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娘子万福

第二十章 年节出变

    一

    一连几日,钟岄沈沨各司其职。

    沈沨每日按时应卯,按时散职。县尉主纠察一县治安,覃临百姓大都安和,无甚大事发生。

    钟岄买下了地,又有了常欢要来的农户名单。

    她发现,有些贫苦庄户虽然正值壮年,却交不起地租,且常年吃不饱饭,大多身体虚耗、骨瘦嶙峋,做不得力气活。尤府是不屑用的,有的只能去沿街乞讨。

    这正中钟岄下怀,钟岄将这些人都召集起来,出钱雇佣他们租种钟岄买下的东郊土地。

    为了不引人瞩目,钟岄出的工钱比尤府少,只够糊口,但钟岄给了他们一线生机,大多人还是万般愿意的。

    除却雇佣,钟岄也包了他们的吃食,有意无意加些白面馍与肉,到底是壮年人,体格渐渐也都好了起来。

    其中也有松懈惫懒之人闹事,但都是散沙之众。钟岄将沈沨县尉的身份一搬,不必沈沨亲自出马,众人皆服。

    钟岄又挑选了一位精明能干的娘子做监工。

    这位娘子姓秦,半生贫苦,虽出生于富户人家,但在小时被拐到覃临配与贫户,生了一个女儿,丈夫早死,与女儿相依为命。

    秦娘子素有些主意,种地也是一把好手,但因为身为寡妇为人轻视,又带着女儿,遍尝世事艰辛。

    钟岄从马二娘那里了解之后,便请秦娘子做监工,许诺工钱,并答应免去束脩,将秦娘子的女儿送去钟府学堂上学。

    钟岄放的是长线,有了秦娘子做监工之后便有了时间,时常到几个铺子上记记账,也常与马二娘闲聊些话茬,对覃临也渐渐熟悉起来。

    沈沨知道钟岄在操持田垄,但也明白钟岄的想法,自然也没有多问。

    有时两人都闲歇在家,则喜欢搬着椅子在院中喝喝茶,谈谈今日的见闻,平淡也安宁,钟岄也很满足。

    进到腊月,东郊的地迎来了收获,自然比不上西郊尤家的地卖得好价,钟岄便将一部分粮食分给了雇佣的人家。贫家不嫌粮糙,且是自己辛苦劳作半年的成果,大家都乐呵接下了。

    余下的钟岄给了沈沨用来开粥厂。

    开办粥厂一般由府衙开办,而官粮多少皆有定数,尤府粮价又贵,所以之前覃临官府粥厂常草草了事。

    而今年沈沨亲自将此事揽下大办,从年前开到了年后。

    覃临百姓也开始看到这位新任县尉大人的才干与良善。

    不日便到了春节,因北昭有律例,沈沨不能离开覃临,钟岄也愿意陪沈沨留在覃临过年。

    两人早早备下年货,给钟府与沈府都送去了年礼,在家中小小庆祝了一番。

    正月初一一早,两人起身之后刚到正厅坐下,江流与常欢便带着一众小厮女使给二人拜年讨赏。

    钟岄拿着红包岁钱赏了下去,诸人各自喜气洋洋做工去了。

    沈沨瞧着钟岄眉眼轻快,笑出了声:“娘子今日有何打算?”

    钟岄挑了挑眉,有些骄傲道:“虽然东郊的地没有收益,但这几个月脂粉铺子和面点铺子都盈利颇丰,且之前我在武定借出去给长工的钱年前也收回来了一些。今日便带你出去好好吃一顿。”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人收拾妥当,钟岄身着乳白色绣吉祥纹连衣长裙,外搭兔毛领枣红万字纹小褂,披了件白底绣红梅的鹅绒斗篷。

    沈沨则穿了件蓝底竹叶暗纹的里衣,外着雪白色羊绒大氅,脚踩玄色长筒登云靴,儒雅的面容平添了几分英气。

    刚要出门,便听门口小厮来报有个妇人哭着求见县尉沈大人。

    两人疑惑对视一眼,钟岄带着常欢退到了一边帷幔后。

    沈沨坐定,让江流将那个妇人带进来。

    那妇人穿着俭朴,身着褐色棉衣,玄色长裤,进门便跪,痛哭不止:“妇人知道年节到大人府上喊冤晦气,但妇人如今也是走投无路了,万望沈大人主持公道啊!”

    沈沨沉了一口气,上前将那妇人扶了起来:“有话慢说。”

    “妇人要状告尤府二少爷尤翰庸欺男霸女,草菅人命!”妇人死死抓着沈沨的袖子,眼神凄惨,与门外欢喜吵闹的鼎沸人声格格不入。

    沈沨与帷幔后的钟岄都被吓了一跳,沈沨和声让妇人说下去。

    妇人平了平思绪,说了下去。

    妇人夫家姓高,本是临覃城南卖煎饼的商贩,两人有个二八年华的姑娘。

    姑娘貌美,去年年初出门帮爹娘卖煎饼时被尤翰庸看上。尤翰庸的小厮甩了高家夫妇二十两银子,便强行将那姑娘绑回尤府纳为小妾。

    夫妇二人不从,被小厮带人打了一顿,尤其是高父更是被打得下不了榻,断了全家的生计。

    高母求告无门,本欲寻死,打听了县衙新就任的县尉大人这半年功绩斐然,为人称赞,这才上门告状。

    送走高母后,沈沨闻言久久不语。

    “常闻尤府二公子尤翰庸混账,这事有几分可信。”钟岄叹了一口气。

    过去半年县令秦慎与尤府对沈沨多有殷勤照拂,有些无伤大雅的小事沈沨也会给他们行些方便,但横行霸道、草菅人命的事还是第一次遇到。

    钟岄明白他若要管这件事,便是与尤府为敌。

    “今日恐不能同你出去了。”沈沨歉意地朝钟岄笑了一声,“我得去找秦大人一趟。”

    钟岄明白了沈沨的打算,虽然担心,却还是点了点头:“以后机会还多的是。”

    二

    沈沨一走,钟岄没了出去的心情,只在家里等消息。

    未及正午,马二娘带着自家小儿子上门拜年。

    见钟岄兴致恹恹,便让自家儿子出门玩耍,拉住了她的手问原因。

    钟岄见马二娘不是外人,这半年也帮了自己不少,便简单说了。

    马二娘听罢皱了眉:“尤家是覃临首富,又与县令关系匪浅,沈兄弟要是想管这件事怕是难。”

    “我也明白这个理,但是他身为县尉纠察覃临治安,保一方百姓。若今日不管,往后覃临百姓该怎么看他?”钟岄驳道。

    “其实之前这种事在覃临不算少见。尤府家大业大,在朝也有亲撑腰。大多时候就算闹出人命也都被尤府拿银子平了下去。偶有一两桩求告到县衙,也会被县令压下去。”马二娘和声劝道。

    “你与沈兄弟才来覃临半年还不知晓,这种事以尤府和县令为重缄口不言,已经成了覃临心照不宣的规定了。”

    钟岄一时心惊,之前明白有尤府在,覃临会有一两桩荒唐案,但没想到竟阴暗至此:“这种官压民都没有告到刺史大人那里吗?”

    “尤府和县衙不会让人把消息传到永安,更不会让传到刺史大人的耳朵里的。”马二娘摇摇头,“若有人敢闹,那么他在覃临便是待不下去了。”

    钟岄更加心惊,之前见尤薇只觉得她夸大其词,如今听马二娘如此说,便是有几分真了。

    拿了些沈府和钟府寄来的特产,有给孩子包了红包,钟岄将马二娘母子客气送出了门。

    未及正午,沈沨心事重重地回来了。

    钟岄松了口气,拉住沈沨问高家的事。

    “现下是新春元节,不好公办查问,秦大人也含糊其辞。”沈沨接过钟岄递来的茶,“我已给高娘子做了记录。”

    “此事不同以往偷鸡摸狗之事,事关县衙和尤家。”钟岄欲言又止。

    “我明白。”

    “那你……”

    “我得管。”沈沨向钟岄看去,眼神闪烁一二,“这种事在覃临不算个例,就算秦大人不管,我也得管。”

    钟岄垂下了头,没有说话。

    见她担心,沈沨拍了拍她的手背:“此事盘根错杂,我徐徐图之,定保全你。”

    “我不是怕我,我是担心……。”钟岄欲言又止,抬眼忧心朝沈沨瞧去。

    沈沨眉目依旧,在覃临为官半年,内敛之气更胜,虽仍温逊谦和,却不已再是当初刚入仕时的书生相了。

    沈沨眼底神色柔和:“你放心。”