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收金卫

第二十五章 入关

    当时燕羽只知道,军营内突然传来遇袭的号角声,她连忙下令封锁军营,然后带着亲卫直奔号角声传来的方向。

    此时整支秦军已经沸腾起来,如果不是军纪严明,燕羽都觉得营啸无法阻止。

    好在这最可怕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她所至之处,秦军只是警戒,并未交战。

    直到她找到号角吹响的地方。

    那里的一队秦军,正围住一个人。

    燕羽一看就知道,这不是秦军或者法吏,而是外人。

    她连忙开口,就要问这人从何而来。

    但出声之前,她自己就已经想明白了。

    这是周家家主带来的人。

    燕羽顿时松了口气。

    在一切可能之中,这是最好的那一个。

    反正她不觉得周家敢把秦军怎么样。

    果然,审问之后,此人全都交代了。

    他们是为了墨城而来。

    这其实是周家家主的私仇。

    燕羽一开始还很诧异,墨城居然背着她私下找周家麻烦。

    问清楚之后才知道,周家家主记恨的其实是燕羽。

    那次燕羽审问,将他压在地上,是周家家主一生绝无仅有的奇耻大辱。

    不过他“对燕少卿万分崇敬”,因此只深恨跟在燕羽身边的墨城。

    这次九鼎转运,墨城跟随,眼看着他恐怕再也不会回洛阳了。

    于是誓要雪耻的周家家主,带上他一直养着的门下剑客,趁着傍晚秦军扎营休息赶来。

    当他和燕羽交谈寒暄的时候,剑客趁着帮忙搬运酒肉的机会,混进军营。

    然后开始寻找墨城。

    只可惜,墨城此时在九鼎旁边,那是整支秦军最核心的位置。

    尽管剑客艺高人胆大,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然后抓住他的秦军毫不犹豫地吹响号角。

    这也不怪他们。

    如今九鼎就在军中,四方反贼虎视眈眈,燕羽数次下令,只要有可疑人物,可以不问军令,直接斩杀。

    此时大军扎营,正是混乱脆弱的时候,能混进来的,肯定是高手。

    在这种情况下,托大不吹响号角,谁敢?

    于是整支秦军就这么紧张了半个晚上。

    其实无论周家家主还是那个剑客,都没有想过对秦军如何。

    他们没有这个胆子,更没有这个能力。

    听完这些,墨城哭笑不得。

    他是真没想到,万人的秦军如此紧张,居然是因为周家家主要找他报复。

    不过片刻之后回过神来,他心中一股杀意涌动。

    墨城讨厌周家的理由太多了。

    抛荒田地,放狗咬人,散布流言,逼死流民。

    一桩桩一件件,这种人居然还锦衣玉食,几次作死都不死。

    但这次必定不同。

    周家家主真是蠢得恰到好处。

    如果此时不落井下石,老天都要怪墨城不抓住机会。

    他对着燕羽一笑。

    “不过燕少卿这次还是会放过他吧?”

    燕羽深深地看了墨城一眼。

    无论是秦军还是法吏,其中早有十几人建议燕羽杀了周家家主。

    和他们比起来,墨城这一句讽刺,简直不痛不痒。

    “我确实已经放过他了。”

    燕羽的语气意味深长。

    “只可惜,周家家主运气不好,死于这次出手的反贼之手,贼首张良凶残至极,我必杀之。”

    墨城这下是真的没想到。

    他绝不原谅周家家主,是因为这个人为了一己私利,散布流言,逼别人卖地给他。

    对于那些卖了地的普通人而言,这就是逼他们全家赌命,甚至去死。

    只可惜,周家家主一次次犯错,燕羽却始终不对他下手。

    墨城都已经放弃了。

    没想到在离开洛阳的这天,此人终于死在燕羽手上。

    无论如何,墨城都很高兴。

    只不过,高兴之后,这场征途,还要继续。

    燕羽的巡视到此为止,她让墨城解甲休息,然后就离开了。

    累了一天的墨城倒头就睡。

    第二天醒来,继续上路。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庞大的队伍一路前行。

    所有预料中的麻烦都没能躲过,野兽,强盗,后面跟着的流民冲击军营。

    但都被燕羽一个接一个解决。

    墨城也渐渐看明白了,只要驰道不断,军粮就能不断运来,甚至到了紧急时刻,运送一支军队来支援都可以。

    尽管越来越疲惫,但他始终不怎么担心。

    就这样,九鼎越来越接近函谷关。

    ……

    太阳将要落山了,墨城坐在牛车上,低头打盹。

    他并不是放松警惕,但行军这段时间,吃睡都不方便,实在疲惫。

    然后突然,前面有欢呼声传来。

    墨城被惊醒,茫然抬头。

    周围所有人都抬手指着西边,他也跟着看向夕阳落下的方向。

    在残阳的余晖之中,庞大的阴影出现在地平线上。

    那是连绵的山脉,将大地分割。

    这宏伟的城墙,中间只有一个缺口,而堵住这缺口的,便是一座关城。

    墨城拼尽全力,终于能看清那关城的名字。

    “函谷关……”

    这一刻,就连墨城都忍不住想欢呼了。

    越过这道关口,便是关中。

    那里不会有强盗,不会有野兽,始终紧追不舍的六国残余也不敢踏足。

    一切艰难险阻,到此为止。

    然而,就在墨城这么想的时候,欢呼声被号角声掩盖。

    那意味着敌袭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

    墨城顿时头皮发麻。

    太阳已经落山,稍微拖延就是夜战,那就太凶险了。

    事实证明,一直跟着的六国残余同样明白,函谷关就是天堑。

    此时,燕羽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圆阵,围住九鼎,在外各部守住原地不要动!”

    话音刚落,就有传令的轻骑纵马从墨城身边狂奔而过。

    与此同时,整支秦军都像是一个庞大的机器一样,运转起来。

    中心的九鼎围成圆阵,前面就是燕羽的帅旗,再外面是中军,中军之外,就是前后各部。

    再外面,才是响起号角的地方,那是始终散落在外的游骑探马。

    而一直跟随的流民,还在更远的地方。

    因为殿后游骑的任务,就是驱赶他们,不让接近。

    只是如今号角声响起,就没那么容易了。

    流民在惊慌之中,开始向着至少看上去更安全的地方靠近。

    燕羽的军令,外围的秦军就地列阵,如果被冲击,就有破绽。

    如果这破绽被抓住,中军就有危险。

    然而就在此时,燕羽的声音在一片嘈杂中响起。

    “燕羽在此!”

    这个瞬间,世界安静了。

    没人能想到,此刻燕羽居然选择来到这里,而不是守着九鼎。

    但她的到来,确实让流民安静下来。

    无论他们本来想要做什么,现在都只是安静呆在原地而已。

    与此同时,秦军以惊人的速度完成列阵。

    天黑了。

    但燕羽还在。

    她身边点起举起火把,照亮燕羽的脸,任何人一眼都能看到。

    流民因此继续保持着安静。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过去。

    无事发生。

    但燕羽却越来越担心。

    尽管她脸上不动声色。

    四面游骑绝对是发现危险,才会吹响号角。

    四面皆敌,如此声势浩大,来者不善,必然要有大动作。

    而秦军最大的破绽,就在此处。

    可敌方并没有煽动流民,又是为什么?

    也许他们准备从其他方向下手。

    夜色之下,除了流民那个方向,四面都有敌袭。

    喊杀声此起彼伏,就没有断过。

    但燕羽不敢离开这里。

    她被困死了。

    这就是她担心的事情。

    这一夜,格外漫长。

    夜战必溃,营啸难救,故守城必夜袭,数十死士,可破千军。——《墨经·城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