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第24 伟人之作!

    蔡府

    “伯喈,你府上的藏书至少有万卷有余吧,真是羡煞万分哪!”

    “元叔说笑了,想要哪本拿去便是,我们之间还需客气什么。”

    只见两名老者坐于书房之内,一位体貌魁伟,须眉俊美,虽已将要到古稀之年,但双眼炯炯有神,与老友相见,精气十足。

    另一位身材消瘦,书生卷气在这位老者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哪怕已不再年少。

    蔡邕笑道:“元叔怎会突然出山,来我这陋室一叙?”

    “你看我这个年纪,还能苟活几年?自然要出来透透气。”

    “此话不可说,观你气象可比我好多了。”

    “我已将近古稀,算是长寿之人了,知足了,也并不追求长生,只恨回望一生,未能做些为国为民之事,等不到太平盛世之时了。”

    “怎能如此说,当年你舍身入狱,多少忠义之士迸发而出,又负责《后汉书》编写,那时我才疏学浅,常常向你讨教,还有一篇《刺世疾邪赋》抨击大汉各个弊端,第一次读阅时,我便仰慕你的才华与品德,这些事都忘了否?”

    “好汉还不提当年勇呢,从嗣祖被罢官之后,我便主动辞官远离朝野之争了,这些往事如烟消散便是。”

    “今日便不提这些糟心事,喝茶。”

    一名婢女轻步走至蔡邕身旁,说道:“老爷,门外有两人求见,说是来拜访两位大人。”

    “姓甚名谁?”

    “两个人都说姓赵,还说是这位赵老爷的侄子。”

    赵壹十分意外,自己和这两侄子说不上感情深,但也没什么交情,自己一回京便来拜访。

    “既是赵兄的族侄,快请他们进来吧。”

    “是。”

    婢女便出门请客。

    赵瑾却在门外东看西看,蔡邕并非位列三公,府邸构造与摆设倒是十分精致,门匾上的还有题字,虽然他不懂,但他大为震惊。

    “老爷请两位客人入内。”

    赵融拍了一下他,说道:“在两位长辈面前,注重礼数,跟着我做便是,不可如你军中那般放肆。”

    “兄长,弟又不是痴呆儿,自有分寸。”

    顶了几句后,跟着婢女从门外,穿过正堂,摆设古朴典雅,再经过大院,绿树成荫,花朵盛开的芳香沁入心神,令人格外舒爽。

    两人来到屋中,便异口同声道:“拜见叔叔,拜见蔡大人。”

    “快请坐。”

    “谢蔡大人赐座。”

    虽然赵融官阶与蔡邕差不了多少,但二人之间的分量却有巨大的鸿沟。

    蔡邕大他几轮不说,自己的叔叔名响天下,也只是以同辈相称,不管于公于私,身为一个晚辈,他都开放下姿态。

    “多年未见,二侄都这般大了,一表人才,仪表堂堂啊,大侄你要少吃些肉食,如此才与身体有益。”

    “侄儿也好久不见叔父,我回京后,听说您刚好在蔡大人府上,便与兄长一同来拜访。”

    赵融脸色有些僵硬,不是我带你来的吗?谁之前说不去的,真是倒反天罡!

    大人总是会偏爱年纪小的晚辈,见面就是给这赵瑾一顿夸,他也不好插嘴。

    蔡邕好像想起来了什么,对赵瑾问道:“贤侄是奉圣旨前往巴蜀平反否?”

    “蔡叔,正是。”

    “哈哈,唉,可能是我老了,记性差了,前些日子便有人在朝中说些谣言,当时只知道你姓赵,谁知还是元叔的侄儿,此战打得好啊!”

    “蔡叔见笑了,几场小战之胜不足挂齿。”

    “年轻人谦逊是好事,但也莫要如我们这老头子般失了锐气。”

    “叔父教训的是。”

    赵融眼看三人聊的正酣,笑道:“叔父,蔡大人,不怕您二位见笑,此番拜访除了与您二一叙,还有个不情之请。”

    赵瑾脸色一黑,自己的哥哥怎么能如此快就背刺自己!

    蔡邕和赵壹点头,示意他说来。

    “家父母病故的早,我便亲手将他养大成人,如今已快到行冠礼之时,想在叔父的见证下,与蔡家定下婚约,结为二姓之好,蔡大人意下如何?”

    谁知赵壹大笑道:“令千金名气在这京都是否比你这老家伙还大否?”

    蔡邕苦笑道:“习惯了,习惯了,当我女婿的条件一直很简单,为人品德刚正,有些才华便更好,但小女自视甚高,恃才傲物,非绝世之人都看不上,我也忧愁此事啊。”

    赵瑾刚想开口解释,大腿处传来钻心的疼痛,他转头看向兄长,一脸温文儒雅的样子看着他,自己便不再心急。

    反正也看不上自己,让兄长死了心也好。

    蔡邕也乐意与赵壹的交情更深一步,对于亲上加亲的好事,他自然不反对,但也左右不了女儿的心思,每隔几日便有人登门拜访要与蔡家结亲。

    他也是十分的头疼,可却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女儿。

    出于尊重她的选择,蔡邕只好先物色其品德才华,确认是青年才俊后,再让蔡琰当面一见,看看是否符合心意。

    但自己的女儿跟寺庙中的尼姑般,样貌再俊俏的公子都瞧不上,他还因此得罪不少世家子弟。

    蔡邕对她真是又爱又恨,爱是她十分像自己,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再加上沉鱼落雁的样貌,倒也有傲的资本。

    他对身旁婢女说道:“去把二小姐喊来。”

    “是,老爷。”

    几人便默不作声的在此等候,只见一女子脚步轻盈的走进屋中。

    她身穿青色华服,裙摆随风轻轻摆动,垂落的长发乌黑,可惜不能一睹芳容,在那黑纱之上,只能看见两只动人心魄的眼眸。

    只用一眼便得知赵瑾便是上门提亲之人,蔡文姬问候了除了他的三位长者,随之坐在蔡邕身旁。

    蔡邕看着她没对赵瑾行礼,也是无奈,毕竟隔几天就来一个提亲,任谁都会厌烦,更何况自己女儿眼光颇高。

    他看向了赵壹,露出苦笑之色,赵壹也微笑回应表示领会他的意思。

    不是我不想提这门亲事,你看看小女的态度。

    我知道了,谈不成也没关系,若是成了也是一桩良缘嘛。

    众人都没开口,赵融先当出头鸟问道:“不知小姐觉得我弟如何?”

    “多日前听父亲提起过,赵将军平反有功,英勇非凡,小女子只会舞文弄墨,上不得台面,怎敢妄言。”

    “文姬,不可无礼!”

    蔡邕如何不知女儿的心思,她看不上所谓的功名,明里是是赞赏,却暗讽赵瑾只是一介武夫。

    “父亲,女儿只是实话实说罢了,您也知我喜爱辞赋,要嫁也是嫁与文采出众之人,方能白头偕老,长相厮守。”

    赵融一脸尴尬的的说道:“这…小弟自幼也是读过些诗书,并非那不懂情调蛮横无礼之人。”

    “哦?赵将军还是文武双全之人,不知有何文学著作让小女子开开眼界。”

    赵瑾已与李柔私定终身,但这蔡琰阴阳怪气的让自己有些受不了,一双美眸还在笑着盯着自己,他觉得这女人要看自己笑话。

    顿时心头一热,起身说道:“我虽从未有过惊世之作,但今日突然有感而发,不知小姐可愿听否?”

    “自是愿意。”

    赵瑾想到此诗,热血澎湃,只好厚着脸皮朗声念出。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等他念完之后,满座皆惊!

    【恭喜你获得50声望,荣誉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