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娘子万福

第十四章 会试在即

    一

    春闱将近,还未出正月,县学的学生便预备着往北昭王都赶去。

    滦州的海珠一事刚了,郑氏与文姝即刻赶回,终于在最后一日赶上文逸与沈沨离开的日子。

    “好孩子,你们两人从未独自出过远门,更何况是王都那样扔块砖便能砸倒一片非富即贵之人的地方,到了王都定要万事想着周全,莫要只顾着新鲜。”

    看着初长成的文逸,郑氏伤感起来,一手拉着文逸,一手拉着沈沨嘱咐道:“你们二人相互帮持。外面不比家里,等回家了,娘给你们补。”

    “娘,我都多大的人了。”文逸埋怨一声,“放心吧,孩儿和沨哥儿定当金榜题名,不负爹娘和沈家叔叔婶婶的期望。”

    “我又查了一遍,东西都备妥当了。”文姝匆匆赶来,拍了拍文逸的肩,晌久道,“王都不比家里,言行举止皆要三思而后行。对科试莫有太大负担。家里有我在,莫要担心。”

    “多谢大姐姐,我明白。”文逸粲然一笑。

    “文二,沈大!”章曈出了县学的门便瞧见两人,连忙上前,“收拾妥当了吧?”

    “有我大姐姐在,当然妥了!”文逸揽住文姝的肩得意道。

    文姝有些不自在,瞪了文逸一眼脱了身,向章曈微微颔首:“章公子。”

    “文姑娘。”章曈浅笑回礼。

    “章小公子,这段日子逸哥儿和沨哥儿给你添麻烦了。”郑氏笑道。

    “大娘子客气了。”章曈向郑氏作了一揖,“我们是兄弟。这次我和叔父一起入王都,我们还可以一起同行、相互照应,大娘子放心。”

    “那便多谢章小公子了。”

    临走,文姝将沈沨拉到一边。

    “姝姐姐有什么事吗?”沈沨规矩行了一礼。

    “我且问你,你与钟岄的亲事是你求来的,还是沈家婶婶帮你物色的?”文姝正色道。

    沈沨敛眸答道:“自然是沈沨求来的。”

    文姝微微一愣,急忙又问:“那你是怎么想的?是单纯帮钟岄拖延嫁去瞿家的时间,还是真的想娶她?”

    沈沨沉默晌久道:“自是,动了真心。”

    “想沈家叔叔婶婶的脾气,也不会由着你胡闹。”文姝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沈沨。

    “虽不知道你们两个的事,但我和钟岄从小一起长大,我劝你最好是动了真心。若你敢对不起钟岄,我饶不了你。”

    “沈沨不敢。”沈沨忙道。

    文姝这才放过了沈沨。

    二

    章曈打算让文逸、沈沨跟着自家车队同行。章珏为了避免闲言碎语,便丢下章曈先行一步。

    如此没了章珏的约束,章曈和文逸沈沨更没了什么顾忌,吃住皆在一起,很是自在。

    因为是赶路,一行人也并未放纵,二月一日赶到了王都。

    “终于到了。”文逸率先跳下马车,却愣在了原地。

    城墙高耸入云,写着“王都”的城门匾高挂在城墙之上,宣告着这座城池作为一国之都的威仪。环城的护城河静静流淌着,殊不知平静的水下有多少光利的利刃保卫着城中皇权。

    古朴厚重的城门才将将放下,身着全身玄铁甲胄的城门兵早已肃立两边。肃穆的气氛下,行人无人高声说话,自觉排成了两排等候检查进城。

    “不愧是一国之都,这次是长见识了。”文逸喃喃道。

    沈沨也下了车,凝视着巍峨的城池,白袍袖中的手微微握紧。

    章曈因为父亲章琰的缘故不算第一次来王都,打点一行人入城后,刚要带两人入城,忽然看到了一个身影,不由一惊:“黎王殿下!”

    “好久不见了,泽仁。”一位身着玄色如意云纹凤鸟织金长袍,外披白色狸毛大氅,头戴金冠,脚踩枣红登云靴的俊逸男子屏退随侍众人,笑着缓缓上前。正是北昭八皇子,黎王祁承。

    “文二,沈大,快来拜见黎王殿下。”章曈连忙招呼不远处的两人。

    两人听罢上前,向来人行礼:“拜见黎王殿下。”

    “免了。”祁承虚扶一把,笑着打量两人一番,“这便是你在信里提到的在郸州结识的兄弟?”

    章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正是。”

    “泽仁看中的兄弟,品行定当是不错的。”一个清丽女声从身后传来。

    众人闻声看去,一位身着月白色长裙搭暖黄色兔毛小褂,外披雪獭皮裘衣,三千青丝墨发由两支玉簪微微挽成淑女髻,妆面精致得体,如同神妃仙子般明艳动人的女子迈着端庄的步子上前并立在祁承的身边,两人般配极了。

    那女子正是黎王祁承的王妃徐颂卿。

    “王妃娘娘。”章曈向徐颂卿规矩行了礼,文逸沈沨亦跟着行礼。

    “许久未见,泽仁倒还生疏起来了,忘了之前总在我们身后喊哥哥姐姐的时候了?”徐颂卿挽住了祁承的手臂打趣道。

    章曈更加不好意思了。

    “你莫要拿他开玩笑了,再说下去,他恐怕便要找地缝钻了。”祁承眼中噙着笑轻轻拍了拍徐颂卿的手。

    徐颂卿灵动的眼神又落到了文逸与沈沨身上,见两人都拘谨地低着头,轻松笑道:“春闱顺利啊。”

    “多谢王妃殿下。”文逸沈沨慌忙应道。

    祁承听罢笑了笑:“你们倒不必紧张惶恐。此次陛下钦定的春闱主考官是朝中最严明不过的大人,你们若是有真才实学,必能在北昭争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受到鼓舞的文逸与沈沨心头一喜,又是连连道谢。

    “陛下召我们入宫还有事,我们先走了。”黎王夫妇向章曈一行人道别。

    “我祖父任国子祭酒时教过两位殿下一段时间,我也同他们来往过。”章曈看着远去的黎王行驾,向两人轻声解释道。

    三位少年未多停留便进到城中。

    三

    因为是世家子弟,章曈不参与今年春闱,而章珏又是这次春闱的考官之一,所以进到王都以后,章曈就不便与文逸沈沨二人来往了。

    章曈在到王都之前,便写信托朋友找了处既安静又离贡院近的书院方便两人备考,为两人安排了住所之后便告辞了。

    一切都收拾妥当后,文逸躺在宽大的榻上,瞄向一旁拿着书温习的沈沨笑道:“沈小相公很是用功,这次可有把握拿个状元回去?”

    沈沨无奈看了一眼文逸,腾出一只手塞了本策论到文逸身旁:“此次王都春闱贤能者众,你我还是不要松懈的好。”

    “好吧。”文逸伸了个懒腰起身,拿起那本策论翻开,“本来想着今日甚是劳累想偷偷懒,想想还是好好念书吧。”

    两个少年不停歇地极力苦读,极力为自己、为家族、为百姓读出一个太平未来。

    转眼便是二月初八,初九便是两人下场考试的时候。

    “东西都备好了。”文逸一连检查三遍行囊后才放心。

    沈沨看着院中将将要盛开的桃花,想必春闱学子亦如此树繁花般绚烂。

    “二爷,外面有位女使自称是武定来的,要见沈小相公。”文逸的小厮云朗过了拱门来同两人禀告。

    “武定?”文逸一时想不起来武定有谁能在春闱前一天来找沈沨。

    沈沨却仿佛知道了来者何人一般快步走了出去。

    站在门口等候通传的正是钟岄身边的常欢。

    见沈沨出来,常欢连忙迎了上去,笑道:“沈小相公和文二爷真是会挑地方,竟躲在这样偏僻安宁的地界儿,让人好找。若不是遇到章公子身边的鹤鸣好心带路,恐怕等到两位小相公考完回家,奴婢都找不到呢。”

    沈沨回了一笑:“可是你家姑娘有什么事?”

    常欢拿下肩上的包袱递给沈沨:“初春最是乍暖还寒,姑娘怕贡院寒冷,特地熬了一个月赶制出来衾衣,让奴婢送来给沈小相公。”

    沈沨微微一怔,双手接下那包袱,眼前仿佛闪过那抹倩影,在无数个日夜不停息地缝制。她明明说过她不善缝补,缝制过程想是吃了苦头的。

    “姑娘还让奴婢给小相公带句话,让小相公不必感动,尽力应试才是当务之急。”常欢仔细打量着沈沨,含笑说道。

    “帮在下谢过你家姑娘。”沈沨向常欢微微颔首,“沈沨当拼尽全力,定当不负所望。”

    “只有一件?”文逸从门中走出,见是常欢,一脸疑惑,“岄姐姐送的?”

    常欢笑道:“姑娘说时间只够做这一件的,想文府家大业大,文二爷定是看不上这些的。”

    “切。”文逸抱着手臂,“没准备就说没准备。”

    常欢抿唇笑着告辞了。

    文逸忽然疑惑起来,斜着眼睨着沈沨:“你们两个,到底怎么回事儿?”

    见沈沨不语,文逸倒吸了一口凉气:“你俩,不会是真的吧?”

    “安心应试吧,若你再胡思乱想,小心回去了我告诉姝姐姐和文伯母。”沈沨含笑撇下文逸转身进了门。

    “你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