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已是无敌路

第36章(陆澄讲法悟道(下

    他看见了无数个天骄,从这个宇宙中犹如闪耀的流星划过天际,虽然只是那么一刹,但却点亮了天空。

    他的双眼犹如一双璀璨的太阳,看到了宇宙的形成。

    无数的粒子形成的磁场,那些粒子不断的产生重合而又分裂爆炸,催生出的热能,水能,电能,风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世界。

    在这个宇宙里无数个星体,以及黑洞,虫洞漩涡。

    虫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虫洞也可能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

    理论上,虫洞是连结两个遥远时空的空间隧道,就像是大海里面的漩涡,是无处不在但转瞬即逝的。

    这些时空漩涡是由星体旋转和引力作用共同造成的。就像漩涡能够让局部水面跟水底离得更近一样,能够让两个相对距离很远的局部空间瞬间离得很近。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时间的限制,宇宙磁场是对立而统一的。

    万千生灵,在这个无穷大的世界里,只是那么一小点。

    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身也是一个宇宙。

    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

    对于生长在花里的细菌来说,那就是他们的地球。

    对于生长的地球之外的比人类更宏大的生物来说,人类的地球只是一个皮球。

    什么是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

    粒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其中引力相互作用非常弱,可以忽略。

    通过这些相互作用,产生新粒子或发生粒子衰变等粒子转化现象。

    量子力学的三大不可思议

    1,量子穿隧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我在你面前放一堵墙,你不借助任何外力,直接穿过去。显而易见,大家都不行。但诸如电子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微观粒子可以直接穿透这些墙壁。而人类作为微观粒子构成的生物,也有及其微小的可能性化为粒子洪流穿过墙壁,但到目前也没人成功过。

    2,量子坍缩:这个最著名的例子便是那只神奇的猫了,在量子的世界里,你不观测的时候,量子会同时进行着无数种运动,只有当你测量之时,量子才有个固定的状态出来。也就是你观察之前,这只猫既生又死,只有你观察了才会从这种叠加态中分出生死。

    3,量子纠缠:这个如鬼魅一般的现象也是现代物理学基础之一相对论的心头大石(另一基础是量子力学)。量子纠缠简单来说就是配对的两个电子,无论相隔多远都能同时做出完全相反的反应。比如一个电子在地球,一个在月亮,只要地球上的电子向下,月球上的就会立马向上。

    而且这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按人类现有的认知来说,他们之间有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光速。我们的爱因斯坦老爷子也因为这个纠缠现象,被搞得满头是包。

    可以说,量子纠缠这个现象本身就挑战了时间这个概念。就像我们夜空中看见的都是几十万年前的星辰,因为光速是有限的。但量子纠缠却可以打破这其中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让时空概念变得模糊了起来。

    对于一个生灵的降生这只是一次偶然,随机地出现在某一个世界当中,他们的出生和死亡,这已是可定性的宿命,但只有死亡是被定义的,而在这生死界限之间,他们的命运是无法被定规的。

    具有无限极可变性。

    比如一个乞丐突然救了一个富人,他得到了夫人的帮助,变成了富人。

    又比如一个要自杀的人,突然被人救下了。

    又比如你在这里写下某句话,让几千年后的一个人看到而产生认知,这就是可变性。

    这些粒小点组成了新的生物体。

    陆澄可以和他们产生微妙的联系,他可以拨动这些小点的轨迹。

    有一本玄书《易经》,《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

    后来,据说经过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

    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

    再经过后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论解读,才形成留传至今的《周易》一书。

    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统治阶层的传承,文王《周易》成为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一个人深谙易理之道,以阴阳开闭为门,统领万法,就可以预知未来,改变命运。

    佛法中“由心故有”由心,这个“心”是啥意思呢?这个“心”就是动念,因为动到意识心,所以,不知道如幻的境界,以为实有,所以,心就加了一层执着、加了一层分别,起种种的颠倒知见。

    所以,由于动念,所以,就有种种的法产生。而这个动念、意识心,也是本来就没有的;意识心是清净心一念不觉,所幻化出来的,当我们入禅三昧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动念都不实在的,都是多余的负担,因为诸法本来就空。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这个重点在讲什么?

    重点在讲:由于你动到执着、分别心、意识心、颠倒见,由于你动到这个烦恼心,心生故,所以,种种的法就执为实有,外在的法就执为实有。

    像执有六根、六尘、六识,以为是实在的。由外在的法生(境界)引出来故,所以,会继续的往外追求,因此,种种的心生,种种的心生。

    所以,一个是由内无明动念,而攀缘外境,叫做由心生故,种种法生;另外一种角度是:从外境而不觉察,然后,引起内在里面的起心动念,叫做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那么,不管是由心生故,种种法生;或者是由法生故,种种心生,这个在强调什么?强调那只是缘起如幻的,不实在的意识心,它根本就没有,是这个意思。

    这个就是重点,缘起无自性,就是告诉你:究竟义就是没有体性;没有体性就像虚空花、水中月,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诸法本身就没有实体可得。“乃心法皆空之旨也。”那么,我们就悟到了歇即是菩提的道理。

    佛法说,一个人瞬间有四万八千个念头。而这个念头,不是统计后的确数,而是指很多很多的意思。如果我们静心,观察自己,我们会发现,我们内心或头脑中的念头像透过窗帘缝隙阳光中的浮尘,确实不计其数。它们在作不规则的布朗运动。而一旦受到“外力”,它们就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方向。

    执念,是拿住某个念头不放。念,本来是自然的,平常的,自由运动的,像阳光的浮尘。但一旦我们刻意在意什么,一旦我们“抓住”什么,它便开始变得不同,变得特别,并开始膨胀聚集。比如,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平常我们都能理解接受,但一旦因为某个原因我们开始关注他的某个缺点,他的缺点便开始变得显著,变得耀眼,扎心,变得无法接受,甚至难以忍受,想要去改变他。对方会反抗,这会让我们尤其觉得“无法忍受”,感到恼火,甚至憎恨,“必欲去之而后快”。

    执念会大到把人“带走”。当执念大到一定程度,开始不受人控制,而是人被执念控制。就像,平常的时候人控制情绪,情绪是人的一部分,但如果情绪过于强烈,情绪就会支配人,此时,人成了情绪的一部分。比如,暴怒,怨恨,嫉妒,仇恨,悲伤等等。其实,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也是一样的。

    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道声音:“天地有天地之中,宇宙有宇宙之中,人心有人心之中,理事有理事之中;得其中,固执而守之,守而勿失,便入道矣。丹道派则须配合八卦五行以“规其中”,复以中为玄牡之门,乃天地之根;故以“中窍”为千古不传之“圣窍”与“道窍”。守之可应天地之中与宇宙之中,得到人心与天心合一、及人心与道心合一之境界,因之而神化万千也……”

    陆澄站在这个世界里,似乎以往他所知道的圣贤,天骄人物化为一道道身影走入他的本体里面,与他的本体重合。

    黄帝,颛顼,尧,舜,禹,周武王,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墨子,鬼谷子,庄子,孟子,孙武,管仲,李悝,申不害,韩非,荀子,杨朱,范蠡,许行,公孙龙,尸佼·杂家……秦始皇,董仲舒,王充,玄奘,惠能,张载,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朱熹,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曾国藩……

    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毕达哥拉斯,黑格尔,伏尔泰,康德,叔本华,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罗素,穆罕默德,释迦牟尼,耶稣,龙树,卢梭,爱默生,笛卡尔……

    “陆澄……”

    就在陆澄要顿悟证道之时,突然被一道重重的声音唤醒。

    陆澄苏醒过来,看到将自己从神海里拉了出来少女,他看着百灵,忽然想杀她的心都有了。

    如果让他再悟下去,他可以直接悟道结出金丹。

    他意外的进入了天人合一之境,可一次证道的机会被少女给无情的摧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