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深处

第十八章 洞中时日

    说是洞府,实际上也就是一处不大不小的房间,宽约两丈,长约三丈有余,房间靠里处摆着一张石床,石床边上还有一处极小的泉眼,墙壁上有一块火萤石,照得屋内通明,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林远看出,这处泉眼并非天成,想来必是宗门为将灵气引入各处洞府,有意为之的。洞府虽然简单,林远却很是满意,坐在石床之上,林远从随行的包袱中取出一应物品,除了宗门的应发之物外,还有风正临行前交给他和旋儿的《混元经》。

    林远并未马上打开经书,而是拿起了一旁的蒲团,刘师兄说这个蒲团能够让人宁心静气,林远在刚刚拿到的时候只是觉得手感冰凉,并未仔细观瞧,此刻无人,正好可以细细看一下。蒲团呈棕青色,一尺半见宽,拿在手中,轻盈柔软,几乎觉察不到重量。其实,类似的蒲团林远也见过,他记得伴泉的屋内就有一个,不过如此轻盈的倒还是第一次遇到。好奇心起,林远将蒲团放在自己股下,初时并未觉得异常,待坐了久了,确实感觉到一股凉气由下及上。不过,林远觉得这蒲团没什么用,这崖壁间本就阴冷,要是一直坐在这蒲团上,只怕会冻坏屁股。拿起来又瞧了半晌,便置在一边。

    至于那件布衣,林远倒并未在意,自己身上已经穿了师傅给的竹甲衣,这件布衣就没什么用处了。除了这些,还有一瓶辟谷丹,林远拔开木塞,从瓶中倒出一粒圆形丹药,夹在手中,仔细观瞧。丹药不过米粒大小,呈深黄色,仔细闻了闻,有一股雨后青草的气味。这么一粒小东西,就能抵十几日的口粮?林远深表疑惑。

    看着这粒丹药,林远想到了之前鲁师伯送给自己的益骨丹,忙从怀中掏出一个丹盒。自打得到这颗益骨丹之后,林远也多次观察,这颗益骨丹明显比辟谷丹大出很多,呈深红色,而且丹盒一掀,便能闻到很浓的药香味。单从品相上来看,这益骨丹的价值应该甚过益骨丹不少。

    又看了一会,林远郑重的将这两种丹药贴身放好,这些东西以后都是有大用处的。至于辟谷丹,林远也不打算马上服用,他包袱里还有一些口粮,等吃完这些口粮再说。

    包袱中除了这些,还有就是林远最看重的灵石了,早在书院的时候,林远就知道这灵石不仅能够用来交换,对于平时的修炼也是极为重要。不过,这些年林远也没攒下多少,加上今天宗门发放的五块,一共也不过二十来块,林远将这些灵石用布块包好,放在石床的最里面。想想又觉得不放心,便用包袱将灵石盖住。

    做完这些,疲倦袭来,林远倒头便睡...

    直睡到饥肠辘辘,林远醒来,翻出随身带来的干粮,胡乱吃了一些,又用泉水清洗了一遍,顿觉身心舒畅。林远翻出《混元经》,坐在石床上便读了起来。这本经书自从拿到手后,林远也多次翻阅过,经中内容大致也都明了。

    从炼体到养气,讲究的是先由表及里,再由内及外,炼体阶段主要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林远记得师傅曾经说过,人体好比如泥土,炼体的过程就是要将这一团泥土经过不断的打磨,变成一块坚硬的原石。而养气的过程,便是在这原石中注入天地元气,石若不坚,气便不存,即便后期强行注入,也会气绽石裂。

    软土如何变硬石?单纯的锤炼肌肤只是在做无用之功,人体中的经络好比如泥土中的水分,水分不在,泥土便会干裂,所以炼体的第一步便是强自身经络。《混元经》开篇便已言明:“气有多少,形有盛衰,脏位有高下,腑气有远近,凡人一身有经络,直行曰经,旁支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是也。经络强,则气血生,经络阻,则形体衰。凡炼体者,必先求经络之顺畅,气血之充沛。”

    经有十二,太阴经、阳明经、少阴经、厥阴经等等,脉具八条,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经脉纵横人体,其上穴位更是不胜枚举。

    当下,林远便按经中所述,盘腿于石床之上,手按“灵道”、“少冲”二穴,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舌抵上腭,心、神、意守脐部,吸气五分,吐端八分,久之便觉随心意降,头手如同虚无,只觉脐中一点真息幽幽出入,移之不动。

    按照《混元经》的解释,这是通过“灵道”、“少冲”二穴,将人体经络的浊气聚集,再通过人口呼吸间,排出体外。体内浊气有先天所具,也有后天所集,无论哪种,这些浊气存于体内,便如清潭中的一丝污秽,这些污秽,随脉而行,所到之处,便会伤及经络。故炼体之首要便是清浊去污。若能浊气尽除,便渡过了炼体的第一个阶段。

    林远这一打坐便是一个昼夜,直至肚中饥饿,才散去身形。这身形一散,便如烂泥一般,躺在石床之上。这种打坐,虽不费气力,却极耗精神,特别是呼吸的方式,如平时大为不同,寻常呼吸,皆是入气多少,呼气几分,《混元经》上却说要吸气五分,吐气八分,这多出的三分便是体内的浊气。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因为寻常人不会在意自己呼吸的方式,现在要改变这种生而由来习惯,却是极难。

    林远四仰八叉的在石床上躺了半晌,只觉得口中干渴,起身伏在泉眼处,“咕咚咕咚”的喝了几大口,方觉舒畅,又拿出包袱中的干粮吃了一些,便又重新躺回到石床之上。说来也怪,这冰凉泉水喝下之后,竟有一股热气从五脏六腑散出,顺着经络流向四肢,本已酸麻的四肢,竟然开始逐渐恢复力气,说不出的惬意。

    林远就这般在府内日复一日,不觉间过去了月余。其间,林远在所带干粮吃完之后,拿出了宗门发放的辟谷丹,丹药入口即去,还没尝出什么味道,便觉得丹药已经消失在口中。初时,林远还怀疑刘师兄是不是拿错丹药了,不过,后来他发现,这丹药着实神奇,在后面的十余日内,他竟然没有丝毫的饥饿之感。

    在这月余之中,除却“灵道”、“少冲”二穴之外,林远按照经文中所述,从曲泉到京门,过会宗走中俞,通然谷顺少商,顺着经络方向,由表及里,逐一走穴,而且林远还发现,这灵泉平时喝来无异,但如果是在修炼之后,特别是疲惫之时,便能发挥极大的作用。所以,为了更好的利用这灵泉,林远每次都把自己搞得极为疲倦,然后再去大口饮泉。有好几次,因为太过疲惫,差点淹死在这灵泉中,要真是如此,林远可能就要成为玄清门开宗以来第一位淹死在灵泉泉眼中的人了。

    其实,林远所采用的这种方式,属于歪打正着。正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若想彻底清除体内浊气,需断浊气之源。林远采用的方式,实际上是自身与浊气之间的一场博弈,每次打坐,林远都让自己到疲惫的极限,断去浊气之源,然后,灵泉入体,占据浊气之地。

    不过即便如此,这月余时间,除了感觉体气通畅之外,毫无进展。

    这一日,林远正在洞府中打坐,忽听得有人在府外叩门,林远散去身形,打开洞府,原来是多日未见的上官旋儿。

    旋儿进屋,也不见外,盘腿坐上石床,对着林远说道:“小远子,修炼的咋样?”

    林远闻言,摇头苦笑道:“唉...除了不用吃东西,啥变化没有。旋儿姐,你现在怎么样,进一段了嘛?”

    “你都没进,我哪行啊,我几次出来看你都是府门紧闭,上次就想找你了,又怕耽误你修炼。唉...还不如跟伴泉他俩去过燕山,在这破山洞里,太无聊了...”

    林远看着秀眉紧蹙的师姐,也是满脸的无可奈何。

    “哦,对了,小远子,我约了枯木峰的薛师兄、伍师兄,还有枯木峰的蒙姝妹子,打算一起去后山捕兽,然后烤肉吃...嘻嘻”

    林远一听到“烤肉”二字,嘴里都已经流出口水了,虽说服用辟谷丹之后不会产生饥饿感,但口舌之欲还是难以消除的,林远开口道:“后山捕兽?薛师兄?...师姐,你刚说的那几个人是谁,我怎么都不认识?”

    旋儿四仰八叉的躺在石床上,看着洞顶开口道:“你认识谁啊?天天就知道在洞府里,这几人都是我这几次出来认识的,他们也都在这崖壁修炼,大家都是同门,自然要互相照顾...”

    林远点点头,想想也是,旋儿性格随和,到哪都是受欢迎的。

    “旋儿姐,那我们赶紧去吧,好久没吃烤肉了,还真挺想的...对了,你约他们在哪里见面?”

    旋儿起身道:“他们已经去后山了,我是特意回来喊你的,走吧,咱们去吃烤肉...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