石下翻涌,这一块巨石也在随之颤动,仿佛摇摇欲坠,就要带着上面的燕羽一起,被河水淹没。

    但燕羽无动于衷。

    她在马上大声开口,仿佛是对着河水宣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声音仿佛有什么特别的力量,始终浮在水声之上,清晰可见。

    然后河水动了。

    浑浊河水逆流而起,汇聚成巨大的浪头,水声仿佛一声咆哮。

    然后那巨浪变成河伯的样貌,俯身对燕羽发出一声狂怒的吼叫。

    “凡人!死!”

    而燕羽的回应,是高举起手中一块丝绸。

    当丝绸上玉玺留下的印记展露,一股恐怖的气息开始蔓延。

    就连河伯也为之变色。

    “天子气?”

    天下唯一能绝对压制一切超凡的力量。

    燕羽冷冷开口:“不。”

    “帝气!”

    ……

    天亮了。

    墨城站在周王宫门口,好奇地向里面张望。

    王宫守卫森严,简直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尽管守卫的秦军不情不愿地打开大门,但里面的寺人依然不许墨城两人踏进一步。

    “这是皇帝的命令!”

    没错,这是皇帝的命令。

    如果没有他本人允许,寺人之外的人绝不能踏入周王宫一步。

    韩棠一脸阴沉,墨城倒是不太在意,他站在韩棠后面,看着门内各处。

    就和外面的官署一样,王宫内也是方方正正,每个地方尽量一样。

    让墨城意外的是,每一个建筑上面该有匾额的地方,都空着。

    寺人不耐烦地给墨城解释,那也是皇帝的要求。

    尽管皇帝留下周王宫,但所有匾额都被取下。

    也确实,有些匾额的内容,现在来看僭越了。

    墨城无奈地摇头:“那里面不成迷宫了?”

    寺人点头。

    确实如此,但其实之前也没好多少。

    反正寺人能习惯。

    他们都住在里面一辈子了。

    外面来的人,当然肯定会迷路。

    争吵很久之后,韩棠终于还是放弃了。

    毕竟就算他真的进去,没有寺人领路,也寸步难行。

    转身离开的路上,韩棠自嘲地苦笑。

    “就算寺人真有祸乱之心,也没有机会下手,我死死纠缠,甚至连自己都骗不过去,更不用说燕少卿了。”

    “真是自欺欺人……”

    技艺精善,雕死为生。——《秦书·百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