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明

第二十七章 布置

    袁崇焕麾下诸将无不为之侧目。

    祖大寿拉拉赵文的衣袖,凑近了一些,小声说道:

    “你不要命啦,一万打八万,这咋打嘛!”

    赵文不为所动,他不徐不疾地开口:

    “皇太极此刻距离中军尚有一定距离,而且也并没有发现我们的行踪。”

    赵文环顾四周,突然面带笑容:

    “大家不觉得这里的环境很适合打一个伏击吗?”

    说到这里,袁崇焕知道赵文要做什么了。

    他要和皇太极攻守互换,掌握主动权!

    战场之上不怕有困难,就怕失去了战场主动权,被人牵着鼻子走,兜兜转转,反而容易把自己的部队拖的很累,失去己方的优势。

    而现在的袁崇焕和关宁军尚且占有战场主动权。

    其实赵文的战略没什么新奇的东西,无非是在优势地形设下阵地,等待八旗这头失控的野兽一头撞上来。

    赵文会这么提议的原因袁崇焕当然知道是为什么。

    无非是凭借火器优势,暴打原始八旗。

    优势地形下,明军火器的优势将得到最大的发挥,况且现在的风向也同样对明军有利。

    这里的山上同样有着上游水源,也不用愁清兵会卑鄙地在河流里投毒。

    这么想想,八旗除了兵力上占有优势以外,似乎也没有什么方面能够超越明军了。

    在袁崇焕的估计之中,人数众多的八旗粮草也不多,也不会进行长时间的围攻。

    等到勤王军赶到,或者满桂出安定门作战,就算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等到八旗的粮草耗尽,自然会退兵。

    而且现在也不是优柔寡断的时候,最坏的决策也好过没有决策。

    袁崇焕当即下令全军停止前进,上山构筑简单的防御阵地。

    明军据山而守,尚有不少大炮,也不是笨重的红衣大炮,都是利于野战的将军炮,威远炮,虎蹲炮还有佛郎机炮。

    不是说大炮吨位越重就越好,什么样的情况就要用什么样的大炮。

    这是由战场上的具体形式而决定的,倘若打仗只知道携带红衣大炮,盲目迷信火力和吨位。

    那么明军会被八旗给按在地上打,也并不奇怪了。

    轻重火器齐备,这才是赵文设想之中的炮营应该拥有的样子。

    打造一支能够在各个地形环境下的都能拥有作战能力的火器部队,就像戚家军一般,这也是赵文想要打造出来的部队。

    只不过,眼下关于赵文对于军队革新的想法只能暂且搁置。

    还是先把眼前给顾好吧。

    明军突然停止了行动,开始往山上利于隐藏的地方移动,这样的动静是不可能瞒过清军的探子。

    前方有明军的消息瞬间就传到了皇太极的耳中。

    皇太极当然大喜过望,击败自己命运中的宿敌袁崇焕的机会就在眼前!

    “莽古尔泰,你带兵马前去探探袁蛮子,看看他的关宁军是个什么情况。”

    皇太极觉得让莽古尔泰作为先锋,和关宁军先碰一碰是个好主意。

    莽古尔泰速来有勇猛善战的名号,当年和在海西女真的互扯头发之中,他连克海西女真乌拉部六城,杀的海西女真人头滚滚。

    “嗻!”

    莽古尔泰一点也不含糊,马上清点兵马出战。

    虽然英勇善战的三贝勒在打仗这件事上从不含糊。

    但是莽古尔泰这回所面临的难题可比在草原上打蒙古人和海西女真难多了。

    这里的地势相当险要,很难想象,在华北平原上,竟然还有这么险要的地势。

    周围四面环山,树林郁郁葱葱,其中有河流流出。

    这里的景色很美,但是莽古尔泰目前并没有欣赏的心情。

    景色很美,但是对于作为进攻方的莽古尔泰来说,这里已然变为了一个修罗场。

    莽古尔泰在远处甚至能看到部分明军在伐木,用以构筑简单的防御阵地。

    莽古尔泰虽然莽,但是他并不傻,明军既然已经有了准备,在这样的地形下进攻,那么八旗的投掷点数可是会受到减二的惩罚。

    莽古尔泰不敢大意,派出了不少的探子前去探查。

    但是还没等清军探子接近明军阵地,就被明军的弓箭给吓退。

    这不是个好消息,如果进攻,那么只能沿着山路强攻,那么不管是不是披甲人,都会损失惨重。

    这下莽古尔泰可犯了愁了,军中又没有大炮,周围的地形也不清楚,只能先试探试探虚实好了。

    不过莽古尔泰也不担心这是别处的明军,飘在山头的袁字大旗,就已经说明了这肯定是袁崇焕的关宁军。

    五百披甲人被扔了出来作前锋,去碰一碰这关宁军的防御。

    这一战可和浑河一战不同,浑河的戚家军并无任何地利优势,也无援军来救。

    这才让清军有时间从容应对,慢打慢熬,最后把火器的优势熬没,也就能够摧毁戚家军了。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眼下的关宁军的名号也是不小,而且来援的勤王军可不少。

    谁敢在天子脚下不认真救援崇祯帝的爱将袁崇焕?

    言官弹劾的折子能塞满半个紫禁城。

    五百披甲人对于严阵以待的明军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都无需开炮,只用弓箭火铳便能轻松击退。

    这里的地势确实相当险要,但是莽古尔泰却认为,不可能会存在完美的险要地势。

    哪怕是潼关或者剑阁,都被人完全攻破过。

    按照莽古尔泰的文化水平,他能沉下心来认真思考已经很不容易了。

    要是皇太极在这,肯定的说一句:

    “呵,长大了。”

    死的是正蓝旗的人,皇太极当然不心疼,可是他莽古尔泰心疼!

    没了人马兵丁,那还咋掠夺尼堪做包衣阿哈啊,那还咋掠夺金银财宝啊。

    有兵才是一切。

    莽古尔泰深知这个道理,但是眼下军令在身,保存实力也会惹到皇太极。

    岳托这小子打仗打得这么臭,也不过是暂时被撸了镶红旗旗主的职位。

    甚至于他本人更是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不削爵,也不减少牛录数量,简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咬咬牙,莽古尔泰最终还是决定强攻,人死多点就多点吧,打赢了仗,还怕会没有补充吗。

    只不过莽古尔泰要强攻的想法,正好中了赵文的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